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坛包山犹如一本生动的史书,记录着车辆演变所折射出的时代发展与山村巨变。
追溯到 70 年代初期,坛包山的车辆故事悄然开启。那时的“板板车”,完全依靠纯手工打造,全木质的结构散发着质朴的气息。它是那个年代农田基本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阴坡基建连队,“胶轮车”的出现更是带来了一丝新意。尽管这胶轮车买来时仅有两只滚子,需经木匠精心加工才能成为可用的手推车,且无引机,全靠人力推动,但在搬运石头、推送土方的劳作中,相比单纯依靠人力肩挑背扛,无疑是一种进步。板板车和胶轮车穿梭于田间地头,虽不能完全解放人力,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工时,成为当时坛包山建设的得力助手。
时光流转至 1973 年,手扶拖拉机的登场犹如一声春雷,打破了坛包山传统运输的宁静。那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刻,然而,这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的到来却充满艰辛。由于茶南公路尚未开通,坛包山上也仅有几段小马路,这台手扶拖拉机无法自行行驶上山,只能依靠人力从茶店子出发,途径下梯子岩、庙坪河、八石岩,再到大石板,翻山越岭,众人齐心协力将其抬回。当手扶拖拉机那独特的叫声在坛包山上响起,百姓们的生活迎来了新的曙光。它的出现,基本告别了百姓肩挑背磨的历史,各生产队送公粮不再需要人工背负,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也为坛包山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物资运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坛包山这个小山村也沐浴其中。随着百姓生活逐渐富裕,村里的道路状况不断改善,从原本简易的马路逐渐拓展成了公路。这一变化为车辆的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私人购买东方红拖拉机(因其独特的红色外观被亲切地称为“红脑壳”)和神牛 25 成为新的潮流。这些拖拉机在坛包山的交通运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能够拉煤,还为各类物资的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坛包山的土特产得以顺利运出大山,外面的物资也能便捷地进入山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山村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进入 90 年代,坛包村百姓在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一部分人开始走出山村务工创业,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私人小轿车开始出现在坛包山的道路上。这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升级,更是村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显著标志,意味着坛包山的村民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出行享受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坛包村各行各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养殖业、种植业规模不断扩大,百姓收入逐年攀升,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车辆数量的井喷式增长,摩托车、三轮车、运输车、客运车、私家小轿车等各类车辆在坛包山上穿梭往来。从最初仅有的三台手扶拖拉机,到如今平均每户人家就拥有两台车,车辆的猛增深刻反映出坛包山经济的腾飞。这些车辆不仅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更为山村的产业发展、商贸往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坛包山走向繁荣昌盛的生动写照。
坛包山上车辆的演变,见证了山村从贫困落后到逐步富裕繁荣的艰辛历程,也预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布衣哥说事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江南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