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梦之城——临港新城开发始末(连载3)/ 作者:余杰

旅行   2024-09-08 00:01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临港新城
开发始末
(连载3)

余   杰


规划蓝图

(2002年10月)

上个月20日,上海市人民89政府号文件下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原则同意海港新城(暂名)总体规划的批复》——

一、海港新城规划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其范围为新城北护城河――人民塘随塘河――万书公路――东彭公路――E2道路――规划海岸线围合的区域;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约95平方公里,其范围为新城北护城河――人民塘随塘河――万书公路――五尺沟――沪芦高速公路――物流产业区北一路――物流产业区西一路――E1道路――规划海岸线围合的区域,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43平方公里。到2020年,海港新城实际居住人口约30万。

二、海港新城的城市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建设成与洋山深水港区功能相适应的滨海新城;形成现代化的产业区以及城市功能布局;形成以大型湖泊水面和生态绿地为主体的景观环境布局;形成与现代化滨海新城相匹配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形成以人为本,布局合理、环境洁净、配套齐全、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的城市生活区。

三、有关城市性质、城市总体布局、产业发展、交通、环境景观、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住宅、旅游、市政基础设施、近期建设等规划内容要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实施,并作为各项专业系统规划的依据。

四、与洋山深水港联系的第二跨海通道安排在E1道路以西至E2道路之间的范围内,并经过工程研究论证后,进一步明确其登陆位置。规划E1道路目前定为物流产业区外围道路,E1与E2道路向围合的用地范围要加以控制,作为物流产业区的发展备用地。

