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写真”或致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泄露!

2025-01-06 15:18   河南  
近期,一种别具一格的新兴写真方式——“虹膜写真”,在网络上掀起了热潮。每个人的虹膜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生物特征信息,这种为虹膜拍摄艺术照的行为,究竟是否安全可靠?

“眼睛里的星辰”随浪漫
但虹膜写真流行之下生物信息是否安全?
“虹膜写真”,就是利用高清摄影捕捉虹膜纹理,经特效处理后极具个性与艺术感,深受年轻人喜爱。但虹膜作为高安全等级的生物识别信息,拍摄“虹膜写真”也许会导致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泄露。

《财经调查》记者来到浙江,一家位于吾悦广场底商的“虹膜的秘密·虹膜写真”门店,这里的工作人员先是为记者展示了其他消费者拍摄的虹膜写真成片,之后在被问到是否有虹膜信息泄露的风险时,又说顾客取片时会将底片直接删除。并且向记者解释道,照片是2D的图片,不是生物立体结构,不会有风险。

记者亲身体验拍摄过程,为了快速出片,工作人员还用微信将原片发送给总公司的设计人员。并表示不用签署任何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保密协议。直到离店前,记者也没有见到工作人员删除照片。

记者又来到江苏省昆山市前进西路的一家名为“虹膜的秘密”的虹膜写真馆,魏经理称他们拍摄的虹膜照能还原约90%信息,但拍前不签保密协议。魏经理保证,会删底片,但手机里仍存有其他客户虹膜照和电话,对信息泄露风险毫不在意。

人类虹膜生物信息是“此生唯一”
全国多地虹膜写真背后暗藏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泄露风险
《财经调查》记者来到上海一家名为“炫瞳星座”的虹膜写真馆,商铺的墙面上,挂着很多已经制作完成的照片。不只有人的,还有动物的。

当记者提出虹膜写真底片是否会泄露隐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虹膜写真只是被艺术加工过的平面照片,虹膜识别技术是需要三维立体的才能扫出。

在南京“一眼星河·虹膜写真艺术馆”和成都“虹膜写真”店,记者了解到,虹膜写真经过后期修饰后,会以多种形式展示和出售。店员均表示,他们会及时清理底片,不会留存,且静态虹膜照片无法完成动态扫描,因此无需担心隐私泄露。

在位于上东大街的“IRISBEE虹膜的秘密·虹膜写真”春熙路店,记者发现底片上的虹膜信息依然被清晰记录。店员还展示了留存近一个月的顾客底片,涉及20多位顾客的虹膜信息。店员坦言,在这个行业中,虹膜信息被无良采集的风险不可避免,但目前尚未发生过类似事件。

店员还告诉记者,为获取更多收益,他们甚至会和眼科医院合作,为刚做完眼科手术的患者提供虹膜写真优惠拍摄。
专家警示:虹膜写真或泄露重要个人信息,存在买卖风险!
人的眼睛外观是由巩膜、虹膜和瞳孔三部分构成,虹膜是位于白色巩膜和黑色瞳孔之间的环形区域,约占眼睛外观总面积的65%。虹膜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特征信息,而且在幼年固定下来后维持终身不变。这也是虹膜能够用于生物识别的重要原因。
和指纹、基因、声纹、步态、人脸一样,虹膜是个体独特的生物信息之一,可以用来识别人的身份且特征具有唯一性,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八条所规定的敏感个人信息。
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生物特征识别专家袁飞继续补充介绍道,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相比,精准度要大得多,一般来说指纹识别是千分之一的误识率,人脸识别可以做到万分之一,那么虹膜识别的精准度至少可以做到百万分之一这样的级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内虹膜识别领域权威专家孙哲南认为商家所说的“只有三维立体的虹膜特征图片泄露,才会造成安全隐患”的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在多年拦截黑客攻击过程中,专家发现黑客正是利用了平面虹膜照片,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其还原到眼球模型上,从而完成破解。
随后专家也在记者的见证下,完成了利用虹膜写真通过虹膜识别终端的试验过程,这些平面照片上的纹理细节特征完全可以实现对于虹膜门锁的破解的过程。
律师则提醒消费者,不法分子获得了虹膜信息,再叠加其他个人信息,很有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财产损失。消费者应当尽量签订完善的隐私保护协议,要求商家及时删除照片,声明一旦出现风险由商家承担损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方烃表示,对眼睛拍摄的过程可能出现强光持续刺激眼球,造成视网膜光损伤;患有眼底病变等疾病,或在近期做过眼部手术的患者,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来源:央视财经


大道新闻
关注民生,贴近群众,情系百姓,服务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