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出版中级实务3

文摘   2024-09-01 15:01   广东  
     


下文仅供出版中级学习使用。


第五章 书刊校对

1. 目前我国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责任校对制度、三校一读制度

2.     “三校一读”是:保证书刊编校质量的基本要求、书刊校对次数的下限、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3.     校对工作基本操作8个工序是:初校、二校、三校、誊样、核红、通读、技术整理、对片/对蓝样

4.     责任编辑的工作之一:清稿誊抄

5.     责任校对职责:参与各校次校对、检查校对修改质量、负责技术整理、通读付印样

6.     校对的职责:共同职责是校异同和校是非、初校职责是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校异同的任务,做到灭错率在规定值之内,同时兼顾校是非、责任校对的职责包括参与各校次校对、检查校改质量、负责文字技术整理、通读付印样

7.     誊样:又称“过红”“并样”,一般由责任编辑承担,责任校对复核检查、在某次校样将退排版单位改样前进行、如果校样改动过大而导致版面变动,誊样时就要精心调整版面

8.     初级校对人员包括:三级校对、二级校对

9.     三级校对: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初校、二校工作

10.     二级校对: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校对工作

11.     校对操作模式有:初/二连校模式、二/三连校模式、人机结合校对模式

12.     校样: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通读检查

13.     核红:又称“核对”,是指检查、核对前次或前几次校样上色笔改动之处在后次校样上是否已经改正,并校正其漏改或错改之处的工作。凡改版后输出新校样,都要先核红

14.     核红分为:校次间核红、付印清样核红

15.     校次间核红:是将改版后的校样与前一次或前几次的校样进行核对

16.     付印清样核红:是将付印样(即终校样)改版后输出的付印清样与付印样进行核对

17.     进行付印清样核红流程:专人核对、责任校对(或其他把关的校对人员)复核清点页码、责任编辑审核认定、(如是重要或重大)经复审者/终审者认定

18.     如果编辑/作者审读初校样时作了比较多的修改,经(誊样、改版、输出二校样)后,则适宜采用(二、三连校模式),以充分发现漏改错改之处/检验改版的质量

19.     通读:是“三校一读”的组成部分、是校对过程中的最后一道校次、需脱离原稿审读校样。主要承担校是非的职责。供通读的校样是经过必要的折校、已经消灭了绝大部分异同差错的校样(包括誊样、校次间核红))。如果是改版后输出的新校样,应先核红再通读

20.     通读一般不使用折校法,而使用本校、他校、理校法

21.     校对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

22.     对校法包括:折校、点校、读校

23.     对校法:主要是校异同

24.     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主要是校是非

25.     “外校”:是指出版单位约请外部人员承担部分校对工作。外校人员一般只能承担一校、二校的任务

26.     外校管理措施有:选用合适人才、对社外校对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为外校人员配备必要的工具书、建立原稿与校样管理制度、安排本出版单位高水平的专职校对人员检查/监督外校的工作质量、实行计件付酬和质量量化考核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以人为本/尊重外校人员、与专业校对机构密切合作

27.     校对任务量化管理:又称定额管理,即给校对人员规定校对工作量定额。校对工作量定额以字数为单位。

28.     月定额即每人一个月实际工作日内应当(完成的校对字数)。当月实际完成校对字数与月定额之差,即当月的超额或缺额。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稿,计算校对工作量可有所差别

29.     校对工作量化管理:是保证书刊质量和生产运行的常用管理措施,包括:任务量化管理(又称定额管理,即给校对人员规定校对工作量定额)、质量量化管理(对不同校次规定“灭错率”或遗留差错率)

30.     技术整理简称“整理”,是指主要从(体例格式)方面检查和整理全部书刊校样的工作。责任校对要承担书刊的最后一次技术整理工作

31.     技术整理的作用:弥补版式设计工作的疏漏、改正排版造成的差错、保持多人校对时的体例格式统一

32.     进行技术整理时,要先:检查原稿和校样是否齐全、核对页码是否衔接、文前辅文、文后辅文的编排顺序和页码衔接。然后再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和整理:①核对主要标志文字;②核对目录;③核对书眉;④检查序号;⑤检查呼应内容

