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国漫”!连载40年,秘密藏在这座小县城

文化   2024-11-20 22:01   北京  




名称:云林布袋戏馆


地点:台湾云林县虎尾镇


参观价值:霹雳布袋戏让传统的成为流行,实现文化输出。


交通:在台西客运站坐公共交通或出租车前往


当地特产:热带水果、花生


当地美食:古坑咖啡、云林煎盘粿


关联打卡地:北港朝天宫、华山风景区、虎尾糖厂



如果你能在一部仙侠剧里。


能看到中原武林与边疆武林的对战。


还能看到大战外星人、吸血鬼。


西蒙|图源自网络


能观赏东方道家与西洋法术的对决。


还有来自中东的武士。


圣君士|图源自网络


那毫无疑问是霹雳布袋戏,无论是在流行文化的场域内,还是在“文化出海”的潮流中,霹雳所代表的“国风”及武侠、仙侠都是值得重视的力量。


01
鸡皮鹤发与真同,方寸之间显江湖


木偶这一表演艺术最早起源于汉,兴盛于唐朝,在中国已经流传千年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发展起来。


霹雳布袋戏的偶是戏剧的灵魂,木偶是由木头雕刻的头和用布料做出来的偶身构成。偶头自然比偶身做起来,更能考验师傅的功底。


一个雕刻师要经过木头去油、取块、定五官、劈粗胚、细雕与挖颈洞、裱纸、上黄土、研磨、上面漆、绘脸、上保护漆12道工序才能完成木偶偶头的雕刻部分。


人偶的雕塑过程|图源自网络


偶头的面部,五官的雕刻需要师傅集中12分钟的精力,尤其是眼睛,在由过去那种在偶脸上画眼线进步为安装玻璃眼后,戏偶是更加传神了,但如果雕刻师傅偶尔疏忽,就会导致大量返工现象。


人偶的毛发部分也由传统的塑胶假发演进为用真头发进行植发。霹雳的造型师需要与剧组沟通,根据编剧笔下人物的性格、相关的剧情进行设计。


女角的造型中多会用到流苏、花卉、闪片、肩甲、吊坠等装饰物;男角的造型多为中式、东洋以及西洋传统造型的结合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造型。


这些人偶的衣服全部是手工缝制,光凭服装便能判断这个人物是书生侠客还是贩夫走卒,亦或争霸天下的枭雄。


不止如此,如果是老戏迷,你会发现霹雳的造型师或许各个还是相学大师。


以霹雳史上最华丽的一款人物造型疏楼龙宿为例子,给他的设定是儒门属一数二的英才,有足够的资本骄傲,但是他又冷眼旁观天下大势,与古道热肠四个字保持着一定距离。


疏楼龙宿|图源自网络


但只要疏楼龙宿出世,便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物。所以,他的面容既儒雅又霸气,能耐住心性蛰伏,又随时保持着潜龙破云的心,莫测高深。


在剧中,不止一次用近景拍摄龙宿的手掌,可以看到他的手线条柔和,厚而不肥,这种手掌就符合“男人的手掌软如绵,不是握权就是握钱”。


龙宿恰好是儒门天下话事人,又是苦境中原第一富豪。


而观龙宿抚琴时的手指,纤细绵长,充满艺术气息。他曾经自夸,学艺无所不精,说明他不只大富大贵,而且聪明机敏。


当然,造型师可能没想这么多,单纯就是根据民间的固定看法所作,但这也说明霹雳的造型师绝不敷衍的态度。


02
十指操弄百万兵,暴力美学之巅峰


在造型师求新求变的同时,霹雳布袋戏的操偶师(非造型师,是两个工种)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操偶技艺,能使木偶的头部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灵活自如。


当人物出现在屏幕上后,文戏能看到他们完成折扇子、倒茶水等动作;武戏能欣赏到他们如武侠小说中凌波微步、排山倒海等打斗动作。


莫召奴|图源自网络


之所以能达到逼真的效果,是因为霹雳布袋戏的操偶师运用了可动关节制作技术,增强木偶的灵活性。


为了满足年轻群体的消费需求,霹雳布袋戏还引进吊钢丝、爆破、特效等现代表演形式。


霹雳的人偶有的重达二三十斤,控制木偶需要有极强的臂力。木偶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锻炼臂力。


其次对手指的灵活性也有要求,操偶师需要灵活运用机关,控制木偶的一颦一笑、一步一顿……


作为一个老戏迷,个人觉得,霹雳的巅峰之作当是《霹雳神州三之天罪》。


迄今为止,最强boss弃天帝的出场,让中原群豪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弃天帝|图源自网络


