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关键词,聊聊对巴黎奥运会的感受

文化   2024-08-12 09:00   新疆  

【写在前面】

从非洲回来后,立刻就投入了另一项漫长又艰辛的工作:

作为东方卫视《家国万里》节目的嘉宾,随同摄制组前往福建泉州、新疆奇台,甘肃张掖和云南腾冲四个地方采访和拍摄——中间还要返回上海完成其他工作。

大家也看出来了,行程的跨度非常大,而工作强度其实也很大:在泉州拍摄的时候,因为拍摄要求不能T恤,我的衬衫一天换两件,39度的烈日下站半小时就浑身湿透;在新疆奇台县的考古现场,除了37度的高温直晒,还尘土飞扬,一双白运动鞋半小时就变成深褐色了(当然,考古队员们更辛苦)……

所以,这届巴黎奥运会,我看得断断续续的,基本都是抽空用手机看,最多晚上在酒店房间里干完活后,抓紧时间看上一两场直播。

今天恰逢巴黎奥运会闭幕。所以就用“关键词”的方式,写一篇随感吧。

(注:这篇最后写了一万多字,都是我在出差旅程的车上颠簸着敲完的



1、开幕式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时候,我正在东非大草原的一个帐篷里。

没有电视,没有转播,打开手机里的咪咕视频,告诉我因为版权问题我无法观看。

所以关于开幕式的点点滴滴,我都是后面几天通过各种短视频拼凑起来的,包括铺天盖地的各种争论。

如今再专门来讨论一下开幕式,既过时,又无必要,所以我只想说自己的一个感受:

如果你认同世界是多元的,那就行了。

巴黎开幕式当然有不少出彩的地方,包括塞纳河上的人脸,包括屋顶上的“刺客信条”(那一刻我觉得汗毛都竖起来了),包括银盔银马的圣女贞德……等等等等,当然也包括弥漫整个过程中的所谓“松弛感”——我挺认同的:除了法国人,估计没人敢这样办开幕式。

但开幕式当然也有很多槽点。倒不仅仅是各种环节上的小差错,而是那种整体的“冒犯”。法国的传统其实就是反传统,而且是特别激进的那种。但问题在于:在一场全球关注的奥运会开幕式,是否一定要如此公然、大面积地对方方面面进行冒犯?

就好比一场脱口秀。脱口秀的内核其实就是“冒犯”,但所有买票入场的观众都是做好心理预期的——我知道你会冒犯。但奥运会开幕式的内核却绝非如此,如果说嘲笑本国历史上的“断头皇后”还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话,那开幕式上有不少环节其实是超出正常边界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一种文化自信,而是一种文化自卑——你觉得只有你才能也应该领人类文明风气之先,但说实话,你现在能拿得出的东西,也就这些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既然法国人有拿出这台开幕式的魄力,就做好了接受批评的准备。

就事论事的赞扬和批评,都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

但很遗憾的是,简中互联网世界的有些评论,自己也超出了正常边界。

有些喜欢这场开幕式的,就话里话外暗示不喜欢的人是文化素养低,不懂艺术,乃至不懂自由和民主——这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有些不喜欢这场开幕式的,就谩骂对方阵营的是“殖人”,“跪久了”,“舔西方文明”,甚至得出“犹太人已经控制了西方世界,谋划让法国人回归田园野蛮人生活”这样的结论——这我觉得更没有必要了。

一场开幕式,觉得好看和觉得不好看,都没问题,想争论一下,也没问题,那就就事论事。结果人家奥运会依旧正常在举办,我们自己却相互攻击同胞了?

就好比一场席,你觉得酱肘子锅包肉做得不错,多吃几口就是了;你觉得西湖醋鱼宫保鸡丁做得不好吃,少动筷子就是了,何必去讽刺乃至谩骂和你口感不同的人?乃至质疑办酒席的人居心叵测谋划已久就是要恶心死全村人?

唉,更别说,这桌席也没让你花钱啊。


2、潘展乐

第一个关键词就写得有点多,接下来省着点写。

潘展乐在这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和成就,就不用多说了。

他那场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赛的惊天逆转,我大概至少看了20遍以上的回放视频吧——各种版本,各种国家解说员的解说。

那天他男子100米自由泳夺冠后,我在的一个群里有人说:

“潘展乐的这枚金牌,堪比博尔特的男子100米了!”

