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声名狼藉的渣男,却是苏轼的至交好友、高俅的人生贵人

文化   2024-10-22 22:01   北京  




苏轼的至交中,有一位非常特殊,他是驸马都尉,皇亲国戚;他生性风流,不拘世俗;他无赖泼皮,声名狼藉;他重情尚义,结交无数。……


他,就是北宋艺术史上鼎鼎大名的风流驸马王诜王晋卿。


01
两张面孔


王诜的祖上王全斌是北宋开国大将,最大功绩是率兵收复四川,灭亡后蜀。熙宁二年七月,宋神宗将自己的同母妹宝安公主配于王诜,改封蜀国长公主。


宋廷传统,公主一般下嫁功臣之后,驸马不许参政,只享受尊崇和富贵,至此王诜成为风光无限而又无职无权的驸马爷。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主性不妒,诜侍主疾,与婢奸主旁,婢数抵戾主,有后言,诜复与应和。”


长公主有病卧床,王诜竟当着公主的面与婢女行苟且之事。这婢女大概有些得意忘形,不把病重的公主放在眼里,当面顶撞公主,背后说公主坏话,王诜居然随声应和!后来东窗事发,宋神宗盛怒之下,把婢女一阵痛打,发配给士兵,王诜则流放到了均州。


这是元丰三年五月的事情,在这之前,王诜早已是声名狼藉的京城渣男,不过他还是顶尖的文艺青年。宋人尚文,驸马和王爷们无所事事,除了声色犬马,就是将大量精力寄托于诗文书画。王诜在这两方面都极具代表性。


凡京城里的文艺青年,几乎不可能与苏轼没有交集。


据乌台诗案留下的资料,“轼在京受差遣,王诜作驸马。后轼去王宅,与王诜写作诗赋并《莲花经》等。”这是司法部门调查的结果,应可信。苏轼与王诜最初交往主要是研讨诗赋和佛学。


王诜对苏轼推崇备至,他表达推崇的方式之一是送钱送物,周济苏轼的生活。比如经常送一些酒食、茶果等,还送给苏轼一张弓、十只箭,以及射箭时戴在手上的包指十个。


苏轼收藏了36轴名画,请王诜帮忙装裱,王诜二话没说,自掏腰包买料找工,自始至终没收苏轼一文钱。


有一位叫柳询的秘书丞,家里急需用钱,却没有像样的东西典卖。苏轼疏财仗义,拿出自家的犀牛角制作的工艺品,准备卖给王诜为柳询换钱。王诜得知情由,很痛快地送给了柳询30贯,也没有要犀牛角,这当然是看苏轼面子。


熙宁四年,苏轼通判杭州,临行前,王诜赠送了丰厚的礼物,包括茶、药、纸、笔、墨、砚,这些属日常用品;还有鲨鱼皮、紫茸毡、紫藤簟等,都是极其名贵的奢侈品,世人视为珍宝,在当时极其难得。次年王诜又派人不远千里来到杭州,送给苏轼官酒十瓶、果子两篓,对苏轼可谓关怀备至。


熙宁六年春,苏轼嫁外甥女,向王诜借钱二百贯;秋天又借到钱一百贯。名义上是借,但有来无往,无需归还。


苏轼知徐州,王诜送他的礼物是羊羔酒、乳粮狮子、龙脑、面花、象板、裙带、系头子锦缎等。


除了接济苏轼,凡苏轼请托,王诜无不应允。


僧人惟简是苏轼同宗兄长,也是老乡,九岁出家,在成都大慈寺任主持。和尚的最高荣誉是被朝廷赐予名号,惟简在偏远的成都,朝中无人,自然就找到了老弟兼好友苏轼帮忙。苏轼二十岁与苏辙游大慈寺,与惟简十分投机,这个忙不能不帮,结交广泛而又地位尊崇的王诜无疑是最佳请托人选。苏轼将家中的一幅名画送给王诜,王诜果然给力,帮助惟简办下了名号,叫“宝月大师”。


王诜的山水画画得好,苏轼把他的画寄给宝月大师,一来二去,贴进了两幅画。


宝月大师从苏轼这里成功“公关”后,一些佛教人士闻风而动,连京城佛教地位最高的大相国寺里的和尚也找到苏轼,请求疏通关系。和尚带给苏轼丰厚的礼物:唐朝画圣吴道子画佛涅槃一幅,董羽画水幛一幅,徐熙五种花鸟各一轴,赵昌画折枝花一轴,朱繇、武宗元画鬼神二轴。吴道子是唐朝画圣,董羽、徐熙是五代南唐画家,朱繇亦生活在五代,赵昌和武宗元则是宋真宗年间人物。这些画都是他们的代表作,弥足珍贵。苏轼经王诜同意,留下了两幅鬼神图,其它悉数进奉给了王诜。王诜也没让和尚失望,顺利完成了和尚的请托。


