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综述】清华大学李翔副教授团队:面向线状柔性物体的机器人操作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摘   2024-09-26 10:00   辽宁  

本文由“机器人ROBOT”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请务必完整转载全文并在文章初始位置插入本公众号名片和链接。


欢迎引用:

于铭瑞,李翔. 面向线状柔性物体的机器人操作研究进展与展望[J]. 机器人, 2024, 46(5): 623-640.(收稿日期:2024-06-12)


识别二维码,访问全文PDF


外审意见选登:

线性柔性物体的操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也是当前机器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该论文面向线状柔性物体的机器人操作研究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梳理和总结,具有极高的价值。



+ 图文导读

       

机器人操作领域在过去数十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现阶段大多数机器人操作研究和应用均面向刚性物体;除刚性物体外,柔性(可变形)物体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操作对象。柔性物体与刚体的本质差异在于其状态除空间6维位姿外,还包括本身复杂的形状变化,这给操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线状柔性物体指形状为1维的柔性(可变形)物体,例如线缆、绳子、弹性棒等。使用机器人对线状柔性体进行自主、智能的灵巧操作具有重大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

1 线状柔性物体操作广泛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
近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李翔副教授团队在《机器人》上发表了题为”面向线状柔性物体的机器人操作研究进展与展望”的综述。本文对面向线状柔性物体的机器人操作研究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梳理和总结。首先,从基础研究角度对线状柔性物体的建模、感知、规划、控制等基础问题进行了概述,并从应用研究角度对打结、布线、插孔等具体任务进行了整理。之后,对近年来面向线状柔性物体的机器人操作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并对有待进一步探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和展望。

图 2 线状柔性体操作研究框架及挑战

线状柔性物体操作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包括机器人操作中的建模、感知、规划、控制4大基础问题,这4部分可构成完整的操作闭环:1) 建立线状柔性体的状态表征和动力学模型;2) 设计可靠的感知技术实时获取线状柔性体的状态;3) 根据具体任务需求、模型和实际状态,规划出可行的操作路径;4) 根据规划结果和实时反馈对机器人运动进行闭环控制,调整线状柔性体的实际形态,将其操作至期望配置以满足任务需求。其中,建模具有机理复杂、非线性强、参数量大等挑战;感知具有多变形、少特征、易遮挡等挑战;规划具有高维度、多约束、存在模型误差等挑战;控制具有欠驱动、大变形、存在模型误差等挑战。

图3 线状柔性体状态感知示例[1]

图4 线状柔性体三维形状控制示例[2]

图5 线状柔性体全局避障操作示例[3]


线状柔性物体操作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指针对特定任务设计定制化方法,代表性任务包括嵌槽、插孔、走线等。其通过分析特定任务的特点,对问题进行简化,结合基础研究中的部分技术,定制操作方法。应用研究往往在满足任务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柔性体所引入的复杂度,追求特定任务的完成效果。当前,研究人员对打结和解结、线缆布线、插孔、皮带安装、线缆分线、线缆分拣等多种应用任务展开了研究,但大多限于实验室场景,难以真正部署至实际生产生活。实际应用中线状柔性体性质多变、操作种类繁多、场景复杂受限,往往难以进行统一建模和描述,给机器人自主操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图6 线状柔性体操作应用研究示例

线状柔性体操作研究展望

近年来,线状柔性体操作研究呈现出从理论到真实操作、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更多引入机器学习等发展趋势。未来,线状柔性体操作的热点研究问题可能包括1)更受限的真实应用操作:在真实应用的狭窄空间中进行操作;2)更动态的操作:超越准静态操作,实现考虑惯性的快速操作;3)更复杂的接触操作:研究接触对柔性体运动的影响,主动利用外部接触对柔性体进行控制;4)更灵巧的手内操作:利用多指灵巧机械手的高自由度对柔性体进行更灵巧复杂的操作。


+ 结论

   

综合上述内容,现有研究从理论模型、操作技术等多个层面对线状柔性体操作开展了大量研究,初步解决了部分问题,但仍需引入很多理想假设和简化,离实际应用仍有一段距离。实现自主、灵巧、智能、可泛化的线状柔性体操作仍需未来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生于铭瑞为论文第一作者,清华大学李翔副教授为论文通信作者。李翔副教授团队近年来在线状柔性物体操作领域开展了深度研究,产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1-7]

本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科技创新2030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课题的支持。

相关文献:


[1] K. Lv,M. Yu, Y. Pu, and X. Li, “Learning to Estimate 3-D states of Deformable Linear Objects from Single-Frame Occluded Point Clouds”, 202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23.

[2] M. Yu, K. Lv, H. Zhong, S. Song, and X. Li, “Global Model Learning for Large Deformation Control of Elastic Deformable Linear Objects: An Efficient and Adaptive Approach,”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2023.

[3] M. Yu, K. Lv, C. Wang, Y. Jiang, M. Tomizuka, and X. Li, “Generalizable whole-body global manipulation of deformable linear objects by dual-arm robot in 3-D constrained environment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 2024. 

[4] M. Yu, B. Liang, X. Zhang, X. Zhu, L. Sun, C. Wang, X. Li, M. Tomizuka, “In-Hand Following of Deformable Linear Objects Using Dexterous Fingers With Tactile Sensing”, 2024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2024. 

[5] M. Yu, K. Lv, C. Wang, M. Tomizuka, and X. Li, “A Coarse-to-Fine Framework for Dual-Arm Manipulation of Deformable Linear Objects with Whole-Body Obstacle Avoidance”, 202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23.

[6] M. Yu, H. Zhong, and X. Li, “Shape Control of Deformable Linear Objects with Offline and Online Learning of Local Linear Deformation Models,” 202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2022.

[7] H. Zhong, Z. Xu, G. Ma,M. Yu, and X. Li, “Regressor-Based Model Adaptation for Shaping Deformable Linear Objects with Force Control,” 2023 IEEE Inter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 (ROBIO), 2023.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 :

电话:024-23970050

 E-mail:jqr@sia.cn

网址:https://robot.sia.cn

 
欢迎关注《机器人》视频号

机器人ROBOT
《机器人》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共同主办的科技类核心期刊,主要报道中国在机器人学及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的、有重要意义的学术进展及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