我后来说了我的看法:

从突破的意义上,潘展乐这枚金牌的意义是要超过博尔特的。因为在短跑界,牙买加本身就是“超级强国”,有光辉的历史和良好的氛围,而黑人从生理条件上说也非常适合田径。

但在世界泳坛,尤其是男子泳坛,中国还远远称不上是“强国”,尤其是在男子100米自由泳这个项目上,除了宁泽涛的短暂闪光之外,别说中国人,黄种人也基本是被边缘化的。而潘展乐居然在这个欧美选手近乎“垄断”的项目上以黄种人的身份,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意义其实比博尔特要更大。

不过从长远来看,潘展乐要达到博尔特的成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北京奥运会以后,博尔特包揽北京、伦敦、里约热内卢三届奥运会男子100米、200米、4x100米接力共9块金牌,更是拿到了11枚世锦赛金牌(除了2011年大邱世锦赛男子100米抢跑被取消资格)。而且他9秒58的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以及19秒19的男子200米世界纪录,估计是两项人类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无法触及的“外星人纪录”。

所以,今年20岁的潘展乐尽管达成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还有更多的高峰在等着他攀登。


3、郑钦文

郑钦文的这枚奥运会金牌,同样是原子弹级别的。

事实上,她在进入半决赛对阵世界第一斯瓦泰克之前,已经完成很多人的期待了。但确实出乎意料,这个22岁的湖北女孩真的过关斩将,最终披起了五星红旗。

郑钦文的成绩毋庸置疑,不过在赛场之外,围绕着她的两点讨论,还挺有意思的。

一种声音是说,郑钦文的夺冠是一种革命,说明我国培养运动员的机制即将发生巨大改变。

我觉得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不是太了解竞技体育,也可能不太了解网球这项运动。网球这项运动其实在诸多体育项目中——即便是欧美青睐的人气体育项目中——也是比较特殊的。简单来说,它是适合“个体户”单干模式的。

培养一个像郑钦文这样的选手,简单粗暴地说,其实只要满足两点:第一,选手有过人天赋(包括毅力、勇气等),这是先决条件,没有的话就免谈;第二,家里有足够的预算。

因为网球这项运动在国际上已经有一套相当成熟的商业模式了,从发掘到训练,从培养到包装,从参赛到盈利,如同一条流水线一般,只要你有足够的天赋和毅力——再次强调,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以及有足够的资金预算,请得起顶级的教练和团队,那么是金子就很难不发光。

但要知道,像网球这样“单飞”就能成名的顶级运动,真的是不多的。且不说足球篮球这种团队运动,从青训到俱乐部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培养体系,就说那么多的奥运项目,闭上眼想一想,要像网球那样单干也是不现实的。

况且,成功的第二个条件——资金,听上去相对天赋而言没那么重要,但其实也是横在大多数网球天才少男少女面前的巨大障碍。好在网球这项运动成名后是有巨大商业回报的,可以建立起一个“投资-回报”的商业模型,而诸如举重、跳水、射击、体操等诸多奥运项目,且不说个人很难承担巨大的训练成本,即便成功后,经济回报和商业价值的天花板也肉眼可见,运动员基本无法只凭参加比赛的奖金来养活自己。

而即便是郑钦文,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扶一把”。

由此也引发出第二个问题:郑钦文的家庭培养。

郑钦文夺冠后,一个群里的一位朋友说:

“这下好了,全中国又有多少家庭要倾尽家产,豪赌下一个郑钦文了。”

我倒觉得未必。一个理由是:难道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后,没有激起过一波巨大的浪潮吗?

事实上,郑钦文一家就是受到李娜激励的万千中国家庭之一。只是你看,李娜之后十年,也就出了一个郑钦文。

让孩子走职业网球之路有多难,可能不太了解体育的人是挺难理解的。就以中国女网为例,从袁梦开始,多少曾经怀着憧憬和梦想的女孩和她背后的家庭,倒在了攀登职业球员巅峰的路途上。有人说郑钦文的父亲凭借2000万的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又有多少人能有郑钦文父亲这样的魄力、毅力以及能力?