五、新城的建筑风貌以《总体规划》有关说明中提出的原则作为基础,通过下阶段研究后再作进一步明确。
六、海港新城规划区以外从大治河边――郊区环线――南汇区界――海岸线围合的地区为海港新城建设敏感区,要严格控制各类建设活动。海岸线外侧的滩涂作为湿地资源,要切实加以保护。
七、《总体规划》是海港新城地区建设、发展和管理的依据,规划区内一切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
八、请指导港城分指挥部根据《总体规划》,做好下列工作:
(一)抓紧编制物流产业区和近期建设区域的详细规划,并结合重要地区、芦潮湖工程及滨湖的环境景观,深化城市设计,以利近期建设项目的实施。
(二)深化、完善各项系统规划,特别是水系规划和物流产业区规划。水系规划要体现以水为主题、水绿交融的新型城市景观,芦潮湖出海水闸建设要考虑到游艇码头设置的可能性;物流产业区规划要注意铁路、内河航运及海关关检等与实际运作的协调平衡。
(三)进行生态技术的应用研究,落实可实施的方案。要研究利用雨水资源、中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的先进工艺,逐步提高水环境质量;积极探索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
港城规划蓝图已经明确。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倾注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心血。其实,有关港城的开发建设,上海市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从1998年起,组织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有关部门进行新城规划的编制工作,先后完成了多轮结构方案,对地域条件、滩涂利用、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生活区和产业区的总体布局、区域综合交通、港桥城三位一体的联动发展以及重大市政设施分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新城规划不断深化准备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构想。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市领导的指示进行了国际方案征集工作。
市规划局随即开展了国际方案征集的前期工作,对新城的性质、规模和功能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化论证;对征集方式、技术文件和基础资料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国际方案征集文件,提出了具体的规划设计要求。同时对国际上富有港口城市规划经验的20多家公司中进行了比选,选择出英、德、意、美、澳、日、荷七个国家的9家境外设计公司参加概念性规划的征集工作。
2001年8月中旬,市规划局对境外9家公司提交的概念性方案组织专家评议,确定了德国GMP、意大利A&P、澳大利亚urbis三家公司参加深化阶段工作。
2002年1月,市规划局对三家公司深化规划最终成果组织专家评议。对三家公司提供方案的特点,专家评议为:
1、德国GMP公司方案
(1)规划理念有新意。结合亚历山大港、汉堡港等建设发展的经验,规划提出以“水中涟漪”为形象特征的“临水居住”规划理念。
(2)布局结构有特点。体现城市“临水、亲水”的原则,规划以直径2.5公里的圆形港湾为核心的环状放射结构,形成一个中心、三个环带、八个城区的布局形态。
(3)道路系统有特色。对外交通,与上海中心城、洋山港以及周边大交通的衔接较好。城市内部交通上,考虑了环形轻轨为主的城市公交和小汽车交通等多种交通组织方式,人车分流,客货分离。
(4)以城市绿地系统为依托,规划湖中绿岛、500米宽的环城公园带以及周边大片的楔形绿地,形成城市与自然融合发展的格局。
(5)以圆形港湾为中心,通过层层递进的周边环形布局和放射形轴线、开敞空间以及标志性建筑的布局,体现出以理性为特征的现代化新城形象。
2、意大利A&P公司方案
(1)借鉴威尼斯等城市经验,结合现有河道,规划水网城市。
(2)沿五尺沟组织城市公共中心主轴线和亲水空间序列,并通过规划2平方公里的泻湖取得滨海空间景观的联系和过渡。
(3)用地布局比较紧凑,居住区与商业等公共设施结合较好。
(4)对水环境的保护、处理等考虑较多。
3、澳大利亚UKY公司方案
(1)借鉴悉尼达令港、墨尔本亚拉河南岸等建设发展的经验,力求形成以“碧海蓝天”为特征的滨海城市形象。
(2)依托滨海岸线,向西发展,与杭州湾北岸产业带有较好的衔接,发展余地比较大;南部滨海滩涂淤积较少,水域较稳定。
(3)突出滨海的特点,布局结构清晰。结合城市公共中心、绿化、广场以及相应的设施,规划城市滨海公园带和滨海风光、景观,设施完善。
(4)强调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规划城市公共绿地、湿地公园和候鸟保护区,体现城市与自然的共融关系。
(5)方案可操作性比较强。
经过专家集中讨论和比选,确定德国GMP公司方案为征集参考主要方案。
2002年6月,市规划局邀请有关部门就新城的《总体规划》深化方案开展专家论证,并将专家论证的意见建议融合到规划中。
要用三年时间初见成效,关键还是规划。规划要不断地深化,要进行科学的论证,既要展现出21世纪的港口园林城市的特征,又要确保基础工程和经济的可行性。建设一座新城,规划执行得好坏,从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命运。我们要把规划变为现实,在滩涂上建起一座新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规划是一门综合科学和系统工程,涵盖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设计、工程、市政和文化建设各个方面。为完成艰巨任务,公司做了大量的科研和专题讨论,着手抓紧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在全面开工建设的初始阶段,鲍铁鸣就强调了在开发建设中要以规划和环境的两把尺寸。以保证港城建设的高标准、前瞻性、独特性和可持续发展。好在此时公司规划部的领头人周湧已经到位。这位当年同济大学的高材生,留学德国的博士,在今年回国以后,谢绝了四家单位的高薪聘请,毅然投身于港城的建设。眼下他正忙着排水、环卫、水利、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规划的编制,近三百多万字的规划报告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形成。公司规划部成为港城建设的“排头兵”,每天,当大家离开公司时,规划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团队力量

(2002年11月)

从我到港城公司工作以来,听到鲍铁鸣强调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团队精神”。
我们从五湖四海汇集在港城这面大旗下,作为一个团队,承担起了开发建设一座新城的重任,需要的是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就是靠着这股力量,我们在东海边开始了创业的征程。
处在第一线的“人工湖围垦工程项目部”是我采访的重点。
风吹、浪打、日晒,使项目部工程经理顾佩弟肤色黝黑。这位从石洞口转战到外高桥,从人工半岛到港城的工程技术人员给我的印象是干练、踏实。从人工湖建设开始,他就全身心扑在工地上。说起这些,顾佩弟露出港城建设者特有的自豪:

