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的“新质生产力与人类劳动新形态”第21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海论坛暨第三届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劳动·生活·城市”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师生代表等130余人参会。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顾红亮,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王国豫,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宗爱东,校党委书记陆敏出席会议。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永章教授主持。
开幕式
陆敏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学校办学传统与育人特色和近年来的建设成就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等情况。陆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关于生产力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飞跃。他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历指出,今天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结合的紧密程度是史无前例的,是一个不断融合上升的过程。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生产出高质量产品。他希望通过理论研讨能够加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推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发展。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陆敏致辞
顾红亮对承办会议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表示感谢,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济相结合,提出的创造性的新的概念。他肯定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围绕数字劳动以及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聚焦新质生产力与人类劳动新形态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及与会师生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人类劳动新形态展开讨论,在理论研讨中取得新进展。
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顾红亮教授致辞
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王国豫教授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其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的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而跃升,以全要素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人工智能的诞生更加使得人类的劳动力突破原来依赖于体力,更多依靠技术创新。这样的改变对我们的这个社会的改变是巨大的,是颠覆性的。它不仅仅会引发就业的问题新变化,而且会是一个新的生存方式的展开。新质生产力和人类劳动形态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整体性变革。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实际结合,成了包括自然辩证法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学科非常重要的使命。
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王国豫致辞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永章教授主持开幕式
王永章教授表示,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劳动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从物化走向数字化,数字劳动成为新型的劳动形态。因此要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优化组合,实现数字化技术赋能,在劳动新形态中孕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主题发言(一)
《思想理论战线》主编张明之教授
主持第一阶段主题发言
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鲁品越指出,新质生产力研究要追根溯源,追溯生产力本身是从哪里来的?马克思主义指出生产力来源于自然力,自然界原有的力量不是人们的生产力。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界的自然力,人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他认为,第一,自然界的自然力就是人之外的自然、外部自然界的自然力。第二,就是人的自然力。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体力和智力,就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劳动力。第三,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就是把人组织起来,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力量从社会组织劳动形式中来。那么,如何把自然力转化为生产力,就需要科学技术发挥作用,把自然界原有的力量转化成为人类服务的力量。他强调,任何生产力的质,属于科学技术的质变,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继续开发自然力,把自然力融化为一个整体,研究各种自然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创造出新质生产力。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王天恩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的“对象性活动”概念是一个特别好的理解构架,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新质生产力。对象性活动理论对于人的活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特别富有解释力,但不是特别好理解,因为对象性活动发展层次越低,人与对象化的产物越不对称。人工智能的发展才为更好地理解对象性活动理论提供了时代条件,人类创造类人人工智能就呈现出完全对称的对象性活动。生产力的发展正是一个人类对象性活动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从体力对象化为物能机器到脑力对象化为信息性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劳动者的创造能力在人工智能的协同下发展,劳动对象也发展出大数据等,由此构成新质生产力,同时也有了数字劳动和信息工作等劳动的新形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哲学分析》主编成素梅提出,目前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解读由于依然以线性思维,有的是循环论证(即以文本解读本文),有的是坚持工具主义的技术观,而无法抓住“新质”的真正含义。新质生产力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为前提的生产力。人工智能使智能机器的人格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并塑造了互动主义的技术观。在数字环境中,环境对人具有了适应性,导致了人的注意力货币化等倾向,基因编辑、劝导式技术等正在带来人的精神技术化和身体技术化倾向。因此,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除了技术前提之外,还有另一个更加重要的人文前提。当代科技发展将关于人性的思考从过去的理论问题变成了当下的现实问题。只有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才能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黄伟力提出,应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置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去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主导了中国四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今天发展的环境和要求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需要有新的动能和着力点,从以往注重生产关系及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向更注重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指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一次重要调整,将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开辟新的境界。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拥军认为,研究新质生产力必须探究其时代属性和历史语境,也就是说,不仅要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涵义中去理解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的生产力,也要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中去理解新质生产力。第一,要从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去理解,也就是要从总体生产力去理解;第二,要从剩余价值理论中的生产力异化去理解;第三,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去理解,也就是无产阶级要掌握全部生产力并加以改造。只有从以上三个方面去理解新质生产力,才能理解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超越“小康”进入“大同”的经济学。