除了主角、配角,一些路人甲角色像小卒经常一大群就被一个光波(主角们的内功)全部收走,用爆破营造出了英雄人物在千军万马中独来独往的架势。


霹雳用精良的制作告诉我们,武侠除了唯美,不乏暴力,或者说武侠原本就是一种暴力美学,既有快意的英雄煮酒论剑,也有血腥的杀戮与征伐。


最后,一页书、风之痕与弃天帝在万里黄沙的大漠决斗,更是在肃杀的氛围中将气氛“燃”至高潮。


一页书以自身为盾,与弃天帝缠斗,风之痕则需要瞅准机会,攻击弃天帝的薄弱之处。


一页书与弃天帝都是力量型的高手,两人近身肉搏,可谓拳拳到肉,让人看得血脉贲张;风之痕作为剑客,展示了自己的速度与爆发力。


当风书二人成功击破弃天帝的护体神罩的时候,弃天帝实力犹在,面对着油尽灯枯的二人,弃天帝放弃了追击,作为对二人实力的认可。


一页书施展八部龙神火|图源自网络


电脑特效技术的运用,也使得这场武戏在表现动作场面,体现武侠美学上有了质的突破。


一页书使出“八部龙神火”,画面上八条火龙飞旋盘绕,尽显他的不世修为,并且金色的“卍”字,与他佛门高僧的身份相得益彰。


03
一口道尽古今事,八音才子城绝唱


口白是布袋戏最具特色却也是最困难的部份。


布袋戏上演时可以有多位操偶师在后场负责操作木偶,但是只有一人口白扮演不同角色一场布袋戏的演出,很讲究“八声七情”。


“八声”就是这个语言的轻、重、缓、急、吞、吐、浮、沉,那“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惊、悲、恐。


那在演出的时间当中,非常强调声、情的变化,根据八声变化创造八个音调,再以生旦丑净这四个行当为基础,从每个行当的不同形象中分别分出七个类别,创造二十八个定型音,还恰如其分地运用口语化的群众语言。


黄文择先生|图源自网络


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达到了人物语言的性格化,特别是丑角之类人物的插科打诨,语言交锋,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入情入理。


而这个传统直到革新后的霹雳布袋戏仍被保留着,专责口白自称是配音师的黄文择便有“八音才子”的美誉。


稍有看过霹雳布袋戏剧集就会知道,剧中所有角色都由黄氏一人配音,而且其口白方式突破了传统只有“生旦净末丑”五音,还有男女老中青,甚至一些神魔外道人物也会加入特別效果,丑角甚至会说一两句现代流行语或英语!


黄文择曾配音的角色不下万个,每个角色都是有灵魂的,木偶本无心,音韵赋其神,除了达到这个效果,还要给戏迷新鲜感,其口白功力可想而知!


而且黄先生还擅长用一些有特色的口音来区别角色,年轻的剑客黑衣剑少的特点则是每句话的最后一字均读成阳平调,声音高而尖,语速快,突出黑衣剑少年轻气盛,脾气急躁的特点,惟妙惟肖。


黄文择先生|图源自网络


有很多角色即使不看,只听声音,戏迷们也可以分辨出角色的名字。这和黄先生精湛的口白艺术是分不开的。


在霹雳布袋戏中,很多人都对其中的配音,有过不适应到完全习惯,甚至热爱的转变。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文择配音的时候已经明显力不从心。他已经不能再将一页书中气十足的声音给爆发出来。