(图为施工现场)
“刚开始时,这里没有路。全靠我们两条腿,每天至少要走10公里以上。这哪是一条路啊。有时,我们要穿上高筒套鞋走,有时要穿上下水裤走,有时靠民工的小筏子帮忙摆渡。你别笑,我们几个都请民工背过。因为没有路,下水裤又没穿,有时就差那么几步,就是过不去。怎么办,就请正在施工的农民工兄弟帮忙背上两步就过去了……”。
“今年夏天,条件确实十分艰苦。我们去工地,从一个施工点到另一个施工点,要走十几里路,好几个钟头。过了吃饭时间,早就饿过头了,有时已不想吃饭了,但还得硬着头皮吃,为了下午的工作嘛。我们天天要去检查工程进度与质量,来不得半点马虎。鲍区(鲍铁鸣同志)的要求可高了,高标准、严要求。阿拉王总(港城公司副总经理,王荣信同志)是个细心人,天天盯着进度与质量不放。为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就必须抓紧一点,再抓紧一点。每天我们拿着领导授予的‘尚方宝剑’,天天走,天天亮着嗓门叫,对工程负责啊。因为我们知道港城这项工程的意义、地位,我们真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从上个月25日开始,临港新城大堤建设开工了。这道大堤将使大海与港城相隔。堤外是大海,堤内就是我们的港城。这一堤之隔关系到港城的生命。
港城的大堤全长十公里之多,它是临港新城的永久保护神。建堤的要求是能抵御二百年一遇的浪潮加12级大风。
我查阅了资料得知,南汇面临东海,滚滚长江之水伴着滔滔的东海浪花,裹挟着泥沙奔流到南汇东滩。史料记载,1949年7月24日,第6号台风袭击南汇,正值大潮汛加上大暴雨,南汇多处海堤被冲垮,沿海一线造成特大水灾,飘尸遍地,造成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新中国诞生后,南汇先后筑起了人民塘、胜利塘、七九塘、八五塘、九四塘等多道海堤。七九、八五、九四正好是建设的年份,这些海堤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今天我们又将海堤向大海边推进,在九四塘外6公里处建起一道新的港城大堤。

(图为顾佩弟(右一))在向鲍铁鸣、王荣信汇报工程进度)
顾佩弟陪我一起来到工地。从项目部到施工现场,足足要走7公里。这里根本没有路,到处是丛生芦苇和泥泞不堪的淤泥。我看见建设者们住的简易工棚条件相当艰苦,没有电,没有淡水,唯一有的是一张床。吃饭靠7公里外的“食堂”运过来,全凭肩挑人扛。顾佩弟说,在这一片滩涂上建大堤,时间要求很高,那就是必须抢在退潮后、涨潮前的露滩间隙抢着施工,这种间隙的时间每天都是变化不定的,有的时候是1个多小时,有的时候仅仅40分钟左右。所以我们的战术是八个字:“潮来我退,潮退我进”。
这样,施工人员每天都得出海几次,潮来了后撤,潮退了冲上去,来回在滩涂上跋涉至少要走上20多公里路。有时是深更半夜时,潮退了,施工人员马上起床,穿上厚厚的下水衣裤,未等潮水退尽,趟着齐腰深的海水,随着退去的潮水艰难前行。

(图为港城大堤施工现场)
曾经听陈银祥介绍过,我们这里处于长江杭州湾交汇处,水文气象相当复杂。当地的渔民把这里的情景概括为“浪高、潮急、摇头沙”。什么是摇头沙?就是滩地上的泥沙一会儿淤积,一会儿又被浪潮卷起,你根本无法估计它什么时候会发生。摇头沙一来,留下的是深潭和淤泥。施工时如果陷入泥潭,必须要有人帮着牵拉才得以脱身;而且,这里的浪潮有时会无规则运动。不涨潮的时间段,却会突然涌来一阵大潮;明明刮的是东北风,浪潮却突然会从东南方向袭来。怪不得我看见施工人员走向工地时都相互手牵着手,他们既要筑起大堤,又要与风浪搏斗。
他们就是要在这样的滩涂上要筑起一道屹立于东海之滨守护港城、守护上海的大堤。
回到项目部,碰到项目部管工程的经理李国义。他说,今年的夏天,上海热昏了头,大家都在盼望来一个台风,降降温消消暑,可台风一个也不来。
李国义又说,幸好没来台风,我们人工湖围堤、吹填,这么几千号人,那么多车、船、设备就可以不停地工作。天是热,但工程的进度抓出来了。
但是,台风总要来的,从“威马逊”到“森拉克”,一个接着一个向港城工地奔袭而来。
无需领导通知,当天下班后,项目部人员一个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项目部办公室主任徐瑞基说,这很正常,大家是自愿的。
顾佩弟说,这是项目部的传统。
李国义说,这是我们的责任。
他们告诉我,这一切在项目部已很平常了。不用领导来命令,台风就是命令。工地上的一个电话,一件急事就是命令。而这命令是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春夏秋冬的。

