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研读|2024年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财富   2024-10-11 07:03   北京  

 导读 


碳定价作为综合性政策组合的组成部分,是决策者激励减排的最有力工具之一。从十年前仅覆盖全球7%的排放量,到如今已扩展至全球排放量的近四分之一,碳定价政策的覆盖面显著提升。当前,各国政府正积极利用碳信用框架,通过自愿碳市场吸引资金,并鼓励更多企业和机构参与国际合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2024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2024年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4,以下简称《报告》)年度报告。《报告》概述了全球现有和新兴碳定价工具的最新概况,并分析了碳定价工具的开发、实施趋势以及过去一年的驱动因素。这篇推文梳理了《报告》的主要结论,帮助大家快速学习相关内容。

报告封面






1. 碳定价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并支持低排放增长所需政策组合中的关键一环。


碳定价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诸如“全球碳定价挑战”等全球倡议,持续推动着碳定价的国际合作。2023年,巴西和土耳其的排放交易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亚洲、北美和欧洲的系统也持续运行,并创下了收入新高。包括碳税、排放交易系统和碳信用机制在内的直接碳定价措施,通过提供减少排放的激励,推动了气候行动的发展。图1清晰地展示了这些措施如何融入定价政策生态系统。

图1 定价政策生态系统和报告范围


尽管各国政府在气候减缓政策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实施差距依然存在。大型高收入经济体通过工业政策改革推动绿色转型,并投入巨资支持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时,各国政府也在积极淘汰内燃机和限制新建化石燃料发电,以支持车辆和电力部门的脱碳。截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已有24个国家制定了零排放车辆标准。


除了排放标准,将减排政策转化为碳定价的形式也可用于估算和比较减排成效。然而,将非定价政策转化为碳定价面临挑战,因为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并非在于将排放成本内部化。同时,在转化过程中也很难全面反映出这些政策在解决市场失灵和其他障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图2展示了自2015年以来全球碳总价的情况,燃料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碳价格激励,但化石燃料补贴却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有效碳价格在内的多项指标均显示,现有的碳定价激励措施,即便包含了间接碳定价,也仍然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要求的根本性变革。


图2 2015-2021年全球碳总价(2023美元)






2. 中等收入国家和地方政府正日益重视并实施碳税和排放交易系统(ETS)。


目前,全球已有75项碳税和排放交易系统(ETS)在运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方政府正日益重视并实施碳税和ETS。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印度等国已积极采取行动,启动或完善了ETS,并计划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合规碳市场。同时,巴西和阿根廷也在积极考虑建立ETS,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也在努力推进相关机制的建立。图3的数据表明,自2005年以来,每年生效的碳税和ETS数量都在持续增加,中等收入国家在这两种工具的应用和发展上展现出强劲的势头。

图3 碳排放交易体系和各国不同收入群体的碳税吸收情况(2005-2024年)


尽管碳税和排放交易系统(ETS)正在被考虑以提升全球覆盖范围,但短期内难以超过30%。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国正在开发的ETS仅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约3%,这表明即使在这些重要经济体中实施碳定价,全球排放覆盖范围也可能保持较低水平。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启动为全球碳定价格局带来了重大变革。它旨在促进碳定价领域的公平竞争,并促使各国政府考虑实施碳定价以削减潜在成本。当前,一些国家已经实施或正在考虑直接碳定价措施以应对CBAM。






3. 碳定价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特定行业的碳定价多边倡议正在不断增多。


针对特定行业的碳定价多边倡议不断增多,例如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计划(CORSIA)以及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尽管这些倡议的进展相对缓慢,但它们能够激励那些未纳入《巴黎协定》范围的行业采取行动,从而增加受到碳价激励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例。总体来看,CORSIA和IMO的碳定价举措已涵盖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约1.5%。(见图6)

图6 不同碳定价工具和国际倡议所涵盖的潜在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值


2023年,碳定价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其中排放交易系统占据主导地位(见图9)。尽管有所增长,但碳定价收入在国家总预算中仍占比较小,最大贡献出现在德国,约占政府收入的4%。

图9 随时间演变的全球碳收入

大多数管辖区利用碳定价收入来资助气候相关项目或补充一般预算,然而,这一决策过程颇具挑战性,因为它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回顾历史,这些收入大多被投入到了绿色和发展项目或是一般预算中,特别是在2022年,全球碳收入中超过一半被用于绿色项目(见图10)。