所以我相信大多数中国家庭家长的脑子还是清楚的:郑钦文很了不起,但不具有普遍的复制意义。如果孩子喜欢,可以让她试试,但如果证明不是这块料,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还是会及时收手的。

当然,不能因为郑钦文的难复制性就否定她成功的意义,事实上,郑钦文的夺冠恰恰给了很多人信心,这种激励绝不仅限于走职业网球之路,而在于面对人生各种困境和桎梏的时候:

不服输,不放弃,一切没有不可能。


4、“饭圈”

有一位朋友曾专门来提醒我,说别评论“饭圈”。

我觉得没什么不能说的。

网上曾流传着一张截图,大致意思是说,曾经家长劝导自己的孩子,别老去追娱乐偶像,要追也去追形象健康的运动员——言下之意,你看,现在你孩子去追运动员,追成这个样子了。

但我觉得还是要实事求是地说一句:极端的所谓“饭圈”粉丝,我相信还是极少数的,对于那些真心喜爱某位运动员的群体,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

但就是那些极少数的极端“饭圈”粉丝,给这项运动乃至运动员本人带来的危害其实是极大的——只是他们自己不会意识到,反而会觉得其他批评的人都是阴谋论(比如收了钱)

有一类观点说:他们花自己的真金白银,万里迢迢去异国给喜欢的运动员加油呐喊,有什么错?

当然没错啊!但这不代表你就可以向别的运动员——还是自己的中国同胞——竖中指,不代表可以肆意的侮辱别人,乃至喝倒彩,更不代表你可以在社交媒体上造黄谣,用尽一切手段去攻击别人。

这难道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吗?这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和底线啊。

更何况,这样的行为也把他们崇拜的运动员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运动员和被你们谩骂的队友如何相处?和被你们攻击的教练员如何相处?是不是要表态?又该如何表态?

所以从这一点说,运动员其实应该自己站出来,从源头上制止这类现象发生——这种情况放任发展,很容易会出现反噬。

“工作上,我不是机器,对训练和比赛有自己的规划安排,请大家不要妄自揣测,更不要攻击教练组。人际上,请大家尊重我的每一位领导、教练、队友,不引战、不参与不合适的讨论。生活上,请大家理解我是一个不希望受到任何关注和打扰的普通人。无论线上线下,再次请求球迷们,不以为我好之名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跟我一起共同抵制任何形式的饭圈化言行。”

这话是樊振东说的。

人间清醒。


5、三大球

奥运会期间,有一类涉及日本的短视频,评论区出现了极其罕见的一致性:只有夸赞和佩服,几乎没有其他声音。

这在简中互联网世界是相当难得的,而这类视频有一个共同性:基本都是和日本男足和男篮在奥运会上的表现有关。

说实话,日本男足国奥队以全奥运年龄班底5比0横扫巴拉圭的那场比赛,我心里真的是有点妒嫉的。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日本足球就像是一面砸也砸不掉的镜子,不管你自己是不是感到羞愧,它总是在那里,照着你。

但毕竟中国足球已经长期不和日本在一个层级了,球迷多少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相比之下,日本男篮在加时赛惜败于东道主法国队的那场比赛,其实带来的震撼更大。

当年井上雄彦决定草草结束《灌篮高手》的时候,有一个重要原因:他觉得他笔下的湘北哪怕画得再强,也终究是要面对一个痛苦的现实——在亚洲,日本男篮根本无法撼动“超级霸主”中国男篮的地位。

既然漫画和现实差距那么大,那画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呢?总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吧?

