研究型审计问卷调查结果

职场   2025-01-02 06:00   北京  
导读


国家审计应当立足宏观,着力实际,服务高质量全面发展。要发挥审计功能,首先要有科学的研判,清晰的目标导向。这决定了应做什么、能做成什么。全覆盖固然重要,但精准发力更能切实解决关键性问题。笔者耕耘审计20余年,对研究型审计深感切肤之痛。一直想知道当前还有多少人还在研究审计。今天在来回奔波的路上,提出10个问题,两个微信群近千人中,在短时间内有252人给出了答案。其中,大部分为一线年轻审计人员。果如预想,基层一线审计人员忙于业务很少研究,且多为短期性被动型研究,可期的是大家对研究型审计还是十分重视的。
具体结果如下——



(更多后续结果敬请期待)


对“研究型审计”的几点随想:


之所以要研究,说明我们现在对很多审计事项没弄明白、跟不上。

把审计队伍中的“一线审计人员”,替换成审计机关(高校)的其他人员:领导干部、中层干部、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后续结论会是什么样子呢?没有做过面上的调研,不大好评价。不过平时接触过一些,总体印象有下面几个:
一是对上面的要求有所了解,但往往碎片化。
二是对被审计单位业务谈不上知其然,更谈不上知其所以然。
三是普遍不大接地气,与一线审计人员往往不在同一个话语体系。
四是喜欢讲“要……”,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具体怎么干往往就四句话:“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考核,提高素质”。
五是喜欢谈大数据云计算,你要是问他们什么大数据,接下来就难堪了:(1)不知道有什么大数据,(2)不知道大数据在哪里,(3)想像大数据有什么用,(4)没见过大数据的光喊数据采集难!

形不成有效研究氛围的缘由,可能在于:
一是审计科研和院校的研究者们上不能接天下不能接地,从文本到文本,道理讲的很多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缺失,属于一条腿走路。
二是审计融入主流发展大局不够深入,没有主体感、责任感和存在感,功能定位和价值体现模糊。
三是审计作业没有刚性约束,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没有严格的规范标准,也没有一把尺子,更没有人来衡量和评估,所以很少有因审计不作为、慢作为而受到问责。
四是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科教育先天不足,大部分审计人员出身财会专业,知道花了多少钱,但是对为什么要花钱、花钱解决了什么问题,就很难说了。
五是审计组织分工碎片化,不利于形成整体的系统性审计观。从审计工作计划的科学论证和确定、审计工作方案研究制定,到审计实施方案的细化落地,都应当经过严肃、客观、科学的论证和集体研究,而事实往往相反,上述很多决策多为参与者凭个人的认知而定(即:一人起草、一人审定、一人审批。也就是拍脑袋,当然也有走个过场)。在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各抱一块,各自为战。
六是轮岗制度造成审计人员流动性加大,不利于知识积累和研究成果提升。审计知识业务能力研究成果等是需要相当的实践积累和储备的。这种几年一轮岗的做法折腾得审计人员只能去拼命地去学习新知识新业务、去干不熟悉的外行事儿!好不容易五六年下来对业务有所熟悉,接下来又被轮到另一个陌生的领域!这让对审计业务最有发言权的一线审计人员如何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审计研究原本是业内人员适岗能位的基本要求和必备素质。可是事实上大部分人仍然宁愿事到临头应付了事,也不会阵前磨枪,更不会未雨绸缪:局长们应站在书记市(县)长的立场去看待全局,处长们应现在所处行业事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当下和未来,一线审计人员应从系统的维度来对待每一个审计事项(绝不应脱离事务内外发展规律而就事论事),努力成为“专科大夫”。

因此,研究型审计的确立,上述三类审计人员三个层面应当彼此交融,共同发力,形成有效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回路(这里简单归结为决策层、中枢层、基层三个层面)。这其中,位于中层的审计业务处负责人是关键的中枢。如果中枢层只会往上看,而不深入一线,那么其传导给上层的信息一定是断篇的。上层在决策前的调研中,也要做好对调研对象的选择,比如,厅长去市县调研,如果对象还是局长们,那么获得到的差不多还是他们这个同层次的信息(如果局长们平时也不接触一线审计人员和业务的话)。事实上,前两个层面很少接触基层,基层的声音传导上去很难。在三个层面中,恰恰非领导的业务骨干往往是决定其领域审计发展的中坚,但是其话语权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做研究型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可能仍停留在口号上面。一阵风形不成气候,一声吆喝养不成风气。还是那句话:领导们跟不上没关系,领导们只要知道谁能跟得上就成了……



财审思想
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审计人员,还是要有点思想的,至少还要想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