33.     采取篇、章、节标题形式的图书,书眉内容一般应符合“双高单低”的规则

34.     技术整理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核对相关文字、检查版面格式、复核校对修改之处、检查页面的下转上接之处

35.     技术整理检查版面格式主要包括:①通观检查校样版面;②检查标题;③检查图片;④检查、整理表格;⑤查看公式;⑥检查引文、注文。

36.     技术整理检查图片主要包括:①图片在版面上的位置。对图文并重的书刊或以图为主的书刊/技术整理时要注意图与文是否紧密配合,是否被分离安排在不同页面上了;②以图片为主的书刊,要注意文字有无遗漏/图的位置是否平齐/图的次序有无错误等;③对不占页码的彩色插页,要注明插在第几面与第几面之间

37.     在技术整理过程中,整理表格主要包括:变换表格格式、表格跨面或接排、制作续表

38.     进行图书校样的技术整理时,校对人员应该确保同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左右位置)等保持一致

39.     利用作者原稿电子文件进行排版,主要有3种方式:纸质原稿随附电子文件发排、电子文件先行排版、电子文件直接发排

40.     由于编排过程相对快捷,电子文件直接发排方式多为报刊出版单位采用

41.     利用造字功能构造相同的汉字,较容易出现两类差错:①原稿书写笔画不清/或写了错字,排版人员未经仔细辨认和查证,造出了根本不是字的错字、②利用计算机所造的字,其形体和编码都存储在专门的造字文件中,并不直接附在稿件的电子文件中

42.     校样或书刊成品中有时会出现不该修改的地方发生了变化,甚至冒出一些奇怪的文字符号。这类差错常常是由计算机系统引起的,主要有:①系统不兼容导致差错,如果与排版单位的软件不完全兼容,有可能引起造字、生僻字和不常用符号发生变异或消失的情况。②感染病毒导致出错

43.     常见的击键错误有:误击相邻键、左右对称键(该用左手击键,却误用右手对称的手指,或反之)、左右手击键顺序颠倒、手指到位却未真击键、击键正确而选错序码、多击键等等

44.     拆字错误是导致计算机文字输入差错的原因之一

45.     常出现转换差错:①因操作失误,在简化字文稿中夹杂了繁体字。②简化字转换成繁体字发生差错

46.     排版人员输入文字差错包括:①误读原稿;②造字差错;③输入编码差错;④击键错误;⑤字母混淆

47.     排版人员排版操作差错包括:①作者原稿带入差错。②排版人员输入文字导致差错;③排版人员排版操作引起差错,包括:a.标题差错;b.字体差错;c.文字中出现多余符号;d.转行不合要求;e.图、表、公式差错;f.其他排版差错,包括漏行、漏段、版面文字重复、转页差错。④改版操作差错,包括:a.邻行错改、邻位错改;b.格式错改。⑤计算机系统引起的差错

48.     计算机校对的特点:速度快、开放性好、适应性强。缺点是存在差错误报和漏报问题

49.     无纸化校对模式相对于纸质原稿校对,具有以下特点:①操作过程无纸化;②校是非上升为主要功能;③通读成为主要校对手段;④技术整理难度增加。现在许多报社采用这种无纸化操作方式,而书刊出版单位较少采用

50.     黑马校对软件在处理普及类书刊稿件时效果比较好;但对专业性较强的书刊,如古籍、科技书刊和某些语法结构复杂的文艺类书刊,校对的效果稍逊

51.     黑马校对软件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可挂接系统提供的专业词库、允许用户自行编写、使用个性化词库

52.     黑马校对软件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中文校对软件,特点有:①识别常见中文语词差错比较有效。②有时也能查出一些不符合汉语语法和语义习惯的词语搭配。③对某些政治性词语差错、领导人姓名与职务的搭配差错等也有一些识别能力,但能发现的这类差错数量和类型仅限于预先在软件中作了专门设置的特定情况,并不具有广泛性。④在识别逻辑差错、数量大小、知识信息、思想观点、政治见解以及体例格式等差错方面,几乎无能为力

