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大学创新案例分享:长城物业如何打造学习型组织

企业   2024-04-29 16:48   广东  

引言:什么是真正的创新?企业如何创新转型?混沌大学首部企业创新力白皮书发布,其中长城物业作为案例刊登在书籍内容中,跑赢时代的创新力,长城物业一直在路上



案例背景Case Background

长城物业是物业管理行业的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在近些年地产行业整体遭遇“大变局”的同时,长城物业通过创新服务和创新理念,走出了与众不同的发展轨迹,有很多值得企业借鉴的做法。混沌学园希望通过专家访谈,探索长城物业创新模式背后的“本质认知”,特别是如何通过高效的线上学习,打造学习型组织。

 

受访人:余颂东

长城物业集团人力行政中心总监



访谈大纲 Interview Guide 


Q1:能否请您向广大混沌同学简介一下长城物业的业务,特别是近这两年的业务变化情况?


长城物业于1987年创立,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全业态物业管理服务商。我们和很多知名的物业服务企业相比,很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开发商背景,是独立的物业服务商。同时长城物业也是在全国布局,开展的多业态物业管理服务。除了传统的物业管理业务之外,还有楼宇科技,秩序环境,还有养老板块。虽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增速也会有一定变化,但公司的业绩还是能够稳定增长,多年来一直保持在20%的增速。而站在业主的角度,除了公域服务,也是希望有一些私域的需求,这是公司的第二曲线业务。

 

Q2:我们都知道,包括物业在内的泛地产行业,近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企业说这种情况下就不要创新了,但是长城物业却总是在不断探索新模式,您如何看待企业创新和市场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房地产领域,确实遭遇了重大挑战,相对于传统地产行业,物业行业本身有一定的“反脆弱”能力,决定了收入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也在支持我们进行创新。

 

同时我们也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就像混沌所说的,任何业务都有极限点,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一定要在第一曲线的极限点到来之前,通过创新突破增长瓶颈,开启第二曲线。我们也在学习中理解到,有效的创新不一定是“布局”出来的,而是分形出来的。比如我们的“私域服务领域”就是这样。这些思维也会贯彻在我们的战略规划中,最近三年的主题年都是围绕“创新破局”开展的。去年我们叫聚焦破局,今年是深化破局,明年(2024年)的主题就叫击穿破局,正好和混沌创新思维模型是完全匹配起来的。我们认为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对于一个传统行业的企业更是如此,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Q3:要想进行创新,光有领导的思路肯定是不够的,一定需要中层干部和关键岗位的人才也跟得上。那么您认为人才和组织方面需要有哪些变化?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首先既有人才要转身。创新已经是我们的战略,但原来人的思维很可能并不匹配——哪怕是原来一些很优秀的人才,因此人才也需要转身,能力和意识都需要转变。我们会把这个观念直接的传递给各级干部和关键人才,让他们认识到转变的重要性,主动的进行学习、进行提升,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赋能。

 

第二是在人才来源方面也会变化。我们现在更多关注“经营”领域的创新,所以过去招聘的一些人才,主要都是从物业管理的人群来招聘,而这两年开始,我们会从一些连锁服务型企业来招聘有经验的人才;甚至在招聘的应届生、管培生,都是招聘以有管理知识、经营意识的财经类专业为主。人才来源的变化,也会给原来的组织注入新鲜活力,保证公司的创新人才是丰满的、多样化的。

 

第三就是组织随着业务的需求变化。比如我们当前的客户,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物业服务的需求,其他的需求也希望一起提供,希望我们延伸服务。比如我们和一些超大型企业合作,他们会把食堂交给我们管理;我们和一些高校合作,他们会把宿舍交给我们管理;还有一些企业,他们会把一些智能运营项目交给我们……所以这些需求早就已经不是“物业需求”,而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需求。这就要我们的组织和人才与之匹配,当我们发现这些项目需求是真需求的时候,就会由专门的事业部来进行应对,由独立的机构、独立的人才团队来处理,充分去接纳客户需求。比如院校事业部、IFM事业部,都是这样的成长起来。

