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后首周,A股二级市场欲“牛”又止,股指没涨上去,人气倒是攒得挺足。IPO市场,似乎已显露出多重积极信号。
本周上会审议1过1,无企业撤单;下周科创板、创业板各有1家上会。而9月总共才2家企业上会。
新能源行业IPO回暖:胜业电气北交所过会,其计划公开发行募资1.77亿元,含新能源领域生产线扩建等项目,下周储能企业海博思创又将上会。深主板已过会一年的“钉子户”国货航,终于提交注册,此前公司经历了业绩大幅下滑并因大笔分红遭质疑,最新招股书募资金额被砍近半。
继“并购六条”之后,本周四(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会上对上市公司并购IPO撤否企业提出要求。网传会议纪要值得一看。
上市公司并购IPO撤否企业已是暗流涌动,一云投资统计,至少有15家上市公司宣布了收购IPO撤否或IPO辅导终止企业。来看看它们都是谁?
一云投资|来源
小金|作者
小鱼、小海|编辑
1
2
9 月 24 日证监会发布 “并购重组六条”,明确支持合理的跨行业并购,放开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要求,并支持“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上下游资产且资产不必满足“硬科技”或“三创四新”要求。
在IPO收紧的当下,拟IPO或IPO撤否企业或有更多出路。有业内人士建议优先考虑将IPO撤否企业、小市值A股公司等作为并购重组标的。
据上交所发布,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发证券8家券商参加会议。
近期,关于10月10日上交所座谈会的会议纪要开始在网上流传,且可信度颇高,一云投资总结了部分外界关注要点如下:
①现在是政策红利期:多推案例、鼓励不同尝试,必要时交易所会帮助企业设计方案
当前市场亟需的是并购重组案例,批量的案例,好的案例,规则的细化,在典型案例积累之后再总结完善。当前还是政策红利期,窗口期机会要抓住,包括借壳在内。第一单、首创案例很重要,有些不是很明确的事项,首单做得好,可以推向全市场。有些未必有好效果的做法,首单过了,后面可能就无法照例参考了。
并购六条具体的落地,比如储架式发行,或者其他合理做法,鼓励做各种不同尝试,具体规则会在典型案例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推出。
当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具、政策很多,可以充分用好,并购六条里面还有待明晰的,可以参考已公告案例。如果还有疑问或者没有先例,可以直接到交易所沟通,必要时会帮助企业设计更好的方案。当前需要案例先行,规则的细化、完善,在典型案例积累之后再总结完善。
②审理理念可与IPO不同,黄灯行业亦可并购,但构成借壳的,等同于IPO
并购的审理理念和 IPO 不同,会在交易方案这些方面更尊重市场意见,审核中心也愿意更多参与到方案设计环节,帮助上市公司更好做好并购。
传统行业的产业整合,行业适用面很宽,衣食住行等 IPO 黄灯行业也可以做。但构成借壳的,要等同 IPO,借壳资产要符合 IPO 政策。
③并购撤否企业不限制板块定位,但不得并购财务造假公司
撤否企业并购要看撤否的问题,如因为业绩造假嫌疑,并购也不鼓励。如因为板块定位,并购不限制。同时此次借壳规则没有修订,触及借壳的还是要遵循借壳规则。
④并购估值方法与IPO不同
并购的估值,不会也不能等同 IPO 的估值方法。关注点是按净资产为基准的增值率,轻资产的公司,增值率高,可以采用多种估值方法论证,包括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
第三方产业并购,关键点包括估值在内的交易方案的公允合理,不会因为有
业绩承诺就放松公允性判断,也不会因为没有业绩承诺就影响合理性判断。
⑤科创板公司可并购六大行业之外企业,但要有协同效应,不得导致科创属性改变
科创板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并购,即使并购标的不在科创板 IPO 鼓励的六大行业里,要有协同效应、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并购后科创属性发生变化的,可以推进。
⑥主板并购亏损企业不能影响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对主板上市公司,收购亏损资产,条件是不要影响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要讲清楚并购的目的和逻辑,比如收购的资产是做产业配套、技术支持,没必要盈利,能够强链补链的;对早期创业公司的并购,要讲清楚是有前景的,对上市公司长期发展、持续经营是有利的。
⑦支持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包含沪深及北交所公司
同一控制下吸并案例很多,也继续支持。同时这次也提出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明确态度积极支持。除了简化审核流程,还增加了缩短被吸并方股东锁定的安排。吸并中有构成收购的,按照现行规则披露就好。
上市公司的界定,包括沪深 A 股、B 股上市公司,也包括北交所上市公司,但不包括港股上市公司。
⑧储价式发行从科创板试点
储架式发行,定增融资的,会从科创板先行推出。待规则落地后,科创板公司配套融资也可使用储架式发行制度。
3
一云投资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10月12日,2024年以来,已有1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收购此前未能成功上市的IPO公司股权(含参加IPO辅导企业)。
跨行业收购最为引人瞩目,如双成药业拟收购IPO撤单企业奥拉股份,实现从医药行业向半导体跨界。
同时,行业龙头也纷纷从IPO撤否企业中寻找标的。最新的例子是,光伏龙头通威股份拟收购此前IPO批文过期的润阳新能51%股权。
有媒体报道称:准备布局光伏行业的宁德时代也将出手,收购此前IPO撤单的光伏黑马一道新能。但因价格等原因尚未谈拢,目前这一消息尚未获官方证实。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A股上市公司对于此前IPO失败的公司股权收购大致分三类,①收购IPO撤单或被否上市公司、②收购参加上市辅导但未获受理上市公司、③对分拆上市失败子公司股权回购或参股公司IPO失败后增持。
今年宣布收购IPO终止企业的上市公司一览
今年宣布收购曾IPO辅导企业的上市公司一览
今年宣布收购终止分拆上市子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一览
(注:仅统计今年发布首次并购公告的企业)
从今年发布并购公告的上市公司并购IPO撤否公司的名单中,可见多轮IPO折戟的公司,如永达股份拟收购的江苏金源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10年期间3次冲击IPO未果;万盛股份拟收购的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冲刺科创板撤单后,又转投创业板,依然未能成功IPO。
还有多次启动IPO上市辅导的公司:派沃特2019年、2022年、2023年曾分别接受过国金证券、招商证券、东莞证券的上市辅导工作。
部分上市公司并购拟上市公司耗时较IPO较短,如创力集团收购拟IPO的申传电气51%的股权,4月首次公告,8月即公告收购完成。
但另一方面,相较于单独IPO,目前A股上市公司给出的估值,要低得多。
据媒体报道,最近广电运通并购中数智汇、纳芯微并购昆腾微、思瑞浦并购创芯微等今年以来的6起典型并购案例中,上市公司并购遵循的是与一级市场投资完全不同的估值逻辑。
对于有营收有利润的成熟期项目,上市公司并购基本按照市盈率(P/E)法来估值,按照当年利润估值倍数在15—23倍之间,如果按照未来3年承诺利润,则P/E在10—15倍之间。而对于成长期项目,被收购标的管理层基本都对未来3年利润做了承诺,公司估值是企业未来3年平均净利润的15倍P/E。
相关人士指出:对于部分科技企业,并购退出和IPO退出的收益相差了4—6倍。
下周2家上会
本周1家上会获通过
最新IPO排队3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