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红 | 大美河山14:户户通舟同里

文摘   2024-11-19 19:55   江苏  

户户通舟同里
江都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曾供职于乡镇县直,退休后以习作消磨时光,敲盘码字,自娱自乐。


闲暇之余,翻阅收藏多年的陈旧老照片,其中有好多都是因公外出或专程外出游玩时拍摄的,有山清水秀的名山大川,有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更有隐晦其间的美丽传说和人文故事,一时间让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回味无穷。翻着翻着,我突发奇想,我何不依“照”追忆,记下那难忘的时刻,寻“迹”追踪,录下那祖国的大美河山?于是便试图选择其中部分整理成文字,以留住记忆,拟名“大美河山”。
【往期回顾】01皇城帝都北京(上)   02皇城帝都北京(中)   03皇城帝都北京(下)   04玉关天堑八达岭    05世界公园览天下(上)   06世界公园览天下(下)   07世界魔都上海(上)   08世界魔都上海(中)   09世界魔都上海(下)   10六朝古都南京   11人间天堂杭州   12东方威尼斯苏州   13小桥流水周庄
前文我们说了小桥流水周庄,今天我们继续聊与周庄齐名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的同里。同里,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面积33公顷。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同里,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河道及十多条纵横交叉的支流分割成7个小岛,岛上的49座古桥又把这七个小岛连成一片,小桥流水,因水成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

▲家家临水同里

同里水多桥也多,镇内40多座大小桥梁大多建于宋以后的各朝各代,那些造型别致的古桥可谓是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周庄有双桥,而同里有三桥,闻名遐迩。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呈品字形伫立于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真的让人赞叹不已。桥上的石栏板、石望柱和抱鼓石凿刻之精细、图案之古朴,令人叹为观止。同里三桥,并非仅仅是三座美丽的石桥,更是引领人们走向理想彼岸的幸福桥。民间盛传的不同年龄、不同人群“走三桥”的谚语,承载着同里人几多期盼:小巴戏(即指孩童),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小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越长越苗条;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无限好;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走三桥”已成为同里民间一种吉祥的风俗,凡镇上居民婚娶之时,常在鼓乐声中抬着花轿过三桥;同里人适逢六十六岁生日,是日午餐后则须走此三桥;就连婴儿满月之期,也要由其母亲抱在怀里走此三桥,以图吉利。如今的同里,已经将新婚嫁娶过三桥这一习俗演变成了每天的旅游娱乐项目,一众人马皆是古妆扮相,吹吹打打立于花船之上,再上得桥来,为游客表演一番,热热闹闹的,很有意思。所以,到同里一游,不走三桥是一遗憾,如同去苏州不游虎丘。

▲同里古镇三桥全景

除三桥外,较为著名的还有有建于南宋宝祜年间的思本桥;建于元至正十三年的富观桥。被人们叫做读书桥的小东溪桥,桥上那副“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的桥联,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同里人勤学苦读之风,证实了同里自古以来文化发达,“科名”很盛。

说起富观桥,这里还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神话故事。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传说这条鲤鱼在三月桃花水发的时候,乘风破浪奋力跳跃,想跳过龙门脱去凡胎而进入仙界,可就在它奋力跃出水面的时候,桥上走来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凡心一动,结果已跳过龙门的头部变成了龙头,而龙门外的半身仍旧保留了鱼身。这故事本是告诫人们凡是要一心一意,不要被凡心左右。但似乎又同时告诉人们,尘世间的幸福,不仅仅是功名和利禄,更有爱情和亲情。半龙半鱼,也许才是人生最幸福的模样。

▲同里古镇富观桥

桥上度步赏景,不亦乐乎,乘船游览,则又是一番风味。我等从码头上得游船,在轻轻摇曳的舴艋舟中聆听橹声咿呀,撩拨清凉河水,一身的旅途劳累顿时就让江南水波的温与凉滋润得烟消云散。沿河两岸人来人往,或三五成群,闲庭信步,或凭栏而席,谈天说地,好一派水岸艳景。

从游船上岸,我等便继续游览古街。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的古镇街巷逶迤,室宇丛密,高墙深院的住宅建筑,给老街披上了一层幽幽深深的神秘色彩。明清街是古镇重要商业街之一,街长160余米,较完整保留了江南特有的上街、下街,两街呈平行的格局。入口“清明遗风”匾额由费孝通先生题书,远远望去,很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沧桑感。古街保存了原来的条石路面,街两旁的建筑多为明清年代所造,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貌。在明清街上,商市富庶繁盛,石板街不宽,两侧商店毗邻,有前店后宅,也有下店上宅,有的店楼落地花窗,楼上设“吴王靠”花栏杆,逢夏暑季节,若将楼之裙板卸下,人坐楼中,仿佛凌空。古街上店铺栉比鳞次,有的出售当地土特产,有的摆满了各种字画墨宝,有的挂着各种精美的工艺品,还有的正在现做现卖各种香喷喷的小吃,而写着店招的各色小旗在古街上空飘动,给人一种古风悠悠扑面而来的感觉。

