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AlphaGo是第一个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了人工智能。
你知道“AlphaGo”中的“Go”是什么意思吗?“Go”其实是围棋的意思,这是西方世界的普遍叫法。
那么,你是否曾好奇过,为何围棋的英文不是直接沿用其原名“Weiqi”,而是选择了“Go”这个词汇呢?
围棋,这项充满智慧与策略的游戏,其源头可追溯至中国的深厚文化土壤,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中,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谈及围棋的发明者,流传最广的说法莫过于“尧舜造棋”。
“尧造围棋,以教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意思是:尧帝为了教导其子丹朱,便创造了围棋,希望以此游戏来启迪他的智慧。另有说法,舜帝因其子商均资质愚钝,便设计出围棋来作为教育手段,期望通过游戏的方式助其开悟。
实际上,围棋的英译名“Go”是源自日语的称谓。在日语中,围棋被称为「囲碁」或者简化为「碁」,其中「碁」在中文里作为“棋”的异体字,读作“qí”。
而在日语的发音中,它读作「いご」(igo)或者简化的「ご」(go),这就是“Go”这一英译名的由来,在英文环境中,大部分围棋术语也直接采用了日语词汇,例如打吃是atari,定式是joseki,三三是san-san等。
围棋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日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正是日本在围棋领域的积极推广与交流,使得这一古老而智慧的游戏得以跨越国界,为西方世界所熟知和喜爱。
16世纪末,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并细致记录了他的中国生活见闻。其中一篇记述中提到:“中国人热衷于多种棋类游戏,但最为投入者,莫过于那用黑白两色棋子在300余格的空棋盘上演绎的棋局。”
而在1694年,英国东方学家托马斯·海德在其拉丁语著作《东方局戏》中,更为详尽地阐述了围棋的规则与精髓,为欧洲读者展现了中国围棋的深厚底蕴。尽管利玛窦与托马斯的作品让17世纪的欧洲人初步了解了围棋,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未实质性推动围棋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在19世纪,德国的奥斯卡·科歇尔特偶然在日本邂逅了围棋,并受教于日本顶级棋手。他深感围棋的魅力足以与西方盛行的国际象棋相媲美,因此下定决心要将这一游戏介绍给欧洲。
从1880年9月开始,他在德国一家大型杂志的会刊上连载了系列围棋文章,题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围棋游戏》。一年后,该文的单行本《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围棋游戏:国际象棋的竞争对手》在日本横滨出版,这标志着历史上第一本用西方语言(德文)全面介绍围棋的书籍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本书被译成更广泛的英语,使围棋得以传入整个西方世界。由于科歇尔特是在日本首次接触并了解到围棋,他自然而然地沿用了日语中的称呼“go”,使得“go”成为西方语言中围棋的通用称谓。这一机缘巧合不仅丰富了西方文化的内涵,也进一步推动了围棋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普及。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Go”这个翻译更为广泛,但“围棋”这一古老而智慧的游戏,其译名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
如今,世界围棋界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不仅中国和日本,韩国亦在其中崭露头角。上世纪90年代,韩国围棋异军突起,其韩语发音“Budak”亦被音译成英语,进而传播至全球。
而中国围棋自20世纪80年代重新崛起,其势头一度盖过日韩,中、日、韩三国围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棋手倾向于使用“weiqi”这一称呼,经过不懈地推广,已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接纳并认同这一表达,相关的文献专著也逐渐更多地采用“weiqi”这一术语。
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围棋文化的全球传播,也彰显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普及与认可。正如CGTN曾在一篇报道中称
You may not imagine that a simple word –- either weiqi or Go –- could be so much more than a name. It represents cultural power, national pride and world influence.
译:你可能无法想象,“weiqi”或“Go”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代表着文化力量、民族自豪感和世界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名称和术语开始采用拼音翻译,如“饺子”译为“Jiaozi”,“武术”译为“Wushu”,“相声”译为“Xiangsheng”。这一趋势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
小编也期待围棋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让“Weiqi”这个名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项古老而有趣的棋盘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