(图为港城大堤施工现场)
台风刮过,大地又恢复了酷热。
酷热的夏天,大堤外的鱼儿可以钻入海水,尽情享受海水的清凉,尽情去享受生命的欢乐。而项目部的同志却不行,他们不能越雷池一步。整个港城大工地上现在还没有一棵树,更没有一丝荫凉,只有火热的太阳在照顾着港城建设者。时长日久紫外线似乎把他们精心雕塑成了一座铜像,用千万年提炼的油彩,把脸染成黝黑色;用千万年锻造的金色火线,在他们脸上刻下了岁月的年轮。
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项目部始终有人坚守。人手不够,工地上的事且杂多,于是大家就定了一条规定:每周三、礼拜天各回家一次。
然而,他们又都违反了“规定”。
采访徐瑞基——
问:每周回家二次?
答:是的。我还算正常,佩弟与国义有时一周都无法回家,他们实在太忙了。有时候要准备回家了,工地上一个电话就把人留下了。
问:家里没意见?
答:有,但习惯了。就说顾佩弟,儿子上初中了,后年要考高中。现在的孩子读书,考高中可是十分关键的事。他儿子服他管,但顾佩弟没时间回家。有一次,他正在开会,手机响了。我听见他对着手机生硬地说:“我在开会!”“啪”地一声就关机了。我猜准是他爱人来的电话。晚上,在宿舍里我劝他:“算了,还不是为了儿子,向夫人道个歉吧!”你猜他怎么说:“我在开会,这么重要的会,又来说儿子读书的事”。经我几番劝说,佩弟还是向夫人道了歉。这种事,我们也习以为常了。很少回家,但家里总有点事的。
问:你儿子呢?
答:明年考大学。不好意思,我没什么管,都是我妻子管的。我没尽到责任啊。
采访顾佩弟——
问:每周无法回家二次?
答:是的,这很正常啊。因为我们的建设速度可以用“超常规”来形容,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够用。
问:想家吗?
答:想什么哟,总还是有空回去的。
问:家里老人怎么办?
答:很少照顾了。这不是我一个人。徐瑞基的父亲前一阵被怀疑得了癌症,家里急得不得了。但这里又走不开啊,他就叫姐姐陪父亲去看病。我看得出,那几天他很焦急。还好,检查结果癌症被排除了,我们也为他松口气。项目部的同志基本上家里都有老人需要照顾。自己却不能照顾,只好让家里人多辛苦了,这些是常有的。
问:有空还是要多照顾一下家里,关心一下儿子的。
答:是啊,儿子要考高中了,关键时期。我也帮他请了家教,拜托老师了。这工地上的事千变万化,你得盯住了。不然要出问题。

(图为在港城大堤上风餐露宿的建设者)
采访李国义——
问:一年来,很少回家?
答:是的。这是工作需要。
问:家里照顾少了?
答:好在爱人蛮支持,很理解。我还好,顾佩弟的困难大。他老丈人生病瘫痪在床,父亲二次开刀,他只好请自己的阿姐去陪。自己天天坚守在工地上。
问:儿子呢?
答:不谈了(流露出内疚的眼神),欠他很多。今年高考,差几分没有进重点大学。
问:太可惜了。
答:儿子……儿子是我心中充满希望的将来,可人工湖也是我心中的希望和将来!……我们都把人工湖当作“希望”和“将来”去呵护……
呵,建设者的父爱,似乎都是那么“言简意赅”?