可惜了啊井上先生,如果你能像高桥阳一画《足球小将》那样厚着脸皮画下去,梦想现在也快实现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男篮对此亦有贡献。

再来看排球。虽然日本女排在这届奥运会小组赛就被淘汰了,但日本男排是晋级八强的。在八进四的比赛中,日本队2比3惜败世界强队意大利队,但看看人家的世界排名:世界第六(开赛前排在世界第二)——相对应的是,曾经的亚洲霸主中国男排,世界排名是第26位,且并没有获得本届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当然,必须要承认的是,在这届奥运会上,日本女排的成绩肯定是不如中国女排的,日本女篮在小组赛上也是三战全败,但日本女足是杀入八强的,最终只是0比1不敌美国女足——而我们曾经的“铿锵玫瑰”,也没有拿到参加巴黎奥运会的资格。

而抛开成绩不论,谁也没办法回避这个事实: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上,日本成为了历史上第二个男女三大球项目全部进入奥运会的国家。

在此之前,只有全世界都公认的体育强国美国,达成了这个成就。

从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开始,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总数就开始超过了昔日的“亚洲体坛霸主”日本,并从此一骑绝尘,每届亚运会都凭借“清场式”的“遥遥领先”,让日本望尘莫及。而在奥运赛场上,日本代表团的金牌数也早就不能对中国构成任何威胁了。

但是,如果把“三大球”的因素进行加权考量,我们说我们是亚洲当之无愧的“第一体育强国”,真的那么有底气吗?


6、变化

在本届巴黎奥运会,很多观众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变化:不少中国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话语体系明显轻松活泼了很多,其中不乏妙语如珠。

由此有不少人感叹:我们的运动队管理方式也在改变,我们的运动员面对媒体不再拘谨沉默,肯说,能说了。

对此,我倒觉得,这和管理方式的变化没太多区别,而是时代在变。

要知道,这次巴黎奥运会,中国00后的运动员已经全面登上了舞台,其中不少更是披金戴银,有了大量面对媒体采访的机会。

前两年新闻传媒界曾流行一句话,大致意思是:

“50后、60后是互联网的难民,70、80后乃至90后是互联网的移民,而0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划分的是否有道理暂且不论,但00后确实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各种新媒体表达方式和社交媒体的话语体系,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的表达方式会和之前的几代运动员不同——哪怕是同在一个大框架的约束下,他们的话语体系也会更活泼,更生动,更率真。

更何况,不要忘记,他们这批00后运动员的教练也在年轻化,越来越多的70后乃至80后、90后踏上了教练岗位,整个变化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也是无法阻挡的。

遥想当年北京奥运会前,我曾在报纸上撰文感叹某运动队采访困难,有时候说来说去全是车轱辘话,运动员不敢说,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后来还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我自己个人甚至被打击报复。

所以现在媒体面对的采访对象,可比我们那时候要幸福多了。那时候,听到刘翔能说一句“亚洲有我!”这种突破常规的话,大家是有多么激动啊……


7、记者

说到面对采访,绕不开“记者”这个问题。

本届奥运会,国内大众普遍有个抱怨:

“这届记者不行,都问的什么问题啊,太业余了!”

怎么说呢,作为采访过三届奥运会的我,还是先想为前同行们说两句——不是辩解,而是站在记者的角度和大家聊聊。

奥运会作为全球最吸引人眼球的体育盛会,背后的新闻大战确实是相当残酷的。而在比赛现场,留给记者采访的时间和机会其实少之又少:比赛结束后,运动员按要求会经过混合采访区(第一轮先接受电视媒体采访,第二轮再接受图文媒体采访),有时候可能你挤都挤不到前排,更别说能喊上一句你想提到问题了。

至于赛后新闻发布会,能提到问题也是有限的,一些深度的问题,运动员也不可能在这样一个公开场合,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你回答到位——更何况,如果你还奢望追求“独家新闻”的话,你一问,所有记者其实也都得到答案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是说有些记者就应该问一些乍一听不知所云或尬得要死的问题,而是我多少能理解前同行的一些心理:时间有限,上来就点个大炮仗,只要给我一句话,我就能当标题扩出一篇文章来,点击量就有了。

所以这就引出背后的两个问题——“总想搞个大新闻”我觉得并没有什么错,关键是你怎么搞。

第一个问题是,我觉得现在很多记者——包括背后供职的单位——还是被“流量思维”给裹挟了。

在这个短视频和碎片化的时代,往往一句“金句”或一个话题,就能引爆10万乃至百万的点击,这可能会让不少记者乃至记者的领导产生一个误解:

我们只要搞点花边和话题就行了,写深度和专业的长文给谁看去?反正受众也只爱看这些,反正KPI考核的也是点击和转发。

但问题是,受众的口味是很“刁钻”的,他们当然不拒绝话题和“金句”,但他们对深度和专业其实也是有要求的——我看不看是我的事,但你不能不写或不拍。更何况,大量强行搭建的所谓“话题”以及一看就是预先设置好的“尬问”,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乃至带来反噬——你当我们傻子呢?

