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以校为家

2024-08-28 23:58   陕西  
今天参加岚皋县教育人才暨名师名校名校长培育座谈会,汉滨初中党委书记徐平在谈到学校管理时指出:“学校要让教师把学校当做家,让教师找到家的感觉,因为学校对教师所有的好,都会传递为老师对学生的好。
深以为然。尽管每名教师都会尽可能把生活和工作做一个切割,但生活的情绪会不同程度带到课堂,工作的状态会不同程度影响生活。

①让学校有爱

领导对教师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帮助,教师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尊严、领导的爱护。

教师对领导多一份尊重,多一份信任,领导就能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教师的期许。

同事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相互之间相处久会更和谐,更愉悦。
我最喜欢我们学校的一点是工作环境比较好: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溜须拍马;或许有一点,但我没感觉到。

我一直认为人纯粹些,就容易满足,容易快乐。

人工作已经很累了,又没有什么大的利益冲突,有必要复杂吗?快乐不好吗?

我待的几个办公室,大家相处得都非常愉快。工作上大家共享备课、课件等教育资源,谁上在前面就把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毫无保留分享给平行班老师,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办法。

生活上大家互相关心,相互帮助,同事之间时不时讲个笑话放松一下,开心一下,遇到有意思的视频也转发在小群里。甚至有教师感觉放假还没有工作日好玩,理由是办公室里欢乐多。

相反,糟糕的环境就让人崩溃。我听一名调入我校的教师说她逃离原学校的原因,是她曾经待的学校工作环境很压抑,总共十几名教师,一名教师抑郁了,一名特岗被迫离开了。

②共同承担责任

一个家庭的爱体现无私的付出中,如果要把学校建成一个大家庭也是如此。

不说工资多少,大家都在拿。拿了工资,就要干活。
你不付出,拈轻怕重,我不付出,挑三拣四,工作谁去做?一所学校的工作有那么多,干活的人只有那么多,你干得多些,我就干得少,你耍滑不干,大家就得多干。
家庭成员间不相互体贴怎么行?你知道我的难处,我懂得你的不易。
最好的状态是大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把工作开展好。
当领导的做好谋划,做好引领,在参与中发现并就解决问题。

当教师的主动工作,教书育人,深耕课堂。

我几年前曾见亲眼见到一名教师因一次教育事件处理不当而躺平:教师因一学生扰乱课堂而批评学生,并罚站到教室后面。

学生心生怨恨,跑到校长处告状,称教师体罚了自己,并扬言要让家长到主管局告状。

校长或许因事务繁忙,或许为了息事宁人,在并没有了解事情经过的情况下,直接让教师给学生道歉。

这名学生后来到班级宣称,X老师不敢再管我了,再管我还要到校长那里去告她,让她吃不了兜着走。

结果,老师受了委屈,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在办公室里哭了一场,从此以后,做了一名佛系老师。

不说这个教育事件中这个学生是问题学生。在这件事中,X老师有没有责任,有,不是不该罚站,而是在罚站后没有进行后续教育,采取教育措施。

校长有没有责任?有。问题出现了就要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最起码要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然后再做出恰当的处理。

处理更多应该集中在教育学生上,在给教师教育学生支招上,而不是简单的了解问题。

③多一些自由

教师算得上知识分子,至少是半个知识分子,且是工作环境单纯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工作大多具有一定创造性。有创造性才能带来更多的成就感。所以知识分子最喜欢啥?自由。

硬性的制度要有。

工作原则要坚持。

但除了针对个别不负责任的老师之外,最好赋予教师更多的自由,少些行政命令,少些装腔作势,少些条条框框,少些指手画脚,少些形式主义。

把思想做通,把目标立准,把路径指明,把服务做到位,然后让教师自主的、自由地去开展工作。

在不确定最优方案的情况下,少折腾、少介入或许就是最好的管理。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如果喜欢,请在文末点个在看。


流淌的岚河
记录读书与生活,精进写作,加速成长,感悟教育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