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学生,看见学生的需求

2024-10-15 23:37   陕西  
在这次培训中,两位老师的讲座涉及到心理学知识,一个是陈虹老师的《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一个是吴海峰老师的《心理学让班级管理更轻松》。
两人讲座的内容丰富,有理论,也能落地,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看见了学生的需求,想方设法把话说到学生心坎里,把事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提高语商,说积极语言

陈老师指出积极语言是一种语言模式,它能够引发个体积极情绪,有利于发现个体优点及潜能,关注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促使个体美德及积极品质的形成,有利于构建积极人际关系,使人生更幸福,使社会更文明。

她引出了语商这个概念,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说的话,达到所期待的目标的水平,行动与自己的期待越接近、越一致,说的话越有效,语商越高。

她举例说明了语商的几个层次:理想,标准、基本、无效、相悖。理想就是超过预期,比如我们考试考了乘法的分配律,学生做错了,如果老师把学生骂一顿,挖苦一番,那只能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与你期望学生好好学习的目标渐行渐远,是相悖的语言;

倘若你在那里叽叽歪歪地把学生批评一通,学生坐那里毫无反应,就起不到什么作用,算是无效语言;

如果你能引导学生把乘法分配律再复习一遍,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但学生并没完全理解运算律,那你的语言就算是中规中矩的基本语言;

如果你能再结合乘法意义,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那就达到了预期目标,算是标准语言;

如果你激励学生复习乘法分配律,学生不仅复习了,弄明白了乘法分配律,顺带着把乘法结合律、交换律一并复习了,那就算是超预期,是理想的语言。

她为我们呈现了积极语言的五种类型:

一种是认知类语言,说这类话要积极期待,相信学生;一种是行动类语言,说这类话的时候要有目标、有方法、学生能完成有安全感;一种是人际类语言,是接纳、充满正能量,让学生体验到爱与归属感;一种是情绪类语言,要让学生愉悦、满足,充满活力;一种是人格类语言,要给学生价值感,宽容学生。

她倡导老师总说“我同意、我相信、有本事等正向肯定的话,多说“好、试试、能坚持等有合理建议,让人看到希望的话,少说“不行、不争气、别解释等制止他人、不相信他人的话;不说“讨厌、笨、很糟糕等批评打击的话;禁说“不要脸、滚出去等恶语。

②抓住心理,轻松做教育

吴老师支招的班级管理有三条:

一是通过赞美培养其自尊。心理原理是每个人都在寻找心理平衡,许多人的问题在于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赞美让其心理失调,从而寻求改变以达到新的平衡,并以皮格马利翁效应来解释这一心理现象。

所谓皮格马利翁效用,就是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形成积极期望时,这种期望会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对方的行为和表现向符合这种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是让学生在承诺中改变。心理原理是谁也不愿意自己言而无信,可以让学生做合适的公开承诺,先小后大,接受监督和奖惩,从而实现小要求大改变。

三是以关系保障,先拉后教。心理原理是中国人是人情社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善于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再适时施加影响。

③满足需求,做有效教育

吴老师给我们科普了大脑决策的优先级顺序是生理安全大于情感事件大于认知事件,指出只有爬虫脑感到安全,哺乳脑产生积极情感体验时,大脑皮层才能产生高效的认知,相反,消极情绪会抑制脑的认知加工。这实际上就体现了马斯诺需要层次学说中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

吴老师所说的通过赞美培养学生自尊,实际上体现了学生被尊重的需要。先拉后教,体现了学生交往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实际上小学生还有活动的需要,我们要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情绪,在学生激动时对其施加影响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当然学生还有认识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能引导好学生的合理需求,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其达到“初级版”的自我实现。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如果喜欢,请在文末点个在看。

流淌的岚河
记录读书与生活,精进写作,加速成长,感悟教育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