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K哥参加了一个IT行业峰会,并作为大会嘉宾,跟观众分享了我对大模型产业发展的一些观察与思考,获得了现场的积极反馈,很多人表示听后很受启发。今天K哥就把当中的部分观点,分享给大家:
从“百模大战”到“价格战”,真相细思极恐
1、从 百模大战 到 十模共生,再到 价格战
总体来看,迄今为止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百模大战;当初OpenAI横空出世,给原本波澜不惊的科技圈,投下一枚巨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企业竞相涌入大模型赛道,出现了蔚为壮观的“百模大战”的景象。有数据统计,高峰时期,国内完成备案并上线的AI大模型数量接近200个之多。
第二阶段,十模共生;百模混战的激烈程度超乎很多进场玩家的想象,市场迅速被各种创新与尝试所充斥。随着市场的筛选和对实力考验的加剧,“百模”中的很多“模”,开始掉队。有实力继续坐在牌桌上的成了少数,整个行业步入了 “十模共生” 的阶段。
第三阶段,价格战;当技术、市场都被卷到极致的时候,价格战就成了既决高下,也定生死的关键一役。尤其进入2024年后,价格战越来越白热化,不论是腾讯的混元大模型,还是阿里的通义千问,其降价幅度动辄50%、80%起步,大大加剧了价格战的激烈程度。
2、“价格战”背后的行业现状
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当前的“价格战”,就会发现藏在这背后的几个行业现状:
1)市场的高烈度竞争;竞争的尽头,是价格战,这话放在AI赛道同样合适。随着竞争的加剧,各路玩家为了吸引用户,开始在价格上动起了脑筋,试图以价格优势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客观来说,这种价格战不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加剧了行业的洗牌速度。
2)技术进步推动成本降低;AI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了价格战的有力推手。在过去的几年间,大模型训练的算力成本以每年约 30% 的速度下降,这使得企业在价格调整上拥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为价格战打响奠定了客观基础。
3)模型差异化不足;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很多企业推出的大模型在技术和功能上,高度同质化。这就导致企业很难凭借技术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也只能以价格作为主要参考因素。因此,价格战也就成了AI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国内大模型产业“三足鼎立”
在当前国内的大模型产业版图中,已然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 “三足鼎立” 的市场格局:即科技巨头、“六小虎” 以及新势力们,各自拥有一方市场。
科技巨头,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等为代表。它们凭借在技术研发上的深厚沉淀、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以及海量的数据资源储备,在大模型领域抢占了先机。此外,巨头们还通过构建完善的 API 开放平台,将大模型技术广泛地嵌入到各类现有的办公软件、社交平台、智能硬件等产品之中,在全方位地推动大模型技术商业化的同时,也打造了一个完整的 AI 生态系统,让它们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和更深的护城河。
六小虎,是指在大模型领域表现突出的一批创业公司,如智谱AI、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等。这些公司虽然在规模和资源上无法与科技巨头相媲美,但凭借其灵活的创新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特定的领域或应用场景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智谱 AI推出的 GLM 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的某些特定任务上(如专业领域的文本生成与知识问答),准确率相较于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了 15% 左右。月之暗面则凭借独特的技术架构和创新的训练方法,在超长文本、内容创作辅助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
新势力,则是指一些新兴的创业公司,如面壁智能、DeepSeek等。这些公司虽然进入市场的时间较晚,但凭借其独特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正在迅速崛起,为大模型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比如,面壁智能研发的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多种疾病的早期影像特征,辅助医生进行精准诊断,并已在部分试点医院应用。
大模型创业公司,谁能笑到最后?
