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债与楚门 作者:债市胖虎
2024年共有80余个区县级主体实现公司债新增,共计发行110余只公司债。11月、12月区县级主体实现新增的债券数量明显增多,目前审核政策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满足335的区县国企开始涌现。
公司债“新增”主体通过募集资金用途筛选得出,已经剔除了部分募集用途披露为偿还有息/到期债务,但实际为偿还到期公司债券的私募债主体。
实现新增的企业类型主要有股权投资企业、园区运营+其他业务、纯产业类、公共事业运营和金控等几大类,与市场的共识一致。实现公司债新增的区县级主体中,大约六成左右为当地政府部门直接持股,大约3-4成是城投平台的产业子公司,其本身就产业属性较强满足新增条件,或者是经集团体系内资产划转重组后满足了335的要求。
一、分布统计
省份分布上,广东、浙江和江苏实现新增的区县国企较多;地级市表现上,嘉兴共有8个区县主体实现新增,位列全国第一,嘉兴县域经济较强,下辖5县(市)均为百强县,2024年仅海宁就有4个主体实现新增。嘉兴8个实现新增的区县主体中有6个主体为首次发行。
县(市)表现上,海宁、邹城、上杭县、桐乡和昆山新增数量位列前五,实现新增的县(市)80%左右为赛迪百强县,百强县经济发达,城投平台转型的产业基础较好。排名前列的百强县或许有较多的业务机会,2024赛迪百强县前20名还有部分县(市)没有实现新增的主体,大家可以关注下是否有业务机会。
根据发行情况来看,区县主体能否实现新增与当地公共预算收入没有明显的关联,例如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左右的迎江区于2024年11月成功实现新增(24依江01)。是否满足335指标是能否新增的重要标准,满足335即表明其产业属性较强,对当地财政的依赖较弱,所以当地公共预算收入大小并不是满足335主体突破新增的限制性条件。
实现新增的区县级主体中首发主体占比超过一半,首发主体中有超过一半的主体总资产小于100亿元,部分主体总资产小于50亿元,如近期发行的24天屹V1和24针织01,主要财务数据如下所示:
二、新增的具体案例
(一)股权投资企业
产业投资是这次打造产业类主体的重要方向,目前市场上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构建产业投资+其他业务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如常见的XXX产业投资XX有限公司;第二类是专职负责基金投资和直接股权投资业务的主体,可能是城投公司的子公司或者由政府部门直接持股,2024年有嘉善县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无锡锡山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安吉县国风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专职负责投资的主体实现公司债“新增”。
专职负责投资的主体其业务模式一般分为基金投资和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形成的资产一般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区别于城投公司基建业务形成的大量资金沉淀,地方负责股权业务的公司资产体量稍小。其投资业务产生的相关收入主要体现为投资收益,故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科目规模也相对较小。
如24嘉金K1,发行人为嘉善县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是嘉善县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债平台)的一级子公司,公司作为嘉善县重要的金融投资平台,是嘉善县产业基金投资和产业招引的核心主体。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6.41亿元,净资产29.12亿元,主要资产为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利润的主要来源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园区运营+其他业务
园区运营业务因其市场化属性,是为数不多的城投转型过程中可以保留下来的业务板块,目前,园区运营+其他业务是目前实现新增的一大方向,2024年有海宁经开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南京软件谷发展有限公司、桐乡市濮院针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庆依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主体实现公司债“新增”。
如24软件01,发行人为南京软件谷发展有限公司, 控股股东为南京雨花国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是软件谷园区的主要运营主体,主要从事软件谷区域内商业及科研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等业务。收入结构如下:
根据公开信息,公司在成立之初,被定位为软件谷园区区域开发主体,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资产和收入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软件谷园区的逐步完善,在出色完成原有使命的基础上,面临着自身产业投资运营布局不足,自身造血能力偏弱的困境。在此背景下,谷发展公司开始进行转型,致力于“科技孵化引导、物业综合服务等多元化经营为辅”的业务开发模式,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收入占比不断降低,目前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以租赁和科研载体销售收入为主。
谷发展公司租赁用房以服务软件谷企业的科研用房、办公楼、人才公寓为主,另外有少量商业体。公司租赁业务分为自持物业及转租物业两种类型。资产构成方面,以投资性房地产、其他应收款和长期股权投资为主,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占比较小。
三、2024年实现公司债新增的区县级主体明细
本次统计的日期为起息日,截至2024年12月25日,区县级指实控人为区县层级。公司债“新增”主体主要通过募集资金用途进行筛选,剔除了部分募集用途为偿还到期债务,但实际为偿还到期公司债券的私募债主体,但可能仍有部分主体未能剔除。若某一主体在统计区间内发行多只新增债券,清单只列示其最新一只发行的债券,具体如下:
阅读提示:统计数据基于wind和公开数据整理,存在统计误差及遗漏风险,仅供参考。
最近半年,在政策引导和各地的努力下,大量的产业化转型/产业类主体开始涌现并实现债券新增,目前审核政策比较稳定,感觉是一个好的窗口期。就市场发行的案例来看,主体层级、资产规模和当地预算收入都不是限制因素,是否满足335和产业类业务的自身造血能力才是关注的重点。
以上为个人见解,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注: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金卓讯的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人生总有错过,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下载金卓讯app,解锁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