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夜校 | 江西萍乡:立足“三个聚焦”解锁青年