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职场中不懂规矩、不守规矩,那你就没什么发展了。
是绝对服从,这是对领导权力的尊重,是最大的规矩。
二是对领导要给足面子。你不给足领导面子,你就没有面子,尤其是在公开场合,保护领导的面子是很重要的事。
三是摆正位置,分清主次,领导喜欢听职务,忌讳名字,领导习惯应该被尊重。
四是必须尊重公司的制度和企业文化。
五要记住如下章法:心里要有上有下,要有理有节不卑不亢,不要恃才傲物,忘乎所以,既要走近领导,也要注意距离。
懂职场规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素质的体现,知道就一定要做到。
领导最欣赏的人都是能人,是最有魅力的人,铁匠行业有句行话,“打铁要得本事硬!”,本事是干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很多人都容易犯一个错误,把文凭当魅力,把知识当能力。
本分是一种精神,本分是一种境界。本分就是全力以赴、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本分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精神;本分就是耐得住寂寞、禁得住喧嚣;本分是方法论、是境界;本分到极致就能在专业化道路上成为行业专家和权威。
因为热爱自己的企业和岗位,所以才会本分;因为赋予了自己角色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才会本分;因为长期的本分和对极致境界的守望,所以才会做到极致。
要想在职场成功必须要有真功夫,真功夫就是本事,有本事的最高境界就是本分到极致。有了极致的本事,谁都离不开你,这是职场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把工作干到极致就是对领导最大的支持和捧场。
职场领导在管理员工时,会把权力看得很神圣,领导者非常希望下属尊重权力,尊重他的意志。
职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会干的不如会送的,会送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捧的!”,这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
捧场才有场,捧要捧到位。领导都希望被人盛赞,比如领导演讲结束后,他会希望得到下属恰到好处的捧场。
但一些较真型下属会认真地回答领导的问题:“领导,你的演讲一般,如果声音能大一点、逻辑能稍微清晰点更好,你还有句诗背错了!”注意,即使你说的都是对的,你也将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人际沟通不是科学研究,严谨并不是沟通的目的。在沟通中,大家要的是感觉,却不一定是真实的反馈。要记住:沟通的目的不是为 了制造伤害和痛苦,当结果和谐时,只要是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和提倡的。
察言观色是上下级沟通的关键,真正懂得领导的心思,你才能够和领导形成默契,并成为领导信任的人。
懂领导不是浅层次地满足领导的权力欲望,不是捕捉领导的弦外之音的小儿科动作,懂领导是能够深层次地解构领导的成长逻辑,解构领导内心世界的真实需求,从而理解领导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懂得领导后,你才能够明白其工作中的深意和用意,当领导知道你和他是一条心时,沟通就容易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会执行领导意志的人不如懂得领导意志的人,既懂得又执行领导意志的人,才是职场红人。为什么在一些单位能力强的人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原因就是不懂领导,他还希望领导来懂他呢。结果就是不容易被提拔甚至会被淘汰。
和上级沟通也罢,相处也罢,心中一定要树立一个理念:要知道谁是大小王。很多下级和领导熟悉后,就容易犯没大没小的毛病,直到被领导疏远后,才知道错了。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任何人都渴望被尊重,领导的权威来自于尊重,即使你和领导是哥们,在工作场合也得叫职务;在饭局茶局上,你不应自己坐主宾位;领导上车时,你应给领导开车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只要你知道谁是大小王,领导的心也是肉长的,领导也会尊重你、器重你,因为你让他愉快了、舒服了,同样,他也一定会让你舒服和愉快的。
领导也是人啊,人都有情感,有情感就需要关心和温暖。在工作中,制度无情人有情,很多下属与领导心存芥蒂,故意疏远和敬畏领导,结果使领导非常孤立和孤独。
上班时,严格遵守制度和干好本职工作是你的本分;下班后,你和领导就是平级了,你们之间可以正常交往。比如领导过生日,你可以送上祝福;领导生病了,你可 以去病房看看;领导的事业受到挫折,你可以去安慰安慰。久而久之,你和领导就会产生感情,有了感情,彼此就会心生好感。
人是情感动物,情是人的灵魂,是生命的标志,是生命的色彩,人没有了情,命有何用呢?因此,我们应该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要用心去关心领导,用情去温暖领导,只有这样,你与领导、同事和下级才能建立更和谐的氛围,工作的意义才能升华为人生的意义。
