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粮票”和“布票”对于年轻人而言,是完全陌生的词汇。它们就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神秘符号,年轻人不仅未曾见过,甚至可能从未听闻。然而,对于经历过 40 至 70 年代的人来说,这两个词承载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见证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60 至 70 年代的十年动荡时期,整个国家经济陷入贫困的泥沼。日常生活所需的油、盐、酱、醋、茶都极度匮乏,粮食和布料的紧张状况更是令人揪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馒头仅需 5 分钱,但同时需要二两粮票。倘若没有粮票,即便出价 1 角钱,也无法买到。脱产干部和职工每月仅能领到 30 斤粮票,一旦丢失,就只能挨饿,旁人爱莫能助,因为粮票在那时就是生存的根本,给了别人自己就得忍饥受饿。
布票同样是限量供应的。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每人一年仅有 3 尺布票。若不够用,只能向他人转借,而且布票当年不用就会过期作废。在合作社买布时,售货员首先要查看布票是否足够。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不识字,如果先把布裁给顾客,而后发现布票不够,售货员是要承担责任的。尽管只需 5 - 7 块钱就能缝制一件灯草尼的褂子,但没有布票,这也只是奢望。如果家庭人口多,布票不够,人们就会相互转借,今年你借我布票,明年我再借给你,以此周济。就这样,粮票和布票一直延续使用到 80 年代初。
改革开放如春风化雨,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攀升,农产品经营和购销体制的改革更是让市场供应日益丰富。随着时代的变迁,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和布票如同过眼云烟,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但它们所承载的艰苦岁月,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见证。它们提醒着我们珍惜当下富足的生活,不忘先辈们曾经历的艰难险阻,在历史长河中,它们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价值。
公众号:布衣哥说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江南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