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老人”让全球共享中国年
百科
2024-12-05 18:56
北京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带您跟着书本去了解“春节老人”。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是农历新年,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它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那么,春节,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呢?这就不得不说起一个人,他就是被称作“春节老人”的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 。
在四川阆中古城,书本旅行团了解到,由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是中国有完整文字记载和实物数据可考的第一部科学的传世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正式颁布使用《太初历》,以正月(建寅月)为岁首。确定“孟春正月朔日”为一元之始,即春季一月为正月,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正是因为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而有了春节这个节日,后世的人们尊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
在春节文化的发源地阆中,书本旅行团走进大街小巷,感受喜庆的氛围。鼓锤敲击铜锣发出震耳的声响,随着数位身着喜庆服装、手持拐杖、面容慈祥的白须老人一声令下,竹马牛灯、民俗婚嫁、张飞巡城、秀才赶考等民俗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阆中古城区行进。锣声、鼓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素有“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之称的古城阆中,在春节期间迎来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民俗庆祝活动。
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是终而复始、万象更新,象征着团圆、欢乐、久别重逢,以及一年新的开始。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春节,像一根精神和血脉的纽带,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如今,春节已经走出国门。不只是海外华侨华人才过春节,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把春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或者地方性的重要节日。2025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第一次与我们“相遇”。来央视频《跟着书本去旅行》了解“春节老人”落下闳吧!
监 制 | 田 龙 那尔苏 张 磊
主 编 | 刘 铭 管孙杰 蔡 瑛
编 辑 | 宋前进 吴若瑜 李苗青(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