在沟通中我们一定要记住一个观点:要么打败,要么崇拜!如果你在职场中不能打败领导,我的建议就是崇拜领导。
领导都希望有值得自己信任的员工,现在很多人的自尊心都特别强,想保留自己的独立人格,错误地认为讨好领导就是奴才,就没有人格,就是奸臣。大家一定要记住:人骨子里都愿意和比自己成功的人打交道和成为朋友,成功人士也会喜欢听到下属和别人表达忠心和崇拜。
崇拜领导沟通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忠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在关键时刻一定要站得出来。
有本事也不一定就是成功的绝对保证,做人的水平决定你的职场智慧。职场有的是有本事的人遭到冷落、遭遇悲情的故事,因为职场成功不仅仅需要技术层面的东西,还需要艺术层面的东西,沟通的艺术更是职场不可或缺的武器。
有本事的人容易恃才傲物,容易搞不清大小王,容易不听招呼。如果遭遇领导错误的指示,你应该用领导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沟通,而不应该用藐视的姿态、清高的做派去嘲笑领导的无知。
职场如战场,军令如山倒。特别是遇到技术层面的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你最好把领导的话当“圣旨”,否则你会自讨苦吃。
职场不需要个性,职场需要团队精神,需要共性,个性体现在工作的魅力上,只有建立起这样的职场素养后,企业才会形成合力,从而不会在内耗中死掉。
或许有人会质疑,不发表不同意见,如果领导错了怎么办?这是一个好问题,大家要注意:当领导发现没有人会质疑时,他一定会小心加小心地决策和工作;其次, 也不是不提不同意见,而是以领导接受的方式提;三是不要太担心领导犯错误,没有犯过错误的领导都不是好领导。
沟通之难难在本位主义,难在从自己出发。每个人都从自己出发,都以自己为裁判去裁判天下,会出现很多啼笑皆非的职场问题。
人因为太过在乎自己,就会失去自己。比如,你在乎在同事面前丢脸,你就会和领导发生冲突,那么就将失去更多。
人因为在乎自己,所以希望在职场混得更好,就会把上级当做假想敌。如果心态不正,领导就一定能够感受到你不对的气场,因此,彼此都会心照不宣地防范,关键 的时候,领导就会对你下手。因此,我们在和领导相处时,一定要真心真意,千万不要以为没有表达出来的藐视和敌视是看不出来的!事实上,人的任何观点都会写 在脸上,足智多谋、见多识广的领导是很容易看出这些观点来的。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你自己给自己设计了障碍。当你挡住别人时其实也挡住了自己!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放下自己,只有放下了自己才会成就自己。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没有我自己,是沟通的高级哲学。当下属、同事和客户都喜欢你时,你就是最大的赢家,道德经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总之,沟通之道就是做人之道,做人之道做好了,做事之道就没有问题了。如果能够把以上十大规律灵活运用到职场,你一定能够成为职场英雄。
领导也需要下属朋友,下属一定要瞧得起自己,要端正心态,下属不一定就比领导差,当下属的原因有若干,比如工作时间短,比如性格有缺陷,比如能力差,比如没有后台,比如不会说话等。总之,原因多多。
工作中有职务大小,生活中你就和领导平起平坐了,做人一定要自尊自重,任何人都喜欢跟自信、阳光、积极、智慧的人士打交道。
上下级通过沟通如果能够成为知己那就是最高境界了,因为知己是交际文化中的极致,要成为知己,就必须要懂领导,必须要具备成为领导知己的资格,要有吸引领导的独特魅力,要有做领导军师的智慧。
成为知己后,你和领导就是不可或缺的事业搭档,人生的佳话会从此演绎。
在职场中,员工和领导有一定潜在的矛盾,本质原因在于员工和领导的出发点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结果对于彼此的责任不一样,属于角色矛盾。
如何在职场成为“红人”?如何能够提升和加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巴结领导”、“讨好领导”、“绝对服从”、“领导永远是对的”几乎成为职场的沟通哲学。
汇报真相、解决问题才是最大的本事其实,越是上司的心腹爱将,越需要主动让上司了解你,每一次接触,都是他定义你的时候。要想成为领导的心腹,就必须迎合他的心,最高境界是成为领导的知己。
知己文化素来是中国交友文化的最高境界,知己是人际沟通的最高价值取向,士为知己者死就是对这一说法的最佳解释。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是社会的产物,精神层面的满足是人性的最高体现,层次越高的人对精神的重视度就越高!层次高了以后,就会曲高和寡,能够理解其追求、境界、品位、情感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因此,便有了寂寞高手之说,领导一般都是寂寞英雄。
