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小银行会更加艰难

财富   2024-12-09 08:30   湖南  

快一年了,你们有没有想过,有多少中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遭遇过“群体性取款”?

有没有算过,每次遇到这种问题,虽然都是第一时间安抚并解决,但是造成的存款搬家有多少?

这个数字我还真算过,如果一天内能解决,可能搬家个两三亿,如果持续一两个周还有余波,搬家的数字,可能就会有十几个亿。

中小银行承受得住这种事吗?能承受几次?之前遇到过吗?

我知道,很多这种事都是由于地方的非法集资问题,或者银行涉及到了某个案子,以及内部领导被抓,遭到了同业造谣引起的。

但是存款搬家是事实,品牌影响也是事实,很难弥补也是事实。

一个月前,我去一家地方城商行,和领导交谈的时候,我说你们要努力苟活下去,苟活到这个行业出清,苟活到竞争者被淘汰、被收购,虽然你们内卷的姿势很难看,但就算是两败俱伤,你比他们多一口气,你还是赢家。

一个城市的存款可能就那些,优质贷款户可能就那些,别家多一些你家就少一些,你家少一些,就会死的快一些。

前两天,我又去了一家地方银行,我也劝他们领导,“少折腾,少犯错,多做内功,多抚人心”。

所以很多的农商银行、城商行最近最大的动作不是“开门红”,而是“清收风暴”。

地方农商银行,如果一次能收回来几千万,起码几个月的员工工资有了保障,工资有了保障,内部就不会乱,就不会乱搞,当董事长的,当行长的,就能平稳几个月,继而把自己的任期平稳度过。

正所谓“平安去,平安回”。

姿势虽然不好看,但结果好就可以了。

年初有城商行内斗,动静很大,宫斗戏成了连续剧,当时我发文说,内斗没有赢家,最后都会被清算。

果然之后出了“群体性取款”这种事,有的银行当晚就能搞定,有的银行当周都搞不定。为什么?人心散了,有很多人借机看热闹出工不出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内斗的延续。

都什么时候了,还玩内斗,找死,不是这么找的。

中小银行的压力很大,市里,区里,县里有什么安排,搞个赞助啥的,四大国有银行未必听话,但是当地的城商行、农商行一定不敢不听,分管领导的话可以拖着,主要领导的安排一定从快。

但是这种事多了,银行也受不了。

不过话又说话来了,地方银行和地方政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谁有帮助的另一方一定要帮忙,这是一种默契,潜在的默契。

2025年的中小银行一定会更难。

美国那边,加税甚至取消贸易最惠国待遇的打压几近于明牌,俄乌战争的持久战,以及叙利亚的迅速溃败,更是加剧了美国和西方的骄横和不可一世。

以往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外贸和外贸企业,在明年可能迎来实质性的影响。

而银行总是喜欢锦上添花,不太喜欢雪中送炭,很多都是在外贸企业做大做强之后才给予信贷支持,一旦外贸实质性承压,中小银行要注意这些企业的信贷危机。

什么叫实质性承压?前几年还可以把企业搬到东南亚,或者绕道墨西哥这些地方卖到美国和欧洲,但是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国商务部前几天就已经针对这些地区进行了加税。

究竟针对谁,一目了然。

这几天开幕的财经中国2024年会上,王波明说,在经济政策方面,希望明年有更多的刺激政策出炉,但是吴晓求却认为,“2025年的经济,如果像今年这么好,也是不错的。”

所以很多经济学家都说,9月份的牛市,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内的机构都不相信牛市来了,反而散户却很兴奋,坚信牛市来了。

银行是经济的直接受益方,经济的好坏会直接反映到银行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几乎没有护城河的地方中小银行,经不起风险,更经不起风浪。

而且之前几年的发展模式,未来几年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可能会走不通。

例如银行息差率,济宁银行这几年的息差率一直很高,行业内仅次于“小微之王”泰隆银行,就是因为联合网商银行、微众银行、京东数科等平台合作开展的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

但是现在北京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的消费贷利率都降到了3%以下,且有社保、有公积金的人群都可以申请,互联网贷款动辄10%、20%乃至23.5%的利率,究竟是什么人在申请?

资质肯定不如招行的那些客户,未来能有多少违约,不好说。

也就是说,济宁银行这种虽然这几年数据很好看,但是未雨绸缪,也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快车道。

我一直说,中小银行,应该学江浙,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都还不错。

特别是宁波银行,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样本。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中小银行去学习:

高管团队长期稳定,战略清晰,不轻易转变;

内卷,但内卷的不是蝇营狗苟,而是业务和创新;

与时俱进,深刻的理解科技金融对未来的影响和带动,现在宁波银行的抖音直播在行业内较为成熟,未来能带来多少效益,不可限量;

认识自己,明白江浙宁波是中小企业聚集地,与中小企业共存共荣,做大做强做实。

江浙很多银行快速发展维持稳定的根源秘诀,很大方面在于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

例如南京银行的同业债券业务做得很好,台州银行的小微业务做的很好,对公贷款进步很多的是杭州银行。

还有成都银行,这几年搭上了成渝基建大扩张快车道。

短短几句话很简单,但读懂吃透付诸于行动却很难,北方有太多的银行,官僚气息太重,官本位太重。

但很多时候,银行自己也学不会,例如第一条,高管团队的长期稳定,战略的长期稳定,很多地方十年换了四个主官,也换了四个银行董事长,人上面的事,银行做不了主,董事会也做不了主。

在地方工作,路线正确,往往比经营能力更重要。

不过时代会倒逼他们的改革,你们知道2024年有多少家银行关门吗?

240多家,包括了村镇银行、农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2023年,这个数字还是80多家,2025年,这个数字只会更多。

这个行业正在巨变中快速出清,在出清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银行被淘汰,被合并,也会有银行苟过去,渡过严冬,搭上下一次行业发展的快车。

换句话说,这些银行的领导们,咱捞钱,也要先保证自己活着,不是吗。
邓行长
假装在银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