53.     常用的用户词库包括:用户库、错词库、敏感词库、重点词监控

54.     校对软件应用性能的提升,包括:用户自行编制词库、用户使用个性化词库、利用成批查找功能

55.     方正审校软件的特色功能:检查书稿的标题、检查科技类书稿中常见的图/表/公式的序号、检查历史纪年及其与公元纪年的对应关系

56.     校对软件报错的特点:①校对软件在识别常见中文语词差错方面比较有效。②校对软件对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用法、量和单位用法、汉语拼音、英文拼写等方面的差错,有一些辨别能力。③校对软件还可以查出一些不符合汉语语法和语义习惯的词语搭配差错。④校对软件对某些政治性词语差错、领导人姓名与职务的搭配差错等也有一些识别能力。⑤校对软件在识别格式差错、逻辑差错和数量大小、知识信息、思想观点、政治见解等差错方面,几乎无能为力。⑥校对软件所依据的知识、规范和所能识别的差错。⑦校对软件不会因疲劳、困倦而发生疏忽的情况

57.     常用校对软件除了可以检查文字/词语的错误外,还能检查:汉语语法和语义习惯的词语搭配、中文词语搭配错误、检查书稿的标题

第六章 书刊印制

58.     书刊印制中常用的计量用语有:印张、令、定量、令重、方、令价、色令等。印张是印刷用纸的计量单位。令是纸张的计量单位

59.     色令是平版印刷中计算印刷工作量的基本计量用语,常用于表示印刷工价。由于印刷机在纸张一面上印刷一次只能印上一种颜色,所以印刷色数就等于印刷次数

60.     色令计算公式为:色令数(双面色数相同)=纸张令数×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61.     在计算印刷用纸量和统计纸张存量时,通常用“令”和“方”这两个计量用语

62.     全张纸幅面的一半(即一张对开纸)两面印刷后为一个印张

63.     全张纸500张为1令,不足1令的尾数按“方”计算,1张全开纸为2方,1张对开纸为1方。即:1令=500张全张纸=1000张对开纸=1000方

64.     多色印刷机虽然表面上看来可以一次印多种颜色,实际上是由多个印刷滚筒各自印刷一次,所以印刷色数仍然等于印刷次数

65.     精装书书壳超出书芯切口的部分称为:飘口

66.     飘口的作用是保护书芯并使书刊外形美观。飘口一般宽3毫米,也可根据书刊幅面大小适当增减

67.     书壳又称“书封壳”,是用纸板和软质封面经加工后制成的硬质封面,一般用于精装书

68.     书背和封四是两个概念。书背在书刊装帧加工中专指书贴配册后需粘连的部分或成书后与其对应的部位;底封又称“底封面”或“封四”,位于书刊的最后面,与面封相对应。底封的大小与面封相同

69.     精装本的装帧加工专业用语,包括中腰、中径、中缝、飘口、堵头布、接面和整面、活套和死套等。其中,中径是指书壳的封二与封三之间的部位,包括中径条和中缝

70.     书芯用纸令数=单册印张数×印数

71.     压痕线是用模具在书刊面封和底封上靠近书脊处压出的线痕,基本上与封二、封三上的黏合剂涂布区域边缘对应平齐。一般用于平装本,其作用是使书刊便于翻阅

72.     一般的书刊印前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原稿检核、图文输入、图文处理、图文输出、打样、印版制作等环节

73.     按照书刊的整体设计将原稿加工制作成印版的工艺过程是:印前制作

74.     扫描图像时分辨率设置太高,会导致:图像占用的存储空间过大,影响图像处理速度

75.     制作印刷设计稿时,为了保证细小文字的印刷效果,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选用宋体或黑体

76.     印刷设计稿在对文字的设计和叠印的处理上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字形过小的文字应避免选择笔画太细的字体,可以采用宋体或黑体、②文字,尤其是细小的文字,应避免使用多色套印、③尽量避免使用细小的反白文字(阴文)、④细小的文字应避免叠印在深色的背景上、⑤细小的文字应避免使用金墨、银墨印刷、⑥当需要在底色上印文字和图片时,应该尽可能采用叠印方式浅色在底色上印深色文字和图片,而不用在底色版上挖空的方式、⑦当书刊印制用纸平滑度不够时,尽量不用高线数,因为过小的网点会“掉在纸坑”中,严重影响图文呈现