知己是一种奢求,知己是朋友关系的升华,知己是最懂自己的人,知己是一面镜子,知己的错误就好像是自己的错误,因此,知己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宽容。一位在汽车业工作的高级经理人小马颇有体会。他和总经理是知己,彼此有共同的写作和书法情趣,他的一句话就被马总视为知己了,他对马总说:“马总,很多人都认为您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和一手好字是非常自然之事,我觉得不能这么看问题,完全可以想象,你的内心要经历多少次的挣扎和痛苦历练,因为,文章千古事,不是想写就写得好的,如果没有您非凡的人生作为底色,您不可能写出人性的精神和思想的高度,好文章是经历出来的;其次,书法就更难了,文章不好可以抄,千古文章一大抄嘛!书法就不可能抄啊,一出手就是功夫,没有相当的文化底蕴,能够写出您这样的文人书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发自肺腑的尊敬您!”因为彼此信任、欣赏和懂得,于是他们成了知己。
有一次,当个性率直的小马与总经理工作意见不一致吵完架,下班后,他们却走进了咖啡厅就事论事,以心换心,彼此感情没有因为工作争吵而受到伤害,这就是知己的魅力。总经理为什么视小马为知己,是因为在公司上下,他还没有遇到可以读懂其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人。因此,一句话就入了灵魂。即使后来有了一点工作上的争吵,依然风平浪静。
按理讲,争吵是上下级之间最忌讳的。一旦和领导有了隔阂,再怎么努力都无法挽回你曾经在他心中的位置。所以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和领导之间应该心平气和的沟通,根据他的喜好和性格,顺着他的心理说话,而不是用“战争”来满足你的一时之快,最后吃苦头的还是自己。即使争吵,也要知道领导的底线和上线,否则,只有离场的命运。
但是,如果你能够和领导成为知己,那结局就会意外了。
当今职场,唯有懂得沟通的艺术,懂得领导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时,你才能真正成为领导身边的心腹红人和知己。
职场也有表错情会错意的案例:康明是一家广告公司宣传部的经理,以前是一名普通员工,后来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提拔为现在的位置。他手下的员工,都是以前工作过的同事,因此他与他们保持着一种哥们儿关系。但最近员工高伟为私事耽搁了工作进度,康明以上司的身份批评了他一顿。
批评完高伟的第一天,康明刚走进办公室,就听到高伟在抱怨:“真不知道经理这些天是怎么了,前几天下班时,他还和我们一块儿出去吃饭,像以前一样有说有笑的。可昨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里,把我训了一通,说我工作进展缓慢。一会儿把我当朋友,一会儿又要做我的领导。没想到升官后他会这样对待我们,太让人失望了。”
“算了吧,”一个同事插话进来,“只有你这种傻瓜才会相信他还把我们当朋友,说不定他跟我们一起出去玩,就是想看看我们有没有说他的坏话呢!”
“哎,我也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他了,反正是不能再把他当朋友了。”高伟说道。本故事的症结在于康明并没有把以前的下属当成知己,只是当成一般朋友而已,因此,职场中一定要把握好上级领导的真正心态,否则就会自作多情。知己一生难求,要想成为领导的知己就必须要研究领导,最关键的要有领导的境界和情怀,否则不会匹配的。
职场中,上司就是上司,员工就是员工,你想和他成为永远的朋友,你就必须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沟通的潜规则就是下级以上级标准为标准。如果你不摆正双方的角色,希望领导尊重你的标准,那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为领导的知己。
一个精明的英国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在世界上可以有许多事业,只要他愿意让别人替他受赏。”为了让上级脸上光彩,有时,可以让他代你接受因你的设想或发明而得到的荣誉。如果你与你的上级的关系十分牢固,你会发现这种做法将会有利于长远的利益和奋斗目标。
下面举一个案例:某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是当地一笔杆子,文章写得非常好,出过6本书,不过,有三本都是他和上级领导联合署名,于是,他心态失衡了,到处讲不公平,说:“领导一个字没有写,署名还在前面,真烦。”当这事被他的领导知道后,其日子非常不好过,领导经常给他小鞋穿。该部宣传科长刘某就深得官场沟通密码,他写了一本书,直接署名给领导,自己名字都拿下了,并且一直保密至今,他还在领导面前说:“领导,这本书是我按照您的思想,根据您的谈话记录整理出来的,我知道您时间忙,请您审阅!”后来,这位科长很快就代替那位牢骚满腹的副部长了。本案例两个主人公都不是领导的知己。副部长没有办法抗拒命运,内心却不情愿,因此,在职场很痛苦。宣传科长就是善解人意的职场高手,但不值得推广,属于用书行贿的人。我们要注意:真正的知己不是帮助领导做坏事、投其所好、弄虚作假。知己更多是建立在精神层面的共鸣。
下属提出一个建议,试图让领导接受,这不仅取决于建议内容本身的合理性,还往往取决于下属提出建议的方式。此外,你还要注意领导的态度,就是要时刻注意领导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轨迹,就是要求下属在提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获得领导的心理认同。