1、看两个维度:产品市占率、公司估值
在这场激烈的AI角逐中,那些坚持到现在的大模型创业公司,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我们可以从产品市占率和公司估值,这两个关键维度加以分析。
从产品市占率来看,根据 2024 年 12 月的 AI 产品榜数据显示,kimi 在智能写作和创意启发领域表现突出,其市场占有率约为 12%。智谱清言在专业知识问答和学术研究辅助方面占据了约 10% 的市场份额,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拥有大量的忠实用户。星野则在智能客服和日常办公助手领域的市占率达到了 8% 左右,很多企业通过部署星野的智能客服系统,显著提升了客户服务效率和质量。
在公司估值方面,智谱 AI 凭借其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广泛应用,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估值已达约30 亿美元。月之暗面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高效的商业化运营策略,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估值同样高达 30 亿美元。百川智能则凭借强大的团队背景和出色的产品性能,在融资过程中吸引了资金方支持,目前估值约为27亿美元左右。MiniMax 估值约 20 亿美元,其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和广泛的用户基础,也让它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综合这两个维度的分析,智谱 AI、月之暗面和 MiniMax 这三虎在目前竞争中暂时处于领先地位,但当前的市场格局并不稳定,依然充满变数。
2、推论:六小虎的3种结局
如果在上面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推出 “六小虎”可能面临的三种结局。
1)大模型是新基建,注定是巨头的战场
大模型是新基建,注定是巨头们的战场。回顾以前的打车市场、搜索行业、云计算行业等新基建行业,无一不是从开始的千军万马,到最后花落两三家。基础大模型领域,或许最终也只能容纳 2 - 3 家企业存活。
2)六小虎的终局
具体到“六小虎”,K哥认为它们无外乎以下三种终局:
第一,六小虎中的部分企业有可能成为新的巨头
就像在 PC 时代英特尔和微软崛起,移动时代苹果和谷歌称霸一样,AI 时代也孕育着新巨头诞生的机遇。六小虎中,智谱 AI 因其在技术研发上的积累和创新能力,被行业内许多专家认为最具 Open AI 气质,有望成为行业的新领军者,跻身新巨头之列。
第二, 部分六小虎企业可能会被巨头收购
在新技术出现的时代,巨头企业往往垂涎于那些新创业公司的优秀人才和庞大的用户资源。在科技商业史上,那些在新兴技术领域崭露头角的创业公司,因资金或市场拓展等问题被巨头收购的案例比比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虽然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机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延续。如果有些小虎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结局。
第三,放弃基模,转型为2B软件公司
比如零一万物,就可能选择这条路,通过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软件解决方案,实现业务的转型和升级。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技术研发压力时,这种转型同样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生存策略。
哪家科技巨头,成为最后赢家?
再来说说科技巨头,在资金、技术、数据、应用场景等方面,各有优势的它们,谁又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1、从产业布局来看,谷歌、百度最全
从产业布局来看,谷歌和百度的布局最为全面。它们涵盖了AI芯片、云服务、大模型、C端应用、行业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全面的布局,让它们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应用落地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2、云服务公司,聚焦芯片、算力、基模
云服务公司如亚马逊、腾讯、阿里等,以企业云服务为主,也聚焦于芯片、算力和基模等领域。这些公司在云服务领域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运营经验,能够为大模型的训练和部署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同时,它们也在积极布局AI芯片和基模技术,致力于打造定制芯片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通用大模型,并推动其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3、操作系统公司,侧重办公、基模
操作系统公司则以微软和苹果为代表,它们更侧重于在办公应用和基模领域发力。比如,微软将大模型技术深度整合到 Office 办公软件套件中,通过智能助手功能实现文档自动生成、数据分析、语言翻译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效率。苹果则在其 iOS 和 macOS 操作系统中引入大模型技术,优化语音助手 Siri 的智能交互能力,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和智能的使用体验。同时,微软和苹果也在积极研发基础大模型,加强在 AI 领域的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和挑战。
4、toB科技公司,专注模型的行业应用
ToB科技公司主要包括Meta、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等,它们更专注于模型的行业应用。这些公司在特定的行业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丰富的项目经验,能够将大模型技术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比如,华为在通信领域、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领域、商汤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等,都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只是K哥的个人推测,但最正确的永远是市场,各家科技巨头自身的特色、基因以及布局重心各有不同,武断的做出任何结论,都可能为时尚早。
老话说“不疯魔不成活”,祝愿国内的大“模”小“模”们,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疯”起来,“活”下去,修成正果。
号主简介
- END -
K哥在视频号讲干货啦~
赶快关注吧!
赶快领取你的“技术领导力”专属红包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