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青年学术工作坊)第七期
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10月16日上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青年学术工作坊)第七期在16号楼213室成功举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周露平应邀作《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学术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毛天虹教授主持。
讲座中,周露平老师基于理论递进式演变视角从四个维度阐释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首先,周老师阐释了国民经济学的反贫困思想。他指出,国民经济学的反贫困思想主要表征为:贫困作为正常的社会现象,是整个人类历史转向的特殊方面;贫困只是经济进步的“增长性的疼痛”;随着财富的增长,贫困问题必然会得到解决。在化解贫困的途径上,亚当·斯密试图通过劳动报酬的方式来解决贫困问题,大卫·李嘉图则建议应该让穷人自己通过劳动改变贫困状态。基于此,周老师指出,包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内的国民经济学家们只是注重建构财富的生产理论,尽管他们看到了贫困问题,但他们要么将之归结为分工致贫,要么看成是分配不公致贫,但是并未对资本致贫的根源加以反思。
其次,周老师对黑格尔的反贫困思想展开论述。他认为,黑格尔思考的是关乎本国国运的两种贫困现象——国家的整体性贫困与社会民众的普遍性贫困。在黑格尔看来,贫困问题既是分工造成劳动者被机器取代的结果,也是财富丧失且利己心被破坏的结果,因此贫困问题的解决在于:满足贫困者的需要,无限放大他们的利己心;保护私有财产,发展社会财富,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发挥社会职能。周老师指出,由于没有面向资本现实,黑格尔的贫困思考不可能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也就是说,与古典经济学家相类似,黑格尔仍然是在资本主义视域内提出符合资本利益的解决方案。
再次,周老师立足相关文本阐释了蒲鲁东的反贫困思想。他指出,蒲鲁东详细考察了所有权与贫困之间的关联,确立了反贫困的方向与目标。蒲鲁东反贫困思想的理论贡献表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启贫困反思的经济哲学路径;另一方面是比较完整地提出解决贫困的实践方案。但是,他的理论症结在于贫困研究的历史意蕴严重缺乏,贫困生成的简单化处理,以及贫困定性的理论化分歧,从而最终混淆了贫困生成的自发秩序(所有权致贫)与社会秩序(资本致贫)之间的关系。
最后,周老师在总结前面诸反贫困思想的地基上提出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他指出,一方面,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澄清了社会贫困的异质性内容:以人的依赖为内容的前资本主义时期,极端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绝对贫困;以物的依赖为内容,造就了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相对贫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阶段,是对现代私有财产制度的扬弃以及形成超越现代性贫困的路径。另一方面,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澄清了贫困问题的现代性起源:私有财产起源于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形成于自发分工(《德意志意识形态》);但由于自发分工无法从社会经济关系支撑起这样的论证,于是马克思进而转向《资本论》及其手稿研究,并提出异化致贫的原因规律与运行机制。周老师认为,马克思正是通过这两方面的前提澄清,才找到贫困的历史根源(资本致贫),并指明现实性地完成反贫困历史任务的革命路向。
在讨论交流环节,与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陶廷昌、苏洋、陈茜、孙子怡在聆听完讲座后,就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的当代价值等问题向周露平老师请教。周老师都一一作了回应和解答。
讲座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毛天虹对周露平老师表示感谢。她表示,周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从国民经济学的反贫困思想到黑格尔的反贫困思想、蒲鲁东的反贫困思想、青年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再到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史进程,是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对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有着重要意义,为我院青年教师树立了很好的做学术的榜样。本次活动现场学术气氛浓厚,活跃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科研氛围,提升了教师学术交流能力,拓宽了学术研究视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发展。
★
来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字:陶廷昌
图片:祝业亮
编辑:杜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