▲同里古镇明清街

游罢古街游园林。在同里,最吸引人的园林无疑是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江南名园退思园。退思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园林散落在江南古镇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园主任兰生官运亨通,权势显赫,退职后花十万两银子建造私家园林,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名“退思园”,以颐养天年。园内亭台楼阁、廊舫桥榭、厅堂馆轩一应俱全。栖泊在中庭的一艘有头无尾的船型建筑就是旱船,船两侧有高大的白玉兰和广玉兰各一棵。据说这树是主人任兰生当年造园时亲手所植,其意园主名有"兰"字,真是深藏寓意,巧夺天工;其次是园主当时心境所至,身为朝廷三品重臣,无数次奔走于黄河水患堤岸、解囊赈灾,遭人弹劾,返乡“退思”,为证明自己做官的清白和心地无私的广博,“白”和“广”就不失是园主向朝廷、向世人隐喻的一种呐喊。穿过中庭的月洞门,一眼可见各种古树名木,枝柯交错,拔地参天,衬之以飞檐翘脊,假山怪石,犹如走进一幅细笔精工的山水画中,处处可以寻觅到令人迷恋、令人神往的历史痕迹与古典气韵。“菰雨生凉”轩依水而筑,荷蒲丛生,倩影浮动,最宜在款款轻步中凝神欣赏。摩挲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细细品味“进退”二字,你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番感慨,静下来,只觉得这是一处极好的物化了的精神后花园。退思园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联接同里渊源流长的历史,给人以遐想和启迪。1986年,美国纽约市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内,以退思园为蓝本,建造了一座面积3850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庄”,可见小小退思园已跃出国门,走向世界。

▲同里古镇退思园

▲同里古镇退思园中庭

同里不仅仅明清建筑多、水乡小桥多,而且名人志士多。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这里曾住过告老还乡的朝廷命官及名士学者、仁人志士。古镇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去病的故居、著名的的社会活动家王绍鏊、诗人柳亚子的寓所、中国第一个翻译列宁著作的经济学家金国宝以及现代小说家范烟桥的家院等等。

陈去病(1874—1933)原名陈庆林,字佩忍,少年时读得霍去病名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时,激动万分,毅然改名为“去病”。陈去病,江苏吴江同里人,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1906年加入同盟会,从此走上革命生涯。孙中山对他十分信任,曾任命他为参议院秘书长。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热情,风格苍健悲壮。晚年曾任南京东南大学、上海特志大学教授和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镇。

▲陈去病故居浩哥堂

陈去病故居位于同里镇三元河畔,大门面街临河,罩墙高耸,环静幽静,是一处古朴平常的清代名居,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浩歌堂、家祠、百尺楼以及绿玉青瑶馆,共41间,建筑面积831平方米。故居浩歌堂面阔三间,1920年此屋落成时,陈去病适阅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会,将新屋取名为“浩歌堂”。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横匾。“女宗共仰”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浩歌堂是先生的会客之所。百尺楼是陈去病藏书和写作的地方,一楼一底,十分简朴,他所编著的《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而定名。家祠展示的是“百年南社”、同里与南社两个主题内容。绿玉青瑶馆又称堂楼,坐西面东,五楼五底二厢房,共13间。进堂楼首先扑入眼中的是由近代书法家杨千里先生手书的“绿玉青瑶馆”五个大字镶嵌在楣额中。绿玉青瑶馆展示的是先生的“六大事迹”,通过120余幅珍贵的图片,50余件陈去病先生的遗物、遗著、遗稿等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陈去病的一生。

▲陈去病故居纪念馆

王绍鏊(1888年—1970年)江苏同里镇人,著名民主人士,地下党员。建国后任财政部副部长。民进三、四、五届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等职。1970年3月31日,这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爱国民主人士王绍鏊逝世,享年82岁。

▲王绍鏊纪念馆

王绍鏊纪念馆坐落在同里镇富观街35号,原名留耕堂,宅内有东、西、中三条陪弄进出,是王绍鳌早年生活的地方,是一幢古色古香、充满江南水乡气息的明清建筑,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平方米。纪念馆以弘扬王绍鏊精神为主题,通过实物、绘画、图片等手段再现王绍鏊生前的光辉业绩。为更加真实生动地回顾、展示王绍鏊同志不平凡的一生,展览期间播放由上海电视台拍摄的《王绍鏊》专题片。纪念馆一楼为专馆,陈列有关王绍鏊的文物、实物、图片、文字等,内容共分十二个部分,分别展示王绍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二楼为附馆,介绍同里的其他历史文物。多年来,纪念馆开展了“学会史、观故居、谈感受——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在各界的支持下,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不断更新、参观人数日趋增多、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各项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王绍鏊纪念馆展厅

从小桥流水户户通舟到古街古巷店招微拂,从江南名园假山怪石到名人故里志士仁人,一路走一路看,时而神情专注,时而陷入沉思,不知不觉同里一日游已近尾声,该到返程时间了。同里古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无论是领略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还是品味深厚的历史文化,同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在这里,处处感受到江南古镇的韵味,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风情。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