77.     在计算机直接制版流程中,拼大版一般由印制单位完成

78.     打样要尽可能做到与印刷的“三个相同”——纸张相同、油墨相同、色序相同

79.     打样的作用之一是能为印刷工序提供标准样张。印刷工序依据样张对材料和机器作调整,以样张为标准进行印刷生产和印刷品质量检验

80.     数字打样不但能够打出纸质样张,而且随着显示器技术、色彩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还可以实现屏幕软打样

81.     原稿审核的要求除稿件齐全外,还对不同类别的稿件有不同的具体要求:①文字稿检核要求,稿面字迹清晰可辨,标题字体、字号符合该书刊的具体要求,图标位置、图注文字指示明确等、②图稿检核要求

82.     组版的顺序应遵循“先底层,后上层;先主体,后零星”的原则。顺序是否规范,会直接影响组版的速度、效率和质量

83.     计算机直接制版的工艺优势主要表现在:①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时间和材料,有利于环保、②采用计算机拼大版工艺,精度高,但必须整版输出、③能输出全开、对开、四开等各种幅面的印版,以满足不同印刷机要求、④解像度高,具有3000~5000像素的输出精度,保证图像印刷时的清晰程度、⑤能形成175~300像素、256阶调的网点,印版上能再现2%~98%的网点、⑥制版速度快、⑦制版时印版能精确定位,保证印版套准要求,达到印刷要求,并能防止因网点的形状、角度问题引起龟纹现象、⑧具有良好的操作性,CTP设备有自动输送、自动曝光、自动显影功能,保证印版制作准确无误

84.     打样是检查印前处理质量并为印刷提供参考的方法,其作用主要有:①打样能够检验图文处理等环节的质量。通过打样,可以检查图文的版式规格是否正确、图文内容是否还有差错,可以观察画面的颜色、层次、清晰度是否达到质量要求、②打样是试验性的仿照印刷,可为编辑、校对提供审校样张、③打样能为印刷工序提供标准样张、④打样能为客户提供最终印刷质量凭证,客户能据以批准付印

85.     较为常见的胶片输出质量问题有两类:①字符有误、②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

86.     字符有误产生原因:排版、组版的计算机与激光照排机的软件或字库不匹配

87.     激光照排机输出图文到胶片上时,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字符出现乱码、图形失真、版面内容不全、版面出现脏迹

88.     数字印刷按成像方式:静电印刷、喷墨印刷、其他成像印刷(磁成像、热成像、离子成像)

89.     计算机直接制版:采用计算机拼大版工艺、不需使用冲洗机和晒版机、通过计算机和印版输出机将页面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印版上

90.     打样:能够检验图文处理等环节的质量、能为编校部门提供审校样张、数字打样可以做到多份样张完全一致

91.     设置扫描分辨率的注意事项:应了解所用扫描仪光学分辨率的大小、应考虑扫描图像的印刷加网数、应考虑图像输出时的缩放倍率、最好将分辨率设置在扫描仪的光学分辨率范围内

92.     书刊印制的阶调调整一般包括(白场/黑场定标、层次调整)两个方面的工作

93.     关于颜色校正及清晰度:主要任务是消除和校正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的色误差、须在层次调整之后、准确程度以显示屏为参考,以颜色的网点配比为依据、在图像扫描输入中要强调清晰度,即进行锐化处理

94.     印刷设计稿的作用:①标明书刊成品尺寸和制版尺寸、②标明图形、图像的状态、③标明图形、文字的颜色、④提供整个版面的图文排式

95.     数字印刷的特点:印刷周期短、实现一张起印、适用于可变数据印刷

96.     按需出版印刷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①按照客户需要的印刷数量进行印刷、②按照客户需要的个性化要求进行印刷制作、③按照客户需要的时间完成印刷、④产品既不会积压,也不会脱销