初战告捷

(2002年12月)

2002年12月9日(农历11月初六),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一大早,鲍铁鸣冒着寒风细雨带领港城分指挥部和港城公司领导班子人员,赶到正在施工的隔堤上。他们此行是专门来向龙湾港集团祝贺:从荷兰租借的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诺西号”正式出沙,以每小时3000立方米的挖泥量向港城围区吹填供沙。
当在场的人们看到第一股沙流从排吸管喷涌而出时,心情都无比激动!
自6月份决定向荷兰租借挖泥船开始,鲍铁鸣就一直关注着挖泥船何时能够来到工,隔三差五就向陈银祥询问一次。
然而,这艘荷兰挖泥船从办理手续到运抵工地前后化了6个月。
从波斯湾的迪拜调船,经印度洋的阿拉伯海,过科伦坡,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再经台湾海峡,海土行程足有1.3万多公里。一路上经受了台风巨浪的考验,终于在2002年12月初抵达港城围垦吹挖作业区。随后一艘“奥利安号”也及时到达了现场。用两艘大型、快速高效的绞吸式挖泥船,投入到5600万立方米吹填土方工程,有了设备上的保障。

2002年快要结束了,临港新城建设开局第一年,真是千头万绪。建设开发一座新城,而且是建在一片潮涨潮落的滩涂上它不绝非一个单体工程那么简单,有关新城的方方面面需要有机地连接。我曾在机床厂工作,感觉建一个城市好比造一台机床,数百个零件,什么时候到位,装在那个部位,一丝一毫不能有差错。我们现在开挖人工湖,筑大堤,围垦,接下来市政基础建设中的道路、桥梁、水、电、气等等。这一个个“零件”缺一不可。用鲍铁鸣的话来说,现在晚上做梦也会出现人工湖、大堤……。
除旧迎新的钟声已经响起,我们初战告捷!
城市的规划在不断地深化。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港城的总体规划后,我们本着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立即委托市城规院继续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邀请上海市政设计院、上海水务规划设计院、上海电力设计院、上海邮电设计院、上海燃气设计院和上海环境工程科学设计研究院分别承担海港新城市政配套专业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请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进行了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到2002年底,各类专业规划的编制和城市风貌设计已基本完成。同时在市计委等有关单位的指导、配合下,开展了港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写;在市房地局的指导下,完成海港新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

(图为港城大堤施工现场)
精心组织工程建设迅速推进。按照建设计划我们先后开始了“人工湖”一期、港城(原来人工半岛)围垦(二期格堤和吹填)、二期圈围造地大堤、施工便道等工程。作为港城核心的人工湖,结合滩涂的圈围工程,已在六月份动工挖土(挖吸吹填)整个人工湖工程需挖土方量约1337万方(湖岸护堤8公里),一期工程为500万方,现已完成450万方和3公里长岸堤的吹填,计划在2003年内完成人工湖工程。
此时,参与开发这座新城的建设者在看到自己努力奋斗的成果后,兴奋之余都在研究讨论一个话题:如何持久,不走弯路。
著名教授吴良镛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在发达国家一度处于一种低潮,如美国早已宣告其新城失败,并认识到英国新城运动并非是解决城市问题的万应道路,种种城市问题未得到缓解。”
在我国的城市开发建设中,新城的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专家早在十几年前就警告过,要避免“千城一面”。
这使我想起了港城建设刚起步时,鲍铁鸣就提出了要紧紧抓住规划和环境两把尺子的重要性。
避免雷同,看我们的临港新城。我们有了世界上用于城市景观人工开挖的最大人工湖,这就是在规划和建设新城的第一步时,就避免“雷同”的关键一步。就上海而言,围着中心城建起了不少新城,但像港城以一个人工湖为核心而建城的特色几乎没有。我们在近十多年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城市面貌正急速地雷同,互相抄袭、模仿、复制的现象很普通。有人戏称“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临港新城规划定下来,独具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划是临港新城的“宪法”,一定要坚持。加上环境这一条,临港新城没有理由不独领风骚!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城市的文化建设,历史积累深厚决定了城市的个性强、品味高,特色鲜明。港城有什么?一个人工湖就足以让这座新城独具特色,围湖而建的城市建筑,乃至这座新城文化的积累是不是个性强、品味高,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发展,这是新城建设的后话,当然,我们现在就要引起重视。关键是在建设新城中要避免雷同!



【待续】


鸣谢:余杰先生赐稿分享!


