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生产队记忆(一)

文摘   2024-11-20 19:11   湖北  


时光的车轮倒转,回到那个充满时代印记的七十年代。那是人民公社集体制盛行的时期,“大锅饭”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特征。

我家所在的团堡公社一心大队二生产队,规模不大,十六户人家,二十多个劳动力。队长如同一家之主,精心安排每日出工任务。社员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有时甚至披星戴月赶夜活。工分,这个衡量劳动价值的标尺,决定着每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人口多的家庭,即便全员出动,也常常面临粮食短缺的困境。当时,种田缺乏化学肥料,田间地头的火粪堆是庄稼的主要养分来源,广种薄收是常态。收获的玉米,大部分作为公粮上缴,社员们大多只能分得杂粮充饥。

那个年代,管理极为严格。在“以粮为纲”的大背景下,个人的小生产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倘若谁家门前屋后私自种了些许瓜豆,一旦被发现,便会遭受批判,成为“斗私批修”的对象。生产队的会议上,这样的思想教育与批判屡见不鲜。

出工的劳动力有限,而孩子们却成群结队。像我们屋场就有十一个孩子,上学时没有大人的零食投喂,也无需专人接送。大家结伴而行,路途虽远,却充满乐趣。学校里,我们认真读书,课余便沉浸在下棋、抓子、跳绳、丢包等简单游戏中,欢笑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放学后,也不会闲着,扯猪草、放牛放羊,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分担家务。农忙时节,学校还会组织学生支援农业生产,扯黄豆、撕包谷、割麦子,样样都干。暑假更是投身集体劳动,为家里挣工分,小小的身影在田野间穿梭,成为那个时代独特的风景线。

生活的艰苦无处不在。粮食短缺时,菜饼、草根、黄豆叶都曾成为盘中餐。物质匮乏,火柴仅两分钱一盒,打一斤煤油两角钱,学费一学期两块钱,即便如此低廉,许多家庭也难以负担。衣服总是缝了又补,新三年旧三年,补丁摞补丁。上学路上,打赤脚也并不稀奇。

然而,在这片艰苦的岁月土壤里,却绽放着别样的精神花朵。尽管生活不易,但人们心中有希望,对集体充满信任,对未来怀揣憧憬。孩子们在简单的快乐中成长,学会了坚韧与担当,懂得了珍惜与互助。

回首七十年代,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它教会我们在困境中坚守,在匮乏中创造,在集体的力量中寻找温暖与希望。虽岁月已逝,但那份在艰苦中磨砺出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与传承,成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提醒我们不忘来时路,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布衣哥说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江南布衣



布衣哥说事
布衣哥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