第二个问题是,在互联网的快时代,肯静下心来做功课的记者,可能确实在变少。

我前面说过,奥运赛场,真临到比赛了,你想写出什么深度幕后新闻是非常难的,那怎么办?就只能事先做功课。

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但在我还跑体育的时候,每届奥运会开赛前,先要做详细的报道计划,然后全部门一起进行多轮讨论,一般至少要改四、五遍。

然后,按照计划,我就开始去全国各地出差——至少要去三、四个中国运动队的训练基地做采访和探营,积累采访素材。比如雅典奥运会500米划艇金牌得主杨文军和孟关良,他们的教练是加拿大人马克,在他的办公室,是放着一套《毛泽东选集》的——这种有意思的细节你现场不可能问出来,是我在奥运会开赛前,去千岛湖训练基地,在他的办公室里采访看到的。

也有重点项目的运动队是赛前封闭训练不接受采访的,那就自己千方百计想办法。比如北京奥运会前,我一直想探营“夺金大户”中国举重队,但按规定不能采访,我自己千方百计动用私人关系托人,最终电话采访到了当时的总教练马文广,他在电话里在相关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详细和我介绍了举重队的备战情况,有希望冲金的项目等等,这让我在后来采访时能“有的放矢”,少花很多冤枉精力——这种采访事先不会发表,全都记在我的笔记本里。

我记得每届奥运会开幕前,我的电脑里早就分好了至少十几个文件夹,里面是相关重点项目的各种资料:运动员人物曾经的访谈,对手情况,历届成绩、纪录等等,打印出来带去出差的A4纸资料也至少要有几厘米厚。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想说我当初多么多么专业,在我的印象里,这是我们那时候采访奥运会的体育同行们的基本必备功课,很多人都这样。

而且实事求是地说,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甚至直接可以向AI提问获得答案,我们当年那套“土办法”可能未必跟得上时代了,但我觉得这背后的精神内核还是一样的:做好功课,有备而来,这样才能尽量避免问出让运动员和观众听了脚趾头都能抠出一个三室一厅的“尬问题”。

最后,还有一点必须要说的是:现在除了一些大的主流媒体,其实很多媒体都已经取消“体育部”的独立编制了。有不少媒体也只有奥运会和世界杯这样的大赛会派出记者去采访,而这些记者可能也并非专业体育记者出身,只是临时来“兼项”。

从这个角度说,确实也有些难为他们了。


8、男子110米栏

这纯粹是我个人的一个小感触。

说实话,男子110米栏在田径运动中并不是一个热门项目,但在我采访的三届奥运会上,这个项目却是全中国体育迷最关心的项目之一。

然而从2016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始,国人对男子110米栏项目的关心程度,肉眼可见地直线下降——原因不言自明。

在这届奥运会的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夺命书生”徐卓一以13秒40的成绩预赛小组第一晋级,引发大家的关注。人们总是希望在这条黄种人曾经创造奇迹的赛道上,能出现下一位英雄。

然而,奇迹之所以能称为奇迹,正是因为它很难发生。

在半决赛,徐卓一跑出了13秒48,无缘决赛。

同样是21岁,20年前,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两轮预赛和半决赛,都是以明显放水的姿态冲线的。

成绩分别是:13秒27,13秒26和13秒18。

如今的奥运赛场上,那个12秒91的奥运纪录依旧高高悬挂。

但江湖上,只有传说了。


9、金牌

1990年北京办亚运会,当时北京的许多公交车里挂上了一块小黑板。

小黑板上写着“今日奖牌榜”,记录当日中国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数,每次售票员用粉笔更新数字,车厢里就会迎来一片欢呼声。