 

这样做的内在考虑就是,如果你不把原来的团队“隔离”出来,他们就无法力出一孔,新需求总会受到老业务的束缚。所以就像混沌课程里讲的,贝索斯做第二曲线,一定要独立小机构,All in。考虑到市场环境变化,(正如你们提到的)未来这样延伸下去,在物业行业可能会蕴蓄出一家高市值的创新型企业。

 

Q4: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线上听课”解决不了企业的问题?但是长城物业非常注重线上学习,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在文化方面,我们从董事长开始,就是喜欢学习,既关注传统文化也注重新鲜内容的习得。我们定义自己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说到底,因为我们是相信科学管理的,我们的高层对于管理的理论是非常笃信的,要靠本质的认知、科学的管理来指导实践。



                 

在业务方面,企业要适应对多变的环境,学习是必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我们物业行业来说,2021年《民法典》颁布,物业公司业务开展更是需要有各种依据来支持。所以说我们开展学习,这是业务的刚需。

 

在机制方面,我们是从最初传统的人带人,师傅带徒弟,逐步发展到更加规范化,前瞻化的培训。每个序列之中,都会有待岗的培训,也会有在岗的能力提升培训,以及与社会认证相结合的培训。这方面实际上是线上线下两方面都要有,线上学习知识,线下练能力。

 

在形式方面,过去三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逐步将线下和集训的课程,转成了大量的线上课程。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种形式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是我们的业态决定,长城物业在全国有三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有布局,通过线上培训方式,大大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而在实际费用的角度,性价比也很高。比如我们全公司有300多位领导和中层干部都在学习混沌,一年一共才40万;而一个人出去学习MBA就是40多万,这个性价比还是非常显著的,对于我们降本增效很有价值。

 

Q5:目前线上学习是很多企业的痛点和难点,很多HR也经常为线上学习的活跃度问题而发愁?为什么长城物业的线上学习热情这样高?哪些课程是大家喜欢学习的?

 

如果总结一下,就是我们是有组织的,有周期,长期坚持的线上学习。

 

我们公司是每周都要学习一门课,而且我们每个学员都要写心得。我们现在是用“ORID”的方式来结构化输出,也就是说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触动,与实际工作有哪些结合点?所以课程的内容,和我们的实际工作可以紧密结合起来。此外,我们还会晒优秀心得、优秀作业,我们的每一个小组还有组长进行管理,当然混沌的企业版也支持我们的学习管理。

 

坦白说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很“卷”,不会逼着大家听多少时间,也不会逼着大家非要写够多少字,或者每个人的作业质量一定要高到某个程度。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建立起来后,自然而然大家(特别是领导者)就会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比如我们的几位联席总裁就是亲自带头,他们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分享品质总是名列前茅。

 

有一位领导本人视网膜脱落需要手术,有两周时间没法写心得了,规则上并没有要求,但是他还专门给组长请假并说自己会补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董事长本人有时也会去看大家的作业,他亲自看的课程也很多,也会给我们进行推荐。在我们看来,这也是一个组织同频,降低沟通和管理成本的过程。

 

作为组织者,我们也不是一直都在让大家学习“业务相关”的课程,也会组织学习心理学和美学的课,特别是在国庆、春节的时候,匹配一些快乐轻松解压的课程,让大家觉得学习其实也是很快乐,可以提升自己素质的事情。

 

除了以上方式外,未来我们也要不断迭代,不断进一步和业务需求匹配。比如今年各个专业模块负责人就提出,希望自己决定自己学哪些课程。举个例子,前一两年就像中学,大家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这一两年就像大学开始分专业了。所以我们也打算尝试做一些分科,我们想根据干部职能,业务要求,管理提升方向进行分类。在原来的底层建设的基础上,更加精准的学习;同时我们可能还会进行一些专题的内化,用具体的课题来引导大家的学习,让学习的过程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

 

Q6:为什么长城物业会长期坚持选择混沌的线上课程,有哪些类型的线上课程,有效支持到了您人才和组织的建设?