图10 2022年碳税和排放交易系统(ETS)的收入使用情况






4. 尽管2023年碳信用市场经历了相对动荡的局面,但在推动信任和建立信心的举措方面仍取得了广泛进展。


近年来,政府信用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中等收入国家中,已成为推动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自2023年起,又有五个新的司法管辖区推出了信用机制,使得总数达到了35个。这些机制既包括国家级也包括次国家级,为低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碳融资支持。例如,泰国升级了其T-VER标准,成功吸引了国际买家的关注;越南则计划建立专注于固体废物和交通部门的信用机制;中国重启了CCER项目注册,进一步增加了信用供应。此外,智利正在探索利用碳信用减少碳税的机制,并已批准了首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巴西则提出了一个名为“守门人”的框架,一旦获得批准,将有力推动该国的碳信用市场发展。





5. 国际碳市场正面临碳信用发行量下滑等多重挑战。


在碳市场背景下,基于成果的融资已成为推动减缓气候变化和实现国家目标的关键手段。然而,碳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合规市场与自愿市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国际合规市场对信用提出的“相应调整”要求增加了市场的复杂性。近年来,碳信用发行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这主要受自愿碳标准和美国碳注册处发行量减少的影响。同时,项目开发者面临的成本压力以及需求的转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项目和林业减排项目的发行量显著减少,而家用设备项目却呈现出增长态势(见图15)。

此外,碳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长期挑战,如减排和信用发行的准备时间长、需求信号不确定等。这些问题要求我们积极开发新的供应源,并确保政府和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尽管如此,未来仍将有更多的碳信用供应源涌现,例如世界银行的森林碳伙伴关系基金所支持的项目,以及将信用市场纳入部门转型计划等举措。

图15 2018-2023年期间独立信用机制下各类项目的信用发行与注销情况





6. 碳信用价格与趋势因市场细分而异,买家愿意为具有特定属性的信用支付溢价。


碳信用市场的价格动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尽管多数项目类别的信用价格遭遇下滑趋势,但减排信用,尤其是源自植树造林项目的信用,却显现出了较强的价格稳定性。在交易模式上,OTC(场外交易)与交易所交易合约之间的价格差异显著,且OTC交易中的价格表现出更强的韧性,这体现了买家对于具有特定特征的信用愿意支付更高的溢价。

在可再生能源项目领域,交易所的交易价格经历了显著的下跌,相比之下,OTC交易中的价格则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见图20)。此外,信用的年份和感知质量也是决定其价格的重要因素。买家往往倾向于为“较新”的信用以及高质量信用支付更高的额外费用。然而,市场也对旧项目和方法论的合法性表达了担忧,同时对REDD+等减排项目可能存在的过度授信问题提出了质疑,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基于自然的信用在交易所交易合约中的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尽管如此,减排信用的价格依然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上扬,这充分表明了市场对其持续持有的信心并未受到削弱。

图20 2021.4至2024.4.1期间的交易所交易(ET)价格,以及交易所交易(ET)与场外交易(OTC)价格的年度平均值比较


清华五道口“全球绿色金融”项目







长按上图 扫码报名 


“双碳”目标开启中国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面对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如何把握绿色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如何兼顾经济效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重磅推出“全球绿色金融”产业领袖培训项目,首期班启动在即!项目汇聚低碳转型重点企业实控人、“双碳”领域新兴企业创始人、大型金融机构核心管理者、绿色产业投资机构决策者,打造碳中和背景下的有机生态圈,引领绿色转型浪潮。

更多课程详情,欢迎垂询:
吕老师:(8610)62799555
郑老师:(86)18518950578;62792141






来源|世界银行

整理|柏洁欣

(伦敦大学学院 可持续资源:经济,政治和转型专业 学生)

编辑|杨粟裕

审核|杨绿原

联系方式|greenfinance@pbcsf.tsinghua.edu.cn;

(010)83021539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enter for Green Finance Research, PBC School of Fi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绿金中心”或“CGFR”)正式成立于2018年底,致力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学术与政策研究、工具创新、产研结合与国际合作,是我国成立最早、与国际合作最密切、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金融研究平台。伴随国家“双碳”战略全面推进,CGFR将全力以赴服务于国家战略、世界发展,在碳中和实现机制与路径、环境气候风险分析、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标准开发、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科技赋能碳中和、转型金融、绿色金融产品创新、ESG投资研究、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关联关系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支持国家相关部委、金融监管和头部金融机构的政策制定和战略规划。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讲席教授鞠建东现任中心主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绿色金融CGFR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正式成立于2018年底,致力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学术与政策研究、工具创新、产研结合与国际合作。业务咨询与合作请联系010-83021240杨老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