这种现象,放到现在肯定是看不到了——别说是亚运会,奥运会也不会这样了。

按照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国内民众大概是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开始对“金牌榜”的兴趣慢慢消退了。毕竟第一名已经拿过了,可以了。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关于“不要总是盯着金牌看”,洋洋洒洒能列举出很多道理,这里无需赘述。

但我想说一点的是:实事求是地说,看奥运,完全不关注金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从运动会角度来说,“更快、更高、更强”,这本身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之一,如果说金牌不重要,那么这个口号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事实上,我们大家感动于运动员“顽强拼搏”,赞美运动员“坚持不懈”,流泪于运动员“燃情时刻”,这些都是基于“争夺金牌”或“争夺奖牌”的基础上,没有对金牌的渴望和追求,这些情感也都将不复存在。

从运动员角度来说,“重在参与”往往只存在于已知自己技不如人或本来就是来积累经验的项目中,对于有望夺金的重点项目来说,四年苦练,金牌不可避免地就是目标——当然,做到赛前别想太多,放平心态,那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残酷的竞技体育而言,“争第一”是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绝大多数运动员付出汗水乃至血水的意义所在。而一个更残酷的问题是,不光是中国,各个国家对金牌运动员的奖励和支持,公众对金牌运动员的赞美和崇拜,就是比银牌和铜牌运动员要高一个档次——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现实就摆在这里。

而从观众角度来说,金牌不仅象征着最高的竞技水平,也象征着国家的荣誉——这在奥运会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舞台之后,就不可避免了。大家都说“银牌同样可贵”,“铜牌也很不容易”,但事实上,除了个别项目和个别运动员之外,公众对银牌、铜牌运动员的记忆力,是远不及对金牌运动员的。

当然,对金牌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只关注金牌,这一点是无需争论的。

闭幕的这一天,央视五套专门制作了一个专题,把所有努力拼搏但没有登上领奖台的中国运动员名单滚动播放,并配了他们的比赛画面,很温暖。

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对没有获得金牌但已经拼尽全力的运动员所表现出的那种宽容、理解、支持和鼓励,已远胜当初。

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也是一种素质的提升,更是奥运会至今仍能体现包容和友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10、碎片化

与金牌关注热度减弱相对应的是,不少人觉得,奥运会的关注度也在下降。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也不难想象: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娱乐手段匮乏的时代,社交媒体、游戏、短视频……各种唾手可得的娱乐手段无时无刻不在争夺每个人每天的24小时,全民端着小板凳守在电视机前全程不拉关注一场奥运比赛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但另一方面,有些感觉可能也未必完全准。

比如根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环球集团(NBC)的估算,全美收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直播的人数,创下了自2012年伦敦奥运后收视率新高。

中国没有类似的统计数据发布,但有一些感知还是有的:

准时准点守在电视屏幕前完整看一场奥运比赛的人无疑是减少了,但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由各种短视频和各类图文了解奥运比赛精彩瞬间和幕后花絮的人,无疑是大大增多了——如果能把这些总时长累计起来,应该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这可能是奥运会面临的另一个转型挑战。

上一个挑战是发现电视转播对奥运会传播带来的巨大助推力(所以在奥运会混合采访区,电视媒体记者是优先于报纸记者获得采访权的),而这一次,奥运会可能要认真考虑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传播渠道所带来的影响了。

然而,自从1896年开始举办的现代奥运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这个。


11、奥运会

巴黎奥运会刚刚闭幕,各项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但我隐隐有一个想法:

这届奥运会,可能会成为现代奥运会史上一个小小的标杆。

这个“标杆”的意义不在于竞技水平或其他方面,而纯粹是从经济上考量的:

这届奥运会,可能是可以盈利的。

尽管巴黎奥运会在组织接待方面被吐了不少槽,被称为“史上最抠门奥运会”纸板床、不提供空调、塞纳河里游泳、大量使用临时搭建场馆……但这些举措恰恰可能是在拯救奥运会的未来。

要知道,当现代奥运会办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其实已经举步维艰了:经历过1976年的“蒙特利尔陷阱”和1980年苏联没有公布但可以推测的天文数字投入,奥运会已经成为了一个“赔本赚吆喝”的典型案例,1984年的奥运会只有洛杉矶一个城市申办——“谁办奥运会谁是傻子”已成为一种公认观点。

还好,天降一个商业奇才尤伯罗斯,把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生生办成了一棵“摇钱树”,自此,奥运会重新又成了一个“香饽饽”——名利双收的事情,谁不办谁是傻子。(参见【7.28】没错!就是他!”承包“了一届奥运会!