宋朝出家当和尚、尼姑,必需得到官方的许可,发放身份证明,叫“度牒”。苏轼的一位婢女想要削发出家为尼,另外还有一位相识和尚剃度杭州人,请苏轼帮忙弄到度牒,苏轼也求到了王诜。


王诜视金钱如粪土,对书画却爱之如命,不仅不会施舍于人,看中的书画都会想方设法搞到手。作为最倚重的朋友,苏轼经常抄写自己的诗词送给他,但他仍不满足,四处购买收藏苏轼书画,还会到苏轼处“巧取豪夺”。


苏轼曾送给弟子张耒一幅《黄泥坂词》原稿,王诜得知后,给苏轼写信说,我花了不少银子购买你的书画,你却把书画无偿送给别人,赶紧也送我一幅,不要让我去别处购买了!苏轼只好重新誊写一幅送给王诜。


王诜对苏轼索要书画算比较客气,对其他艺术家或收藏家,简直像无赖一样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书法家米芾有一幅易元吉的《鸛鹤图》,王诜借去观赏,有去无回。诗人刘季孙有一幅王献之的书法精品《送梨帖》,米芾十分喜欢,商量好用欧阳询二帖真迹、王维六幅《雪图》、一条黑里透黄的犀带、一枚砚山(山状的砚台)、一枚玉座珊瑚交换这幅《送梨帖》。但王诜借米芾的砚山不还,致使交换无法进行。后来刘季孙死了,他的儿子将《送梨帖》卖给了他人,米芾惟有唏嘘。


有些稀世珍品确实无法得到,王诜就请工匠作假,把赝品当真品收藏。一次,他把别人真品上的印章剪裁下来贴在自己的赝品上,虽然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目的,但真品的价值却因此大打折扣。


对朋友可以仗义疏财,也可以巧取豪夺,这就是王诜的两张面孔。


02
悲凉人生


王诜虽然有令人不齿的一面,但只限于对待艺术品。对人,他不仅坦承,而且很有担当。


熙宁十年二月,苏轼密州任满,转官期间到汴京看望苏辙,朝廷有令外官非旨不得入京,他们只好住在京郊范镇的东园。王诜得知消息后,当即送来茶果酒食。三月一日,王诜送来简帖,约来日在城外四照亭相见。


第二天,王诜带来了五六个侍女,一天歌舞欢饮,说不尽别后情形。侍女中一位叫倩奴的,最温婉明丽,请求苏轼为她填词。苏轼难以拒绝,写下两首,一首为《洞仙歌》,一首为《喜长春》。其中《洞中仙》写道: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金丝谁见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词既然赠送倩奴这位美丽的女孩子,当然要说些她喜欢听的,让她们欢心。上阕把她比作新春垂柳,赞美女子清雅风流。下阕笔锋一转,却对她们终将落寞的命运表示同情,非常符合倩奴特定的、真实的处境。王诜朝秦暮楚,对公主尚且刻薄,何况地位低下的侍女!苏轼借写歌女讥刺王诜薄情,对这位朋友算是不留情面。


元丰二年,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监察御史李定等弹劾苏轼讽刺新法、愚弄朝廷,宋神宗下旨差皇甫僎到湖州拘捕苏轼。


皇甫僎受命于圣令,一刻也不耽搁,疾行如风,南奔而去。


这边王诜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马不停蹄通知给在南都的苏辙,苏辙不敢耽搁,派人快马加鞭到湖州向苏轼报信。


双方比拼的是速度。


幸好皇甫僎带着他的儿子一同行路,到润州时儿子病了,求医问药耽搁了半晌,苏辙的人才得以先行赶到,让苏轼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后来朝廷查明此事,王诜在乌台诗案落下个泄密的罪名。


根据宋代朋九万《乌台诗案》原始资料显示,苏轼与王诜最初多交流书画,苏轼离京通判杭州后,开始经常给王诜寄自己新创作的诗歌。这些诗不是写给王诜的,之所以抄送给他,一是当作书法作品让他收藏,二是借此抒发自己对新法的不满,发泄怨气。


这些诗赋查案中从王诜家中搜出,成为苏轼诽谤新政的证据,也让他无法置身事外。


在王诜的“罪状”中,还有一条,苏轼“作诗赋寄王诜,致有镂板印行,……”,从这条可以看出,王诜还为苏轼刻版印书。宋朝出书不容易,是许多文人一生的目标。苏轼43岁即有诗集问世,是王诜的一大功劳。这也是苏轼刊行的第一本诗集。


