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钢等: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基石与创新

学术   财经   2024-04-22 23:01   上海  
点击 复旦金融评论 > 点击右上角“···” > 设为星标⭐

图源:VEER

■本文选自《复旦金融评论》

■作者:彭钢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效军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余翔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专家

■公众号:复旦金融评论  

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壮大进程中,金融不仅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关键驱动力,也以其不断创新助力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一往无前。

金融既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金融的价值被赋予了新的光芒。金融既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引擎。它已不仅仅是经济生态中不可替代的纽带,更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金融扮演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角色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两大核心要素。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而生产关系则用于描述生产过程中人际间的相互作用。金融不仅是生产力的一部分,也塑造着生产关系的结构。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金融将储蓄转换为投资,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本,促进技术创新与企业增长。金融市场(如股票与债券市场)为企业生产经营筹集资金提供途径,促进创业与创新。金融还通过保险和衍生品等工具,帮助企业和个人分散和管理生产及市场风险,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和长期化,以及创新积极性。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金融在调整经济关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金融调节着投资者与企业、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金融的调节作用体现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配,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例如,通过影响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金融活动影响着社会的阶层结构变化和经济公平性;金融机构在制定信贷政策、投资策略及财政政策等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这些决策又进一步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率产生影响。

因此,金融不仅是驱动资源有效配置、支持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的生产力,也是塑造资本分配、重构社会经济结构与人际联系的生产关系。金融的这种双重角色赋予了其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金融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引擎

图源:VEER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质态已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对技术创新、知识更新的高度依赖性,以及其采用的更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方法。新质生产力特别强调利用创新技术(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和新型管理策略(如精细化和高效管理)以及新的工作模式(如远程工作和团队协作),以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显著下降。

与之相比,传统生产力依赖于过去的工业化方法和技术,主要基于物理劳动、自然资源消耗及机械化。这种模式的特征是技术革新缓慢,高度依赖资源投入,生产效率和劳动产出相对较低。此外,它依赖于大规模自然资源消耗,对生态环境构成挑战,并且采取较为传统的管理和组织结构,缺乏对创新和变化的快速响应。

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金融领域的创新,特别是“新质金融”,展现了其在促进技术和管理革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它通过提供支持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和新能源等领域的资金和资源,不仅推动了前沿技术的发展,也推广了诸如精细化制造和敏捷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相关的金融创新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为经济整体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从“基石金融”到“新质金融”——驱动现代经济的金融双轨机制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金融领域正经历一场从传统模式到现代化的深刻转型。这种转型可以概括为从“基石金融”向“新质金融”的演进,它们共同构成了支撑现代经济体系的金融双轨机制。

第一,“基石金融”是金融体系稳固的根基。“基石金融”代表着金融系统的传统基础,包括核心银行业务(如存款和贷款)、保险服务、传统股票和债券市场以及支付和结算系统。这些金融元素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基础而稳定的作用,确保了金融交易的顺畅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行。通过支持个人和企业的财务需求,“基石金融”促进了资金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维护了经济的稳定。

第二,“新质金融”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新质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革新力量,通过引入创新的服务方式、提升效率和包容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包括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改造传统金融服务,如科技金融、移动支付、在线贷款平台,以及众筹和去中心化金融。“新质金融”减少了对传统金融的中介需求,提高了资金流通性和市场效率,还拓宽了资金的可获得性,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新质金融”是新质生产力。事实上,“新质金融”本身已成为一种新质生产力的质态。通过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支持创新与技术发展、提供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新质金融”正推动经济向更高效、更动态的方向发展。同时,它还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并通过金融市场作为信息传递平台,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2023年末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了要重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等“新质金融”的发展,同时强调了发展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等“基石金融”的重要性。这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双轨特征:既保障传统金融的稳定性,又加快创新动力,确保金融体系的均衡发展,并最终推动经济的持续进步和创新。

通过这种双轨结构,金融不仅继续作为经济的基石,而且成为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展现了金融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贡献。



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双重内涵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金融的作用不止局限于支持非金融领域的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成长,金融内部也在不断革新以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动态反映了“基石金融”与“新质金融”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共同促进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多样化,进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金融持续对非金融领域给予强力支持。作为经济的“血液”,金融体系通过资金供给、资源配置优化、交易成本降低等多种机制支持实体经济的运行。同时,通过风险管理、投资和储蓄等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金融不仅在传统服务方面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支持,更通过新兴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如“新质金融”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多样化、灵活和高效的选择,促进了非金融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金融自身不断自我更新和进化。金融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工具。金融通过有效的资金分配和风险管理,支撑经济成长和社会发展。金融自身也在不断适应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通过内部的“新质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体系实现整体升级和改造。

此外,在金融内部,“基石金融”与“新质金融”互促发展。“基石金融”为“新质金融”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比如资金、客户基础和市场信用等。反过来,“新质金融”的创新和进步又提升了“基石金融”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两者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尽管目前“基石金融”在规模上占优,但“新质金融”的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展现了其在金融体系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更是“基石金融”适应未来经济变化需求的重要方式。上述自我革新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更新和创新上,也涉及到金融监管、市场结构和运营模式的改进,以提升经济的整体效率和活力。

因此,金融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自我更新和演进,以满足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求。金融的这种双重内涵突显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和创新性,这也要求金融体系在保持其基本功能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实施新的发展路径。


金融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图源:VEER

在当前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金融为更好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增长,应沿着几条重要路径有序展开:

首先,深化和扩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的“基石金融”架构。这涉及加快构建一个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面金融体系,确保金融资源全方位地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需要激活资本市场的潜能,以支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展多级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深化风险投资市场,支持初创企业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成长,并激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对科创项目和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改进担保体系并提高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的效能。

其次,在普惠金融领域加大创新,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以可负担的成本为各阶层和群体搭建高质量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该体系中除了信贷部分外,还包括保险、理财等,引导慈善资金向普惠金融领域流动,利用金融科技革新普惠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并改善农村地区的“两权”抵押贷款机制,释放农村金融的潜在需求。

第三,加大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这包括明确“三大支柱”边界与功能定位,构建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协同发展体系,增强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的特定金融需求,加强养老金融的场景构建,并针对养老产业的特定金融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同时确保老年群体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保障老年人高质量、有尊严的银发生活。

第四,积极探索发展“新质金融”模式。这包括了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例如,改进知识产权融资担保体系,以及优化投贷联动模式,促进金融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集群、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倾斜),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革新(包括发展绿色信贷和债券,创新绿色保险产品,以及推动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和绿色生态产业区)。此外,改进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运用数字技术重塑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以及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同时防范数字金融潜在的风险,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和能力,强化金融监管体系,确保消费者权益和金融市场的安全性,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本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等领域建议。

□编辑 | 葛雯瑄

视觉 | 葛雯瑄

图片来源 | VEER

-END-



优惠购买《复旦金融评论》单期刊


戳图片,获取30+新媒体渠道

点击“阅读原文”,优惠订阅《复旦金融评论》单期

复旦金融评论
复旦大学出品,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金融经济学公共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