然而,在进入2000年后,奥运会又慢慢重新成为了一个吸金的巨大黑洞: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臃肿,承办费用越来越高,民众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

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2024年的这届奥运会当初其实只有两个城市提出申办:巴黎和洛杉矶。为了避免下一届奥运会出现无城市申办的尴尬,国际奥委会其实是安排了一个“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巴黎办2024,洛杉矶办2028。至于2032年的奥运会主办城市布里斯班,也是国际奥委会用推举的方式选出来的,而不是以前竞争式的申办模式。

面对这样的窘境,怎么办?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办法:“开源”和“节流”,让奥运会重新成为一个“香饽饽”。

在“开源”这件事上,在尤伯罗斯开辟的商业模式基础上,奥运会现在已经基本发展到极致了。事实上,各种奥运特许和专项售卖已经让不少普通商家和民众不断抱怨了,而奥组委对于特许赞助商的要价门槛频频抬高,也已经接近极限,并导致赞助商要求更多的商业回报,奥运会正公认变得越来越商业化。

“开源”不行,只能节流。这其实是各届奥运会各国奥组委都在努力做的一件事。但对奥运会日益臃肿的项目开刀,难度非常大——各个单项协会背后的利益盘根错节,错综复杂。那么就只能向“硬成本”开刀——尽量节约举办的各种硬件投入。

这当然会招来不少抱怨乃至批评,但这也是无奈之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有点像企业的裁员——只有把成本控制好了,公司才能继续活下去。

奥运会其实已经开始自救了,但路还很长。


12、怀念

在写这篇的时候,我翻出了上一届东京奥运会时我写的一篇东西。

三年的时间,真的过得很快。

但我觉得我在那篇文章篇末写的那段话,放到现在,依旧可以用。

所以我就做了一些简单的修改,直接贴到这里来了:

“无论你承认与否,已经走过33届的夏季奥运会,危机正在慢慢浮出水面:越来越庞大臃肿的赛制,越来越高昂不堪的成本,越来越无孔不入的商业赞助……

以及,一直想避免但永远不可避免的政治。

所以,当看到奥运会申办城市越变越少的时候,我居然隐隐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真的出现无人申办也挺好的,逼得国际奥委会停下脚步来反思一下。

但当看完一整届奥运会之后,还是真心觉得:赛制可以改,规则可以变,但无论如何,奥运会还是要办下去。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年关于“地球村”的美好理想正在变得支离破碎,“孤立主义”正在全世界各国各地抬头。一些国家开始堂而皇之地对另一些国家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观点和要求,出台一些明显是开历史倒车的政策和举措,而这种风气似乎有蔓延的趋势。

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各个种族和各个肤色的人群之间隔阂明显开始加深了,仇恨开始滋生,“种族主义”甚至也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行其道了。

而在这个时候,奥运会就像是一针缓和剂,一个安全屋,一座隔离岛。

必须承认,每一届奥运会——包括本届——都无法完全摆脱政治的裹挟,以及一些矫枉过正的民族主义的影响,但无论如何,这场目前为止全人类仅有的能体现共同价值的体育盛会,一直在顽强地践行自己肩负的使命:

和平,友谊,进步。

从这一点上说,每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每一个参与奥运会的工作人员,都在尽力。

很希望这届奥运会能够再举办长一些,但这是不可能的;很希望这届奥运会上呈现出的一些美好画面能够延续下去,但这也是不可能的。

但哪怕是昙花一现,哪怕是惊鸿一瞥,至少也给人一种温暖,一丝感动,一份期待。

2024年的夏天终会过去,因为奥运会,我想我会怀念它。


(全文完)

馒头说
来来来,听馒头说一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