最后,朝廷判罚:绛州团练使、驸马都尉王诜,追两官,勒停。即降级、停职。


虽然受到惩罚,但王诜还得以继续呆在京城,不能不说这是公主的面子。元丰三年,公主薨逝,乳母告御状,揭露王诜纵容婢女侵犯公主,激怒了神宗,将王诜贬到均州,后移颍州。



王诜虽然不是因乌台诗案被贬,但实际上与苏轼一前一后出京。他们回朝也相隔时间不长,苏轼在元丰末,王诜在元祐初。二人很长时间没有互通消息,在宫门外相遇,均感意外之喜,苏轼执手赋诗:“公子亦生还,仍分刺史竹。贤愚有定分,樽俎守尸祝。”并希望他能大展宏图,像祖辈一样带兵收复河湟地区。


03
西园雅集


王诜的驸马宅第,有一处园林,叫西园。元祐年间,这里成为文人雅聚之地。


回朝之后,王诜恢复了驸马都尉的身份,又开始了歌舞升平、诗酒唱和的生活,便经常邀请文化名流到西园饮酒品茶、谈诗论艺,办文艺沙龙,开文艺派对。


李公麟用绘画的方式忠实记录下他们聚会的场景,取名《西园雅集图》。图上有文艺大咖16人,他们有的在吟诗,有的在泼墨,有的在题石,有的在打坐,有的在抚琴,各尽风雅,各寻其乐。画成之后,米芾作记,记录下16个人的名字:


其乌帽黄道服捉笔而书者,为东坡先生;仙桃巾紫裘而坐观者,为王晋卿;幅巾青衣,据方几而凝伫者,为丹阳蔡天启;捉椅而视者,为李端叔;后有女奴,云环翠饰侍立,自然富贵风韵,乃晋卿之家姬也。孤松盘郁,后有凌霄花缠络,红绿相间。下有大石案,陈设古器瑶琴,芭蕉围绕。坐于石盘旁,道帽紫衣,右手倚石,左手执卷而观者,为苏子由。团巾籣衣,手秉蕉箑而熟视者,为黄鲁直。幅巾野褐,据横卷画渊明归去来者,为李伯时。披巾青服,抚肩而立者,为晁无咎。跪而作石观画者,为张文潜。道巾素衣,按膝而俯视者,为郑靖老。后有童子执灵寿杖而立。二人坐于盘根古桧下,幅巾青衣,袖手侧听者,为秦少游。琴尾冠、紫道服,摘阮者,为陈碧虚。唐巾深衣,昂首而题石,为米元章。袖手而仰观者,为王仲至。前有髯头顽童捧古砚而立,后有锦石桥、竹径,缭绕于清溪深处,翠阴茂密。中有袈裟坐蒲团而说无生论者,为圆通大师。旁有幅巾褐衣而谛听者,为刘巨济。二人并坐于怪石之上,下有激湍潨流于大溪之中,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


他们是:苏轼苏东坡、王诜王晋卿、太学正蔡肇蔡天启、枢密院编修官李之仪李端叔、苏辙苏子由、著作佐郎黄庭坚黄鲁直、画家李公麟李伯时、太学正晁补之晁无咎、秘书省正字张耒张文潜、苏轼好友郑靖老、太学博士秦观秦少游、道士陈景元陈碧虚、书法家米芾米元章、工部员外郎王钦臣王仲至、僧人圆通大师、画家刘泾刘巨济。


米芾感叹:“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他在最后议论说:

嗟呼!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耶!自东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文章议论,博学辨识,英辞妙墨,好古多闻,雄豪绝俗之资,高僧羽流之杰,卓然高致,名动四夷,后之览者,不独图画之可观,亦足仿佛其人耳!


参加西园雅集的都是旷世奇才,以致于后世画家马远、刘松年、赵孟頫、唐寅、张大千等纷纷仿照摹绘,史上出现多个版本的《西园雅集图》。


那段时间,是他们的神仙光景,也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最舒服的日子。


王诜的书房叫“赐书堂”,韩拙《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描述了“赐书堂”:


世有王晋卿者,戚里之雅士也。耕猎于文史,放思于图书,每燕思之余,多戏以小笔,散之于公卿之家多矣。尝蒙青眼左顾,每阅画必见召而同观之,论乎渊奥,构其名实。偶一日于赐书堂,东挂李成,西挂范宽。先观李公之迹云:“李氏画法,墨润而笔精,烟岚轻勃,如对面千里,秀气可掬。次观范宽之作,如面前真列峰峦,气势雄逸,笔力老健。此二画之迹,真一文一武也。余尝思其言之当,真可谓鉴通骨髓矣。


