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 | 场景斥力:朋友圈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的机理研究

文摘   科技   2024-10-29 09:41   上海  

图源:小今提示 Ideogram生成



言:朋友圈活跃度下降的内在机理研究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微信朋友圈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分享生活的窗口,也成为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然而,近年来,朋友圈用户活跃度的下降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现象不仅关系到社交平台的健康发展,也对社会交往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已有研究对朋友圈潜水现象进行了探讨,但对于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的行为机理仍缺乏深入理解。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用户行为的简单变化,更是社交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动态性的体现。

电子科技大学李洁老师和南京大学博士生郑玉馨的研究旨在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朋友圈用户活跃度下降的内在机理,以期为社交平台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论文信

李洁,郑玉馨.场景斥力:朋友圈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的机理研究[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77(01):24-39. DOI:10.14086/j.cnki.xwycbpl.2024.01.003.


论文的新颖性
研究视角的创新

该研究不再简单地将朋友圈用户活跃度下降归咎于用户的弃用行为,而是从动态视角出发,深入探究用户信息行为的这种变化。研究者指出,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一视角的转换,为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

理论框架的构建

研究者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包含受众特点、平台特质、社交考虑、风险约束、外部环境、用户认知和情感因素等多个维度的整合性解释模型。这一模型不仅揭示了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还深入探讨了其根本原因——场景斥力的产生与影响。这一理论框架的构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理论贡献

论文提出了“场景斥力”概念,揭示了朋友圈用户难以对交往场景进行认知和定义的根本原因。场景斥力指交往场景对交往主体产生排斥的现象,即交往场景发生混乱,产生一种对外排斥力,使得交往主体难以在交往场景中建立起身份角色,交往主体因为难以自我认知和创建身份,也拒绝进入交往场景,进而出现交往场景和交往主体互相排斥的现象。


论文的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

针对朋友圈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这一现象,研究者选择了质性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式研究。质性研究方法注重深入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机理,适用于对复杂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动态性的研究。

该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材料,并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程序对材料进行整理、比较和归纳,以揭示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的关键因素及形成机理。

扎根理论

这是一种从数据中形成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特别适用于那些对研究现象缺乏深入理解的领域,它允许研究者从收集的原始数据中识别出模式、概念和理论,从而构建对现象的全面理解。在该研究中,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深度访谈收集数据,然后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阶段对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解释。

深度访谈

这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有效方式,它允许研究者深入探讨受访者的个人经历、感受和观点。在该研究中,深度访谈被用来收集关于朋友圈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行为的详细信息。通过半结构化的访谈提纲,研究者能够灵活地探索受访者对于朋友圈使用体验的各个方面,包括他们的社交动机、隐私顾虑、情感变化等。


论文的研究过程

确定研究问题和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对象被界定为那些过去在微信朋友圈中活跃但现在变得不活跃的用户。这些用户被选中是因为他们的经历能够提供对行为转变过程的独特见解。研究者采用了非概率抽样方法,有目的地寻找符合特定条件的访谈对象,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数据收集

研究者进行了半结构化的深度访谈。这些访谈既包括面对面的交流,也包括在线访谈,以适应不同受访者的需求和偏好。访谈内容涉及受访者的个人信息、朋友圈使用习惯、从活跃转向潜水的原因等多个方面。研究者在访谈过程中记录了详细的笔记,并在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资料转写为文字,以便进行后续的编码分析。

编码过程

开放式编码阶段,研究者仔细阅读访谈资料,从原始材料中抽象化出概念,生成56个初始概念,通过比较和归纳,研究者将这些初始概念整合成更广泛的类别,最终整合成14个基本范畴,分别为:平台功能、内容质量、平台文化、受众构成、社交效果、社交成本、隐私安全、形象顾虑、感知价值、认知观念、倦怠情绪、媒介竞争、社会影响和环境变化。

主轴编码阶段进一步分类、比较和整合,提炼出各相关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8个主范畴,分别为:平台特质、受众特点、社交考虑、风险约束、用户认知、情感因素、外部环境和潜水行为。

选择性编码阶段,研究者从主范畴中挖掘统领其他范畴的“核心范畴”,建立起“核心范畴”与各主范畴间的关系,并运用“故事线”描绘行为现象,形成理论框架。

研究的核心范畴是“朋友圈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的影响因素及机理”。

形成机理的阐释

研究发现,受众特点、平台特质、社交考虑、风险约束、外部环境、用户认知和情感因素是导致用户行为转变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用户对朋友圈交往场景的认知和情感态度,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信息行为,最终导致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


论文的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朋友圈作为一个典型的媒介交往场景,其“场景斥力”是用户行为转变的根本原因。受众复杂化和平台过度商业化导致朋友圈场景产生斥力,使得用户难以在朋友圈创建身份,从而消解了用户的身份意义和信息行为意义。在社交考虑、风险约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用户对朋友圈信息行为的价值和必要性认知发生改变,情感变得倦怠,最终导致用户转向潜水。

未来展望

该研究的结论和建议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首先,可以进一步验证“场景斥力”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影响。其次,可以探索如何通过平台设计减轻“场景斥力”,促进用户的积极参与。此外,还可以研究其他社交平台是否存在类似的“场景斥力”,以及如何通过跨平台比较,提出更普遍的社交平台优化策略。

结语

李洁老师与郑玉馨博士的研究通过质性方法深入探讨了微信朋友圈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的行为机理,揭示了“场景斥力”作为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用户活跃度下降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平台特质、受众特点、社交考虑、风险约束、外部环境、用户认知和情感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了用户对朋友圈这一社交场景的认知和情感态度,最终导致用户行为的转变。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场景斥力”的作用机制,并探索其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影响。此外,通过优化平台设计来减轻“场景斥力”,促进用户的积极参与,将是社交平台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他社交平台是否也存在类似现象,以及如何通过跨平台比较提出更普遍的优化策略,将是后续研究值得关注的焦点。

 

 

 

图文收集自网络,非本号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前沿论文解读,请每日关注AI今说~

AI今说
每天发布AI相关资讯,让您了解AI世界的最新发展。同时,周一至周五关注AI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论文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