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第十九期II孙伟平:智能系统的“劳动”及其社会后果

文摘   2024-05-09 17:48   上海  

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5月8日上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系列第十九期暨《数字强国》思政选修课成功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孙伟平应邀作题为《智能系统的“劳动”及其社会后果》的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喀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永章教授主持。

孙伟平教授从“智能系统的劳动与劳动优势”“谁才是合格的劳动者”“社会排斥与劳动权”“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今智能时代变革带来的社会挑战。首先,孙教授指出,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系统的“认知”水平日益提高,自主性和自主等级日益增强,正在尝试开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的活动。虽然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意识”或“思维”等问题在社会各界仍存在广泛的争议,但毋庸置疑,智能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经过实质性“升级”的复杂机器,正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具有“类人智能”和自主性。智能系统正大规模走进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替代人类承担越来越多的劳动任务和劳动职责。

其次,孙教授通过AI机器人“九歌”的古典诗词创作等真实生动的例子展示了智能系统取得的巨大进展。而与此相随伴随的是,人们对智能系统和劳动者关系的认识也面临着变革。他指出,与不断创新的智能系统相比,普通劳动者在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状态、劳动纪律等方面日益处于劣势。并且由于智能系统与人的“物种进化”、“劳动能力提升”遵循完全不同的法则,更为普通劳动者带来严峻的考验,甚至带来技术性失业潮。

最后,孙教授强调,智能社会的合理建构必须通过政治解放和社会革命,破除“资本的逻辑”和“技术的逻辑”及其联合,保障全体人民拥有平等的劳动机会和劳动权利,在普遍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基础上增加自由时间,从而为包括“数字穷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基于此,他提出了三个具体的建议:一是立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的立场和智能科技发展的“可能性”,审慎地、具有前瞻性地确立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价值原则。二是针对“智能技术范式”和智能社会的新特点,完善社会顶层设计,重塑社会治理体系,为人的劳动解放、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确立全民终身学习、持续提升的理念,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等智能科技的发展,为广大劳动者持续“增智”“赋能”,培育拥有智能社会装备、具有智能社会特质的新型劳动者,建设和谐的人机关系和新型的人机文明。

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志坚教授、陈茜博士、樊熙奇博士在聆听完报告后,就智能系统劳动的特征、人机关系、人机文明等问题向孙伟平教授请教。孙教授都一一作了回应和解答。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永章对孙伟平教授所作的报告进行总结,并表示感谢。他表示孙教授的报告从唯物史观的原则高度,立足于时代演进-社会变迁-问题破解-理论创新的分析范式详尽阐释了智能系统的“劳动”及其社会后果,以及理论创新发展的诸多可能。他指出,未来人机融合发展的数智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新样态,对待智能技术文明的态度应该是拥抱、参与和引领;智能技术发展容易产生的人机对立是劳动和资本关系对立的外化表现,这需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调试和化解;要善于利用智能技术和智能工具赋能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本次马克思主义大讲堂聚焦前沿、哲理深刻,富有启迪,是一场意犹未尽的学术盛宴,不仅加强了学术交流,对营造积极浓厚的学术氛围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来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何朝晖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学科研、学术活动、党建活动、最新动态、理论学习等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