赐书堂里东面挂着李成的画,西面挂着范宽的画,一婉约、一豪放,一文、一武。从王诜挂画、评画可以看出,他的艺术造诣非常人可比。所以韩拙又说:


画不遇识,如客行于途,无分于善恶也,不亦悲夫。今有名卿士大夫皆从格法。聖朝以來,李成、郭熈公、穆宋復古、李伯時、王晉卿,亦然信能悉之于此乎。


把王诜与李成、郭煕等相提并论,这个评价可谓高矣。


可见,王诜决不是一般的花花公子、纨绔子弟,他是真正的艺术家。王诜的传世之作是山水画《烟江叠嶂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苏轼曾为王巩收藏的《烟江叠嶂图》作诗,对王诜画作画技评价甚高。


04
高俅的发迹


提到苏轼与王诜,不得不讲一下高俅。


高俅是《水浒传》中主要反派人物、头号奸臣,小时候市井无赖,连他父亲都容不下他。高俅本想到赌坊作些事,然而赌坊老板看不起他。又投靠药铺,药铺也不要他。幸而苏学士收留了他,后转手给了小王都太尉。高俅因为踢得一脚好球,被端王看中,从此发迹。端王后来作了皇帝,就是宋徽宗。宋徽宗在半年内将高俅提拔为太尉,权倾天下,一手遮天。高俅陷害忠良,残害百姓,逼走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又残酷镇压起义军,可谓坏事做尽,与蔡京、童贯、杨戬并称四大奸臣。


高俅的故事大多是小说演绎。不过历史上真有高俅这人,他的发迹还真与苏学士即苏轼、小王都太尉即王诜有关。


真实的高俅并非完全不学无术,他原是苏轼帐下的一名“小史”,文书一类的角色,跟书童差不多。元祐八年,诏苏轼知定州。


苏轼意识到这一去恐怕再难回到京城,就把府里下人一一作了安排。本打算将高俅送给曾布,曾布手下不缺小史,婉拒了,苏轼便将他送给了王诜。高俅聪明伶俐,深受王诜喜欢。


端王赵佶也好书画,与王诜这位姑父性情相投,走得很近。作为纯粹的皇家公子哥,除了文艺,赵佶还热爱体育运动。蹴鞠当时最为流行,是现代足球的前身。与足球不同的是,蹴鞠只有一个球门,两队争抢皮球往球门里踢,双方上场队员可以是二人,也可以是十人,只要对等即可。赵佶是踢球的高手,经常与门客和王公贵族一起踢球。


一次赵佶在皇宫里偶遇王诜,当时头发有些凌乱,便向王诜借篦子梳头,随口夸赞王诜的篦子新奇可爱。王诜对这个侄子颇大方,说:“近日做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篦子,另一个从未使用,一会儿让人送到端王府。”


晚上,差人给赵佶送篦子,正是高俅。赵佶正在王府后园踢球,兴致高涨,高俅不便打扰,边等边看,很沉浸享受的样子。赵佶发现了高俅,把他喊过来问:“你也会踢球吗?”高俅虽是小史,倒也落落大方:“是的。”赵佶招呼高俅加入战队。高俅球技很好,跟赵佶配合默契,对每一次攻守意图领会得非常到位。赵佶高兴极了,让下人到驸马府给王诜传话:“感谢姑父赠送篦子,送篦子的小史也一并留下了。”高俅从此归属于赵佶。


赵佶登基后,高俅官至殿前指挥使,不是什么太尉,在真实的历史中算不了大人物,也没有特殊的贡献或者破坏,《宋史》都没舍得给他留下一篇传记。


高俅得势时,苏轼已经去世,他不忘旧恩,对苏轼的后人多有照顾。南宋《挥麈后录》载:“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问恤甚勤。”


本文节选自《苏轼的朋友圈》,已获作者授权。


苏轼的魅力在哪里?尽管历尽磨难,但“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苏轼有敌人,更有朋友,他走到哪里,朋友就交到哪里,人性光芒就放射到哪里。扒一扒苏轼的朋友圈,从另一个视角可以发现苏轼的自由本性、绝世才情、有趣灵魂和豁达洒脱的人生境界。


号外!号外!


看鉴书友会即将正式上线啦!!!


诚邀你们与我一起,从历史解读世界,感受有趣的灵魂。在书籍里收获比金子更宝贵的东西。


作为一名热爱且深知阅读重要性的人,我很高兴可以通过读书会,让大家更轻松地与书结缘。


届时,我们会举办主题沙龙、专场直播等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用碎片化的时间积累,实现自我提升质的飞跃。



↓↓↓

看鉴
看懂中国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