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色字体“布衣哥说事”,再点击“关注”
在历史的长河中,1958 年至 1982 年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时期,承载着一代人的特殊记忆。
那时,我家所在的团堡公社一心大队二生产队,遵循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生产队作为基础独立核算,公社则进行统一管理。在这个小小的生产队里,生活的画卷缓缓展开。
分配方式主要是平时干活记工分,到了年底再依据工分进行分红和分粮。以全队 100 个劳动力,全年总计 30 万工分,各种收入 10000 万元为例,一个工平均仅有 0.33 元。一个家庭若一年挣得 5000 分,折合 500 个工日,收入约为 165 元。然而,分的粮食和其他东西价值一旦超过这个数,便会成为欠款户。在我们团堡公社,一个工日能分红 1 元以上的生产队少之又少,大部分都在 1 元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分钱。对于人口多的家庭来说,辛苦干了一年的活,到年底大多都是欠款户。
我们生产队仅有 11 户人家,却也只有 20 多个劳动力。记工员认真地将社员们出工干的活计详细记在工分本上,这不仅是月结的依据,更是年终分红的重要凭证。每当年底,队里的会计便会收起记工员的账本,仔细统计工分情况,然后张榜公布。记得 71 年腊月 29 的那个晚上,全生产队的社员都聚集在保管室开会。队长一番讲话之后,紧张的时刻来临,会计开始公布每家每户的劳动成果,大家都屏气凝神,张着耳朵仔细听,想知道自己家是缺粮户还是余粮户。结果公布下来,大部分家庭都是欠款户,只有极少数没有孩子负担的家庭发了几十元钱。那时的我还很小,依偎在父亲的怀抱里。看到别人发钱,我天真地问父亲为什么不给我们发。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是脸色有些哽咽。那个春节,我们没有买新衣服,好在队里分了半边猪头,我们就这样度过了一个简单的春节。
这段岁月虽然艰苦,但也让人们学会了坚韧与团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家共同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却依然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如今,回首那段历史,我们更能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也为前辈们的付出与坚持而感动。
布衣哥说事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江南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