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多幼女被两位陌生人带到厕所“教育”,家长竟表示理解?网友:我不理解!

教育   2024-09-05 19:31   北京  


陌生人的“管教”

据光明网报道,近日,在贵阳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两位女乘客因忍受不了一位一岁多的女童哭闹,竟然直接把女童从奶奶身边抱走,关到厕所“教育”了一番。具体怎么回事呢?


当事女乘客之一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奶奶带着一岁多的孙女乘飞机,当时孩子哭闹不止,很多人都用纸巾堵住耳朵,还有人到后排躲清净,也有人向孩子的爷爷奶奶提出抗议。c出于好心,她便把手机中自家孩子玩耍的视频给该小孩看,哄了15分钟仍不起效,哭声还在持续。接着,她又同另一个阿姨,把孩子从奶奶手里抱过来,带到飞机厕所里“立规矩”你什么时候连续3分钟里没有哭,就什么时候带你出去找奶奶。


经过二人的“教育”,孩子此后2个多小时都没有再哭,“后面还一起吃早餐一起开心”。对此,她们似乎很有成就感,并自曝视频展示“教育成果”。  

(图源:网络截图)

但现场流出的视频显示,一名小女孩站在卫生间角落里哭得撕心裂肺,一边哭一边喊“奶奶”。两位女士也挤在狭小的卫生间内,连哄劝带斥责:


“乖宝宝,不哭了。不哭了可以带你出去。”

“不哭了,就带你出去找奶奶。”

“把嘴巴闭起来,听到没,别哭。”


而孩子奶奶却被关在门外。

各方回应

事情发生后,涉事航空公司发布情况说明表示,两名陌生乘客是在小女孩奶奶的同意下进行的教育,并且小女孩妈妈表示已知悉完整事件,同时对两名旅客在机上提供协助的行为表示理解


对此,当事女乘客回应称,“我喜欢行动不喜欢当观众,问心无愧,就想把孩子哄好,同时也让大家好好休息。”


机场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经过了他们(女童爷爷奶奶)同意,最终是没什么大问题,我们确实就不好说什么了,口头教育了孩子的爷爷奶奶。”

(图源:网络截图)

此事一出,立即引发全网热议:有网友表示,家长理解我不理解!甚至有网友质疑,感觉陌生乘客的做法已经是“精神虐待”了,难道不违法吗?


有律师表示,陌生乘客对孩子的教育获得了监护人的认可,并不存在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侵犯,因此,两名当事人从法律上很难直接判定为违法行为。但将视频发布上网的行为,如未经女童监护人同意发布,涉嫌对女童隐私权的侵犯。


心理专家表示,这虽然看起来是一次“有效”的教育,但孩子在这个阶段,如果说一味地被大人的训斥所驯服,那这个孩子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社交的回避,她会非常胆怯、不敢去尝试,非常害怕别人的评价。

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

近年来,因为孩子在机舱、车厢等公共场合哭闹,多次引发了情绪对立和对小朋友及家长的严厉指责,如何化解此类矛盾呢?

对于家长来说

在带孩子出行时,应准备好必要的玩具、零食或安抚工具,掌握哄孩子的技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哭闹情况。一旦孩子开始哭闹,家长应立即采取行动,如轻声安慰、转移注意力、提供安抚物等,尽量减少对其他乘客的干扰。若孩子的哭闹持续时间较长,家长应主动向周围乘客表达歉意,争取他人的理解和包容,防止激化矛盾。

(图源:光明网)

对于乘客来说

若孩子的哭闹影响了自己的乘车体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乘客可以选择佩戴耳机听音乐、看书或闭目养神,以减少噪音输入,尽可能保持理解和宽容的心态,给予孩子和家长一定的包容空间,尝试以礼貌、温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也可以寻求车(机)上工作人员的帮助,坚决避免粗暴制止、或者代替孩子监护人对小孩进行教育等做法。

对于交通部门来说

当乘客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扛起管理服务职责。具体到此事,航司可以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提升乘客、特别是儿童乘客的旅行体验。比如可以提供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缓解其不安情绪;并通过提供耳塞、调整座位等,照顾到周围乘客的感受。此外,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增设家庭车厢或儿童游乐区等便利设施,为带儿童出行的家庭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这有助于减少儿童哭闹对其他乘客的影响。


或许孩童无法控制自己哭闹,但成年人至少能够控制干预的方式,服务者更有责任打造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总之,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之一,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更多的耐心与包容


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服务平台
懂法治,明法理。提素养,育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