作者
简介


余杰,男,生于1952年12月25日。现居上海。

1970年4月从上海向东中学(原南洋女子中学)69届初中毕业,到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上山下乡。1979年2月返回上海,进入上海第三机床厂当工人,后在宣传科工作,1986年入党。先后担任企业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厂长等职。2002年参加上海临港新城(现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担任港城集团行政总监、党办主任。2012年底退休后在浦东新区国资系统发挥余热,从事基层党建工作至疫情爆发为止。自2007年起在网络上刊发有关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文章约450万字。


《城市记忆》系列热文


弄堂

有轨电车

小书摊

石库门里客堂间

跳马

荒人滩与曲阜路

垃圾桥

大饼油条

灶头间

过街楼

剃头

照相


【小说】5号里的故事


第一章:上山下乡那年

1、阿贵又要倒霉了

2、蠢蠢欲动的孩子们

3、夭折的“革命”

4、荒人滩的闹剧

5、无事可干的我们

6、吴太太被斗了

7、刘家伯伯的手艺

8、烧书的前夜

9、荒人滩里烧书

10、冷飕飕的冬天

11、坚决不去

12、刘家伯伯死了

13、救命之恩

14、我在,谁敢欺负5号里的人!

15、吴太太唱起了黛玉葬花

16、萱萱要上山下乡了

17、宝哥哥的失态

18、宝哥哥参军去了

19、吴太太疯了

20、挨斗的夏家叔叔

21、伤心的夏家叔叔

22、大宝宝的心思

23、一针见血的二房东爷爷

24、大宝宝和萱萱都去江西插队

25、骚心不死

26、老裁缝

27、捉奸

28、周老师家的一个谜

29、周老师一番话

30、李长根懵了

31、小黑皮的困惑

32、小黑皮失踪了

33、范家奶奶的烦恼

34、我决定去云南

35、上山下乡前夕

36、暗淡的春节

37、从此不是上海人了

38、5号里的孩子们都走了

39、第一个回来的是宝哥哥


第二章:大返城那年

40、千里之外的相遇

41、小狗子立功了

42、小狗子死了

43、他们有了孩子

44、爱情与回家的矛盾

45、盼望调令早点到来

46、刘小妹的调令到了

47、离别的那一天

48、萱萱的噩梦

49、萱萱的心在流泪,流血

50、妈妈,我在天堂里等你

51、5号里的人都哭了

52、吴局长决定再次去江西

53、推心置腹的交谈

54、大宝宝被救了出来

55、好事多磨

56、夏军顶替回来了

57、小裁缝落户5号里

58、大家都在关心小黑皮的下落

59、喜事一件件来到5号里

60、我们要回家

61、较劲

62、奋力的抗争

63、阿勤死了

64、伤心的阿福

65、阿福要报仇

66、愤怒的脚步

67、火星点燃了

68、为阿勤守灵

69、别了,阿勤

70、悲伤的5号里

71、张老师出来了

72、北上的一幕

73、福林的《勒令》

74、慧娟有孩子了

75、我接到了顶替的调令

76、离开云南的那一刻

77、再见了,云南!

78、终于回家了

79、熟悉又陌生的5号里


第三章:动拆迁那年

80、小版纳,你在哪里?

81、借房

82、姑娘找上门来了

83、夏家叔叔的梦

84、夏家遭殃了

85、支内的小狗子父亲

86、小狗子的父亲死了

87、邻里亲情

88、有情有义的邻居们

89、南下深圳

90、灰头土脸的大宝宝

91、从头再来

92、大宝宝的努力和小裁缝的刻苦

93、争气的小裁缝

94、小裁缝当厂长了

95、起死回生

96、被押回来的长根

97、我们去见李长根

98、悔恨交加的李长根

99、不速之客

100、小黑皮留下的话

101、可怜的小黑皮

102、一个家的悲剧

103、宝哥哥的烦恼

104、宝哥哥的不顺

105、宝哥哥离婚了

106、千里寻子

107、小裁缝的苦恼

108、5号里的新住户

109、阿慧的苦楚

110、不争气的女儿

111、精明的大宝宝

112、5号里的钉子户

113、刘小妹的儿子考上了复旦

114、张教授话石库门

115、夏军有了着落

116、这里留下的是记忆

117、再见,5号里


回城以后……——在车间

(上) (中) (下)


梦之城——临港新城开发始末

(1)  (2)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