 

最开始是以创新为主的课程,包括李善友教授的课程把我们吸引进来了。后来我们逐渐发现,混沌的线上课程和其他类型课程的区别,不是大学教授或者培训师在讲,而是企业的创始人、创业型企业的一把手、操盘手或者前沿的大咖在讲。他们的案例更加贴近企业实战,这个也是我们企业特别关注的。

 

如果说大家喜欢的课程,那就很多了。比如李善友老师主讲的《第二曲线》、《一思维》都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有很大启示;我们是服务行业,王海军老师讲的亚朵酒店就让我们很受触动;还有便利蜂、阿那亚让我们看到先进企业的具体打法、实际做法;卫哲老师讲的数字化、陈科老师讲的安踏品牌创新,也让我们开拓了视野;还有混沌领教崔晓明老师将的创新战略商学,非常系统和完整的帮我们理解了战略应该如何落地。



 

当然我们也很喜欢清华大学彭凯平老师的《积极心理学》,吴国盛老师的《美即是真》……这些课程对于员工身心的健康、审美的提升、个人素质的提升都很有价值。

 

Q7:通过系统的学习,公司的员工、文化、组织有哪些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如何支持公司的创新发展,如何保证在这样的一个“地产寒冬”持续增长?

 

第一,我们的员工首先是建立了共同语言。比如第二曲线、破局点、迭代反馈……这些词在今天已经是很多领导的口头语,直接反应了领导的思维。如果不学的话,我们就不知道领导的真实意图。而无论是高层、中层还是基层管理者,学习这些课程都有收获。甚至有些员工,哪怕他不是领导,他也能够很好的理解上级的想法。这使得公司内部的沟通成本大大降低了,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第二,员工的固有思维被打破了。过去有很多管理者是有误区的,比如认为人力资源就是人力的事,但是很多管理者听了《人力资源是CEO的第一工程》这样的课,即使不用提醒,他就能认识到过去的一些问题。有些领导者以前关注事而并不太重视人,现在更加重视人的问题。既有助于打破了部门墙,也改变了我们的固有心智,这就让大家的协同变得更加容易。

 

第三,支持到了我们的业务。通过心智的改变,大家也更容易找到新的思路;也开始更好的接纳观点。之前我们共学的第二曲线、亚朵酒店、便利蜂、阿那亚等相关课程……都给了我们业务创新有了很多启示,少走了很多弯路。

 

 

Q8:在打造学习型组织、提升团队认知、推动传统行业创新发展方面,你还有哪些期待和HR朋友(或企业管理者)分享的本质认知?

 

从动力角度,我们认为,企业人的学习应该是一个自驱的事情,不是要通过考核、绩效去压迫来学习,在这个VUCA时代,自己要跟上时代。使命驱动,而不是利益驱动。不要向小学生一样被动学习,而要向大学生一样,主动学习。与优秀的人同行,会不知不觉走到他的哪个方向。我们也期待和混沌共同成长。



 

从实效角度,对于自己有用,是从一个任务变成主动性的前提。如果我们的学习频次太高,就会影响自己的业务,所以关键是不要太注重输入部分的强化,而是输出环节能够带来的可改变的行动是什么?毕竟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最终的衡量,它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行动的组织,能够产出具体实际成效的组织,否则会沦为高谈阔论的组织。

 

从未来角度,我们也有很多成功的个人,也有很多的组织,未来我们也期待和混沌一起来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创新案,或者是混沌举行一个“创新案例节”,让各个行业都能认知提升;同时我们也期待着能够多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其他混沌同学的企业是怎么做。不仅仅是提高我们的认知,也能够在组织里面有具体的变化。





您的“点赞、在看”也是一份肯定!

长城物业集团
长城物业创立于1987年,市场化运营持续领跑行业,是国内独立第三方专业物业服务机构。笃定走“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之路,以一应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共建美好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