97.     书刊印刷主要采用:平版印刷工艺

98.     关于书刊印刷方式:书刊印刷一般采用平版印刷机(又称胶印机)、按照一次印刷的面数多少可以分为单面印刷机和双面印刷机、按照输纸方式分为单张纸印刷机和卷筒纸印刷机

99.     绿色印刷基本特征:①减量与适度;②无毒与无害;③无污染与无公害

100.     出版一份彩色风景挂历,适宜采用印刷形式是:单张纸单面多色印刷、商业卷筒纸胶印

101.     平版印刷书刊的质量鉴别包括:阶调、层次、套印准确、网点、相对反差值、颜色、外观等

102.     精装的工艺流程组成部分包括:书心加工、书壳加工、套合加工

103.     组成书壳加工工艺流程环节有:计算规格→开料→涂黏合剂→组壳→包壳→压平→自然干燥→烫印

104.     组成书芯加工工艺流程的主要环节有:折页→粘、套插页→配书帖→订书→半成品检查→压平→涂黏合剂→裁切半成品→扒圆→起脊→涂黏合剂→粘丝带和堵头布→涂黏合剂→粘书背纱布和书脊纸

105.     圆背加工是对书芯的书背进行变形加工,使之呈现一定弧度。圆背又分“有脊”和“无脊”两种类型

106.     常见的封面、环衬类材料有:铜版纸、彩色书皮纸、布纹纸、米卡纸、铸涂纸等

107.     贴背材料有:堵头布、书背布、书背纸、丝带等

108.     常用的书背布是:纱布。经上浆后贴在精装书的书背上,可使之变得硬挺

109.     书刊装订可分成:骑马订装、平装、精装

110.     骑马订装的工艺流程最为简单;平装的工艺流程也比较简单,但是比骑马订装要多几个环节;精装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由书芯加工、书壳加工和套合三大部分组成

111.     书槽:又称“书沟”“沟槽”,是精装本套合加工后在书壳面封和底封上靠近书脊处压出的槽沟。书槽的作用与压痕线相同,但仅用于精装本。压痕线一般用于平装本,其作用是使书刊结实美观,便于翻阅

112.     书刊装帧材料包括:封面、环衬类材料、封壳类材料、贴背类材料、烫印类材料。

113.     制版费用属于书刊印制的固定成本,包括:输入输出费、制版上版费

114.     书刊印制费用是书刊直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制版费用、印刷费用、装订及表面整饰加工费用

115.     输入输出费主要包括以下费用项目:①文字录入排版费;②图片输入费;③图文处理费;④胶片输出费;⑤打样费

116.     书刊的表面整饰加工费用包括:覆膜费、热固化上光(过油)费、局部紫外线固化上光(UV上光)费、烫印费、压痕费

117.     文字录入费:属于输入输出费用

118.     印刷费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色令制计价法、印张制计价法

119.     色令制计价法使用比较普遍,印张制计价法在某些地区使用。无论采用哪种计算方法,传统印刷方式通常都有最低印数的要求

120.     书刊中的一张纸称为“页”,一页的正反面共有两个页码,故一页有两面

121.     书芯制版上版费的计算公式为:书芯制版上版费=单价×单册印张数×印刷面数×印刷色数。对于“单册印张数”不足0.5印张的部分应该按0.5印张计;超过0.5印张不足1印张的部分应该按1印张计

122.     计算印刷费用时,纸令数只要取理论用纸量,不必加上加放率

123.     关于书刊印制中印刷费用的计算:印数越高,单价越低、有的地区计算彩色印刷费用时,以“元/四色对开单面”为单位,按实际情况上下浮动、低定量纸张在45克/平方米及以下的,单价要按一定比例增加

124.     总帖数=正文帖数+封面帖数+其他部件帖数

125.     装订费=单价×总帖数×印数

126.  按幅面大小计算费用的是:覆膜、局部紫外线固化上光费

127.  按专色印刷费来计算的是:热固化上光费

Jade女兰博
热爱读书|旅行|自我成长|佛系读书博主|网文作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