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人际交往规则——角色互换
文摘
2025-02-09 20:02
山东
人之不同, 一如其面。
各种不同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和自己的交往原则,不论其本人是否能够意识得到。
所以,如果想找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和任何脾气任何性格的人交往都适用的程序,就像剧本一样,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什么话应该配什么动作,什么心情配什么表情,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有一种“角色互换”规则,让自己和他人沟通得更加顺畅、更加自如。这就是要站在双方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待问题,着重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除了理解对方你能看得到的部分,更要体会对方你看不到、不了解的部分。
定律一:“每一个人都比你累”
它的核心是这样两点,一是在于你能否体谅到,别人的劳动是一种辛苦;二是你能否理解别人对你的态度。
比如夫妻之间,同样是下班之后,丈夫往往宁可倒在沙发里看手机,也不愿意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整齐,妻子却看不惯屋子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就要自己收拾。但是呢,妻子就难免会心里埋怨:我忙了一天,回到家里还要在这里收拾,你居然在沙发上赖着玩手机,怎么就不说来帮一把手呢?可是丈夫也在想了,一天上班我累死累活的,到了家我就没有一点劲儿了,哪像你上班那么轻闲。要不然,怎么还有精力收拾屋子。要是两人都这么想,看着吧,过不了多大会儿,肯定吵起来。
可是,如果两人都能换一种思路,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妻子会觉得,他都辛苦一天了,每天上班这么累,还是让他好好休息一会儿吧。家嘛,家不就是让他休息放松的地方嘛。丈夫会想到,她上了一天班,下班回家还要收拾屋子,真是辛苦。这么着吧,反正我收拾过的屋子她也看不上,干脆,我去厨房把饭热了吧。
在做家务的不经意中,夫妻间就产生了一种默契和温馨。
到父母家聚会,如果想起这一条,你会主动干许多事儿,而且不至于和自己的亲人心生芥蒂;和朋友一齐出游,如果心里常想着这句话,你就会兴高采烈满心轻松地成为一个受朋友们欢迎的人。
明白了第一定律的含义,自然会容易理解下面两个推论:
推论一:如果有人能体谅你的累,这个人必定爱护你,心疼你;如果有人愿意替你累,替你辛苦,说明这个人深爱你。
推论二:如果你能体会到其他人的累,体会到其他人的辛苦和不容易,说明你是个善良的人;如果你愿意去替别人累,去替别人承担辛苦,说明你深爱这个人。
定律二:每一个人都比你干得活儿多挣得钱少
定律二适用在你的日常工作之中,或者说,它或许应该是你在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相应的物质或精神报酬时的一条准则。
相信你在工作中肯定会有对别人羡慕的时候:“还是张主任的工作轻松,每天看他不是请客吃饭,就是打球锻炼,上班的时候还可以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钱也不少拿,多好啊!”可是,你想过没有,你羡慕的对象会不会也在心里面羡慕你呢?
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听到张主任亲切地和你唠唠家常:“小刘啊,还是你们舒服啊,我每天都要陪别人吃饭,连和家里人一起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上班吧,一个人在办公室,也没有人说说话,不像你们还可以说说笑笑的。哎,工作压力太大了。真羡慕你们啊,要是跟你的工作换一换,我就知足了。”你会不会觉得这是领导在猫哭耗子假慈悲呢?其实不然,这绝对是对方的真实感受。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都有一种把自己的工作和付出以及别人的获得和收入看得比实际情况要多,把自己的获得和收入以及别人的工作和付出看得比实际情况要少的心理趋势。
每个人都是一样,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太多,自己的获得太少,于是由此而生出许多的不满或是抱怨。其实,想想看,假如每个人都这么想的时候,你的想法与别人不同,你觉得自己的付出相对少,别人的付出比较多,那么,你自然就会不断地自勉,还会真诚地对待别人。
第二定律也有两条推论:
推论三:理解别人干得活多,或者理解别人收入少,都能使别人感动,而且惠而不费。
推论四:不要再抱怨自己的收入。因为,当你抱怨的时候,你肯定没有在工作。
定律三:每一个人都没有义务帮助你
这句话听起来十分冷酷,难道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这样冷漠吗?在我们需要别人援手的时候,我们竟然那么孤立无援?
