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颖 | 放歌的少年
文摘
2024-11-08 19:57
江苏
本文发表于2017年02月16日江都日报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夜似乎总不那么宁静。晚饭时刻,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熟悉的歌声便逐渐渗入了全家人的谈话,成了绝好的背景。这歌声似近似远,飘忽不定。原本只在晚上唱,后来大有向白天发展的趋势。真不知何时小区来了个音乐发烧友,但似乎又不是。十字路口的交界处,早已围满了人。就这样站在马路边,面前的展示品铺得很长,带着自备的话筒、喇叭、灯光,日日献唱。对,就是那个小伙子。他自称是学音乐的,音乐老师得了癌症,缺钱,他是来募捐的,而那铺在地上的,是老师教书育人的生活照以及补充的文字。匆匆赶路的夜行人,不禁放慢了步子,有的斜着眼一瞥,走了;也有好奇心丰富的,停下来,驻足观看;如果同情心再丰富些,便会扔下一些钱。围观的还有些是晚上出来走动的居民,原本就闲着,这下可有了谈资。我零星地听到一些谈话,有的说这孩子难得,为了老师来筹钱,应了一句老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有的说不见得,骗钱的吧;又有的说既然是老师,学校怎么也不管? 一个原本蹲下了在昏暗的灯光下仔细研究文字图片的人,站起来似乎是汇报研究结果:“你们不知道,哪是什么正规学校的老师啊?开了家乐器店,顺便教了一帮学生。”一阵“哦”声长起,人群对那位“老师”的尊敬似乎少了几分,之后就散了。那少年见再也吸引不到什么人,黯然地整理东西,踩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走了。之后我又见过那少年几次,时间长了,他的那些展示品便吸引不到人。有一次我也想给他一些钱,因为我感觉他不可能是个骗子。但瞬间又打消了念头,我的这点施舍杯水车薪,微乎其微。也许他会遇到一个好心人,赞助一笔医药费——但那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说实话,对他的做法我也些许不敢苟同。是他天真,还是我现实?再后来,他还是来,依旧是楼下放歌。没有看到他的其他同学,他依旧是单枪匹马地来。依他的说法,那些同学也在竭尽全力。或许他们就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没于夜色中,同样在唱,同样有一群围观者……再后来,有一回,我听到他在唱《假如还有明天》。这首歌听起来总让人心潮涌动,让我完全相信他是用心在唱。之后,又见到那展示品里多了封音乐老师的亲笔信,其中的“我想活”三个字格外扎眼,简单、明了,充满了对生的渴望……总之,我是完全相信了它的真实。你或许会问,再后来呢?少年走了,楼下不再放歌,夜终归于宁静……(指导老师:张广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