主题发言(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
刘文教授主持第二阶段主题发言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仕菊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首先是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高度契合。即新质生产力能够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绿色发展能够为新质生产力指引方向,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耦合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其次,从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发展的价值意蕴看,一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需要提供新途径;二是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提供新动力;三是为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提供新方案。最后,从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发展的实践进路看,包括以绿色科技创新为动力支撑、以绿色经济政策体系为重要抓手、以绿色产业壮大为实践指向、能源革新,以绿色能源发展为驱动力量等四个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指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他强调,提出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既满足了当前时代发展对生产力提出的要求,又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生产力维度的话语革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为夺取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桂芳教授指出,马克思提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新质生产力的“无形质”内涵,需从马克思自然力视角来把握,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能级跃升离不开自然力的基础性作用。新质生产力是对包括人的自然力、自然界的自然力和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的创造性运用。新质生产力之“新质”,是对作为自然力的生产力在当今时代由“有形质”转向“无形质”的转变,但无论新质生产力何种变化,新质生产力之“质”仍然是生产力之“质”,没有超出马克思自然力上给予生产力的本质规定。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瑶梅教授指出,“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中国数字劳动的实践提供了新契机,从数字劳动之前数字技术的开发使用,到数字劳动中数据数字化与原始积累模式的创新,再到数字劳动之后数据的商品化利用,全过程实现自然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减少,对于推动数字劳动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劳动在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中有着广泛渗透,大到帮助企业改革发展谋篇布局,小到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等。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鲍金教授认为,人类从诞生之初就在始终如一地探索如何运用自然力,当科技力量被资本逻辑应用到自然力的发现和使用过程时,自然力的开发进程大大加快。自然力的作用范围急速扩张,这似乎是人类使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和胜利,然而,这些只是表象。自然力的科技化在释放出自然力的强大力量时,并没有促使自然力成为从属于人类的财富,并没有促使自然力变成社会成员共同支配的力量。这就需要我们在构建文明新形态的高度上呈现自然力科技化应有的价值导向,将自然力这一大自然最丰富、最无私的馈赠真正地转化为人类社会可以自由运用的宝贵财富。
主题发言(三)
《上海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吕东卉
主持第三阶段主题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宏秀教授指出,从技术的维度来看,幻觉、欺骗、越狱等价值对齐失常现象的出现需要人类充分审视价值对齐的社会影响,绝不能出现由技术逻辑统摄人类逻辑所带来的技术敌托邦。具体而言,首先要谨防底线突破。即在价值对齐的进程中,必须确保人在环路之中,避免人处于技术环路之外;其次要警惕中线摇摆。即基于人机融合的价值对齐进程中,必须坚守以人为中心;最后,谨慎处理高线遥远问题。即技术异化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契合问题。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晓艳教授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价值论当代意义提出了挑战。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从价值主体、价值创造、价值分配和价值交换等各个层面,对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审思,不仅是对新质生产力之本质内涵的深化理解,而且是我们在今天对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发展。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世甫教授认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新矛盾新困难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从生产力出发去解决矛盾和问题具有根基性的本体作用。新质生产力必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咏教授指出,在现代性条件下,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技术进步、全球化、社会结构变化、国际资本集团的挑战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劳动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劳动市场挑战,并为劳动者创造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工作环境。只有提高劳动者的获得感,才能真正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不断开创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新形态。
主题发言(四)
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杜仕菊教授主持第四阶段主题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令银副教授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自身对文本生成、传播格局等节点和模式的变革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意识形态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生态产生近乎“流程再造”的深刻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大大简化意识形态生产流程,加速意识形态传播格局转变,强化资本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基于该技术出现的意识形态侵蚀行为更加难以防范,对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得意识形态生态日益恶化,意识形态治理更困难,虚假信息生产与传播更加隐蔽,外溢风险更加难以预料。为此,需重构多方参与的意识形态生产与传播协同共治监管格局,强化意识形态引导能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铮副教授认为,微工作将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劳动的新形态,他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并没有取代人的劳动,而是使劳动过程变得越来越隐蔽和分散,传统的雇佣关系被平台资本主义打破,产生了全球广泛存在的为数据进行标注的数据劳工问题;这将加剧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的不平等,产生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也会在一个社会内部加剧贫富分化。