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好心人和热心人,但是有些时候,可能你所遇到的困难没有被有能力帮助你的好心人看到而已。
前些年,某个城市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儿:一个小姑娘上学途中被人撞倒,伤得很严重,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说愿意把小姑娘送到医院,但要求小姑娘先出一些辛苦费。小姑娘拿出身上所有的零钱还是不够,答应对方只要通知了自己的父母,肯定会把钱给他。赶到医院的父母在把孩子送进手术室后转身要付钱,小伙子不仅不要,还把零花钱还给了孩子的父母。
原来他只是用这种方法证明自己不是肇事者而已。这个小伙子的担心也正反映了一般人的看法:要不是你撞了孩子,你干吗要把孩子送到医院来呢?你没有这个义务啊?
与不相识的人交往,人们都会有一种戒备心理,一般地,礼下于人则必有所求,素昧平生那就应该无功不受禄。对于没来由地热心帮助自己的人,有时候难免心里会问个为什么。
这也就造成了每个人都充满热心但却担心被拒绝而表现的冷漠。如果你能理解大多数人的这种心理,你就会理解别人为什么没有对你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你相信这个世界早晚会了解你的为人,那么你在出手助人的时候自然落落大方。
第三定律的推论是:
推论五:如果有人在没有义务的情况下帮助你,那么,这个家伙,可以做好朋友。
推论六:如果你帮助了别人,心里的快乐就是最大的酬谢,不要计较对方是否会知道,会记住,或者会回报。
其实,第一定律说的是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第二定律说的是在单位的工作态度和处事方法,第三定律则是讲与陌生人之间的应对。
很可能,热情的你会觉得这三条定律看上去太冷,太没有人情味儿,可是,做人,固然要热血酬知己,也应该冷眼观世情。
为人处世文摘网
增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提升个人认识社会、为人处世的综合能力!
最新文章
人际交往规则——角色互换
【科普知识】奶头乐理论
处事圆滑的人的表现
开店失败的十大原因
如何增强自己的吸引力
怎样判断一个人的人品
“无自知之明”的表现30条
揭示普通人日常的“恐惧”
为什么“事出反常必有妖”
职场“高情商”列表清单
愚孝的“罪恶”
与上级相处十大潜规则
如何才能被人理解
捧杀——最为歹毒却浑然不知的计谋
人的洞察力,从哪里来
这九类事儿,真不必太计较
大多数人都在做低水平的重复
与各种人相处的技巧
“人情往来”的明规则与潜规则
为什么真正靠谱的关系,都有点“冷淡”
孩子“虚荣心强”的具体表现
任何关系,只要对方不再考虑你的利益和感受,及时止损
成年后兄弟姐妹关系的巨大变化
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25个“一贯”特征
鉴别自己有无“老实人”的特征
为人处世21个“务实”之道
关系再好也要避免的事项
“人性”的醒悟
真正厉害的人,正在远离这四种圈子
男人“虚荣心强”的具体表现
成年人不得不懂的15种人性
全方位观人识人200条汇总
女性“虚荣心强”的具体表现
老实人的优点、缺点和难点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
克服人际交流中“人性的弱点”
人生感悟:人生在世16种心态、4大灾难
简述人的本质与人性
成年人之间,太客气就等于拒绝
领导暗中考验你的10种表现
成大事必备的九种心态
“不知好歹”30句话
老实人容易吃亏上当的7类陷阱
遭受“生活打击”的30种痛苦感受
巧妙说“不”——委婉拒绝的五个思路
掌控“人情世故”细节28项
人情社会中的三层“关系”
“智慧”婉拒别人的30句话
情商堪忧的10个行为
话说“人情世故”30条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