2021年,黄文择戮力打造的《素还真》大电影搬上屏幕,正式开启霹雳宇宙。为此,他夜以继日操劳在配音房。


可惜功业未成身先死,他没能看到“素还真”在大荧幕上发光发热,就于2022年6月份去世。


跟石班瑜等配音演员相比,布袋戏作为地方艺术,拥有它的局限性,黄文择纵然是鬼才,但大部分人只闻其声不知其名。


如今他的离世,也宣告着霹雳布袋戏的辉煌时代已经落幕,说起来,也正是从那段时期开始,看鉴君没追过新剧。


04
打造“素还真”地标,去云林捋虎尾


黄文择虽然已经去世,霹雳的剧情似乎也没有以前精彩,但“素还真”作为一个IP,热度却经久不衰。


对于喜欢布袋戏的朋友们来说,去宝岛的云林虎尾镇打卡,与当地的素还真大尺寸雕像合影,是必不可少的乐活项目。


这里,不仅是素还真的故乡,还拥有一座布袋戏展览馆,对于了解布袋戏世家黄家的渊源非常有帮助。


素还真|图源自网络


黄家的第一代是“锦春园”老班主黄马,在台湾日占期间,他依旧让儿子黄海岱去私塾认真学习汉文化。


黄海岱是黄家第二代传人,但又是改良布袋戏的第一人。他把《七侠五义》搬上戏台,增加武戏成分,凸显人物的侠骨豪情。


与其同时,黄海岱还将偶的尺寸放大,改进偶的制作工艺,利用声光电等手段,引领了布袋戏发展的潮流。


黄海岱也被称为布袋戏界的“通天教主”。不过,黄海岱的成就很快就被其子黄俊雄超越。


上世纪60年代,黄俊雄以其招牌名戏“史艳文”在台湾电视公司编演《云州大儒侠》,连演五百三十八集,轰动一时。


此前,人们只记得某位操偶师的功夫好,经黄俊雄后,偶本身的知名度超过了操偶师。


黄俊雄长子黄强华与时俱进,创造了“素还真”这一人物。


黄强华|图源自网络


与史艳文那种对坏人依旧讲究礼数,道德要求极为严苛的人物不同,素还真作为霹雳一哥,推翻了英雄必须用正当手段来取得胜利的不二法则。


素还真的手段不乏坑蒙拐骗,死不认账,堂而皇之让别人为他牺牲。这是一个更加符合当代人认识的领袖。


史艳文的骨子里是儒,甚至有点佛教那种理想主义;素还真“全儒全道”,在儒家思想之外,不乏黄老之术的运用(读懂道德经,你就知道老子才没有那么费拉,是很腹黑的)。


布袋戏馆收罗了200多尊戏偶,展出方式主要以戏目分类,精雕细琢的戏台、彩楼、戏偶场景跃然眼前。


戏偶的装束、兵器代表着角色的忠奸善恶,早期演出的鼓和唢呐能让我们想到早期的布袋戏操偶师为了谋生而走街串巷的情景。


布袋戏展览馆一角|图源自网络


除了我们如数家珍的素还真、一页书、叶小钗;史艳文、藏镜人,还有来源于封神榜、西游记和三侠五义这些小说和民间评话的偶。


05
结语


霹雳布袋戏除了做工、配音、表演、剧情之外,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人,是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代入角色中。


人们自然都希望像素还真那样,在庙堂、江湖、市井中无往不利;当失意之时,又能将自己设想为史艳文,找到“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意那么做”的精神胜利法。


在B站和微博活跃着大批“道友”,致力于“产出”布袋戏相关的视频、手绘和同人文。对于他们而言,布袋戏人物的“个性坚守”是创作灵感的永恒来源。


同时,布袋戏所具有的“民族文化认同”也塑造了其独有的粉丝黏性。


例如,当布袋戏剧情陷入低迷时,台湾“道友”大多会通过各种渠道向霹雳多媒体反映意见,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为之出谋划策,而不是像其他娱乐明星“塌房”那样一走了之。


如今,我们希望的是霹雳能够永远作为沟通两岸同胞的一种文化媒介,而不是让这个好不容易逆势突围的剧种在若干年遭遇其他非遗项目的困境。


衷心望黄家的子孙能理解黄马老班主坚持让子孙学习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


黄家的年轻人如果对祖国、对传统文化没有敬畏之心,在老艺人离去后,这门剧种迟早会没落、消失。


当这门剧种消失后,不知道云林这座不知名的县城是否还有拿得出的名片。


参考资料:

经济新动态《霹雳布袋戏,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一文一字一昆仑《霹雳布袋戏的雕偶师都是双修大佬,雕刻技艺与相学双修》

新京报《另类国漫“霹雳布袋戏”:当仙侠文化遭遇木偶动画 》

看鉴《乾坤江湖一掌中,这里是素还真的故乡》《清香白莲今犹在,八音才子成绝响》





本文,看鉴君为大家推荐的文旅系列第二期,通过对霹雳布袋戏的深度介绍,引发大家对传统文化如何流行的思考。


看鉴君相信各位的故乡,或者脑海中一定有印象深刻的古建文遗,都有独特的风采。


各位可以在评论区说出自己心目中价值不菲的“国宝”,点赞破100,看鉴君为您专门撰文。


未来,看鉴写什么,你们说了算!



号外!号外!


看鉴书友会即将正式上线啦!!!


诚邀你们与我一起,从历史解读世界,感受有趣的灵魂。在书籍里收获比金子更宝贵的东西。


作为一名热爱且深知阅读重要性的人,我很高兴可以通过读书会,让大家更轻松地与书结缘。


届时,我们会举办主题沙龙、专场直播等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用碎片化的时间积累,实现自我提升质的飞跃。



↓↓↓



看鉴
看懂中国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