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克亮副教授认为,马克思语境下的“器官”概念最基本的指向是,人存在于机器和机器自动化体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从而表明人沦为机器的“器官”作为形象化的隐喻。斯蒂格勒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的“器官”概念升级为数字化“一般器官学”概念,将马克思的器官表达“由外在化”的生产逻辑上升为“作为外在化”的生存逻辑。器官生产已经使得人类智能器官的“奴隶化”与自动的机器体系“奴隶主化”,进而导致象征贫困,引发知识整体缺失的系统性愚昧。能动的机器抽走工人“灵魂”,造成朝向“器官化”的个体困境。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兴伟副教授指出,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中,经常是在生产方式这个范畴下谈论生产力的,同时生产方式本身就具有多重含义。在《资本论》中,‘生产方式’有的地方就是指生产条件或生产力,有的地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有的地方是指劳动方式,有的地方是指商品生产方式,也有的地方是指经济制度。从逻辑上来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产生相应的交往方式,而人类的交往方式又最直接地体现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朝邦指出,如何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力与财富这两个概念的关联,是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生产力可以把握为劳动协作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外化为财富,而财富是生产力的表征,两者可以相互衡量,但最终表现为人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与财富发生异化。追根究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在实践上强调以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理论上统摄了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财富创造。新质生产力解决了究竟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和如何高质量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
主题发言(五)
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闫宏秀教授主持第五阶段主题发言
上海科技馆高级工程师于峰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人类认知共同体的网络,依托长三角MLA联盟加快推动中美MLA联盟体系、机制和平台建设,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然而,要推动这项工作,离不开顶层设计和基层首创!希望新一代中美学者和广大青年携手,直面“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与机遇,追寻“柏拉图之穴”的智慧,迎接人类世的新曙光!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兴盛认为,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生活的时空属性发生重大改变,人们被抛入经济生产的场域而无法抽离。在使人的生存变得透明和可设定的同时,数字技术对人进行深度规训,人的本质在其中愈发具有碎片性,人作为主体具有的自由性遭到遮蔽。扬弃数字技术异化的最终路径是打破资本逻辑的宰制,只有扬弃资本逻辑的宰制才能使数字技术完全成为服务人自由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剥削和规训人的手段。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星认为,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内蕴效率和公平双重向度。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偏重生产力的效率维度,历史性地消减了人类匮乏,然而忽视了实质正义之维,导致贫富分化等社会疾病。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将效率与正义并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同时也是正义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蕴含着一种正义叙事体系,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正义为基础价值原则,其发展受到正义的规范和指引。新质生产力追求效率和正义的双重跃升,共同富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新质生产力推进正义的实践逻辑。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礼认为,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可以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的学理支撑。自然共同体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生产力,显示了人自身的联结力量,资本共同体表现出社会化大生产的劳动力,但劳动者自身却被排斥在社会之外,未来自由人的联合体生产将回归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生产,人自身真正成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性内涵,不仅体现了新发展阶段的时代需要,而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创造着现实的条件。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陈茜认为,研究新质生产力需要同步研究与之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并且都应回到唯物史观的语境下探析二者的关系。首先,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新”如何理解,需要遵循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辩证看待二者的“新”有何“守正”与“创新”之处,回到生产力基本构成要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等基本问题中。其次,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与劳动解放道路密切相关。劳动解放本身就要求劳动者的解放,其条件就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的不断适配,最终目标是人类社会的全面解放。
内蒙古党校孙志艳老师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由要素、结构和功能组成的系统,体现了系统的基本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为要素并优化组合,深刻展现了系统和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体现了系统的耦合性特征;以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新质生产力运行机制和机理,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特征;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体现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方法指引。
闭幕式
研讨会除主会场外,还有两个平行分会场,会议共收到参会论文100余篇,并进行了论文评选和颁奖。
参会论文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毛天虹教授作会议总结。她表示,此次会议大咖云集,学术思想丰富。会议共有五个阶段的主题发言和六个平行论坛发言,各位学术大咖、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就“新质生产力”和“人类劳动新形态”发表了精彩纷呈的观点。专家学者们的报告视野开阔、分析透彻、深入浅出,让聆听者受益颇丰。她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专家学者们表示敬意,对本次会议的师生们表示感谢。
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志坚教授主持颁奖和闭幕式,他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必然会呈现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必然形成劳动新形态。我们必须从“类”哲学高度呼唤新质生产力、热情拥抱人类劳动新形态,敏锐判断人类劳动新形态的内在规律,积极引导劳动形态多元化,劳动收益均衡化,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福祉。
本次研讨会是学术盛会,主题鲜明、聚焦前沿,对于在劳动新形态中孕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举办此次研讨会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学术交流与协作,有助于提升教师学术研究能力,有助于聚焦数字劳动和智能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形成二工大工科院校的研究特色,进一步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何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