经验表明,以请教的方式提出建议更易让领导接受。小王深得领导喜欢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合理化建议,为公司节约了300万元。但是,他没有把功劳记在自己名下,而是以领导名义申报的,他面对领导和广大员工说:“我真的是太钦佩领导的智慧了。”最后结果是领导得了荣誉,小王悄悄得了奖金。小王的名言是:“领导第一,才有利益”。事实上,一个组织的成绩真的是一个人的吗?错了,一定是团队协作导致。领导用你的智慧也是功劳啊,如果领导不用你,你再有本事也会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此,小王值得表扬。
与领导沟通,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如果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就能够很快和领导成为心腹。领导也是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依然会出现酸甜苦辣,依然会有坎坷痛苦和无奈,也会遭遇意外。
某公司王总与公司肖副总、马副总和部门经理小何驱车出差,不小心和一外地车辆发生小车祸,无人员伤亡。对方一行3辆车,有8人,事故发生后,对方仗势欺人,就要过来打架,王总作为领导主动去沟通,希望好说好散。但是,对方根本就不理智,几个人上来就把王总打翻在地,肖副总、马副总已经不敢言语了,而小何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不惧被打的危险,上前勇敢地大声说:“请你们理智一点好不好,车祸是谁都不愿意出的事,既然出了,就要解决问题,何况没有伤亡就是最大的大幸,如果打架能够解决问题,就请你们打我好了,别打他,可能是你们觉得问题太小,请你们把我打死吧!”于是,小何做出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对方被小何的勇敢、幽默和在理折服,于是都心平气和了,找来交警处理,对方也向王总真诚道了歉。从此,小何成为了王总最信任的人。事实胜于雄辩,关键时候就是检验友谊、情感和忠心的时候。毫无疑问,小何是因为这件事而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重用。
如何拒绝领导出格的行为?其实,有时候上司并不会强加于你,或许他要的仅仅就是一个台阶。要做到在职场游刃有余,那就从如何巧妙地对上司说“不”开始吧!有一个公司的上司每次约见重要客户都要带着李路,李路已经成了公司里有名的“交际花”,因为她是最漂亮的单身女孩。这种应酬最直接的“后果”是,李路经常被一些真心或假意的男人“骚扰”。而且上司还发话:“这是重要客户,不要得罪他们。”很多时候,李路都忍着,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上司,该如何拒绝客户。
一次,李路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位三十多岁的“钻石王老五”,“王老五”似乎看李路很顺眼,频频向李路发出私约邀请。出于不得罪的规矩,李路随叫必到。渐渐地,“王老五”的爱情攻势更加猛烈,由于在工作上还有求于人,李路不禁进退两难。
有一天,“王老五”让李路表态,李路告诉他已经有男朋友了,但是“王老五”知道她在说谎,依旧没有死心。李路想来想去,决定要和上司好好谈谈。
李路就对上司说:“首先,我不是交际花,如果工作需要我去出席某种场合,那么我可以去,但是像这样的骚扰我不希望有,我希望您能尊重我的隐私,不要将我的私人情况告诉给客户。其次,这段时间我很累,想好好休息一下,请给我三天假期,让我好好清静一下。”
上司看了看李路,微笑着说:“对不起。”量力而为是我们都懂的道理。明明感到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只因是上司的委托,不得不接下来,这样就显得过于软弱了。纵使是平时对自己不错的上司委托的事,但如果做不到,你也应很明确地表示,说:“对不起,我做不到。”
很多人没有勇气拒绝上司,觉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其实,并不是如此。有些上司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在为员工考虑,比如李路的上司,除了因工作上的需要而带着李路去谈判之外,他可能还想帮助李路找到另一半,但是李路却不需要这些。这个时候,就要向上司说明白了,不要让上司自以为是地觉得这是在帮助员工,其实这样做的结果是影响员工的工作心情。你可以委婉地向上司说出自己的感受。
另外,尽管员工在职位上低于上司,但在人格上却应是独立和平等的,并不隶属于上司,也不是不分善恶是非一切都得服从上司的人。“能够‘拒绝’别人而不让对方有不愉快的感觉,才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将来。如果在拒绝上司的时候造成不愉快的气氛,就会引起上司的厌恶,上司也就不会欣赏你了。”拒绝上司有多种方式,身在职场的你可以根据领导的性格和脾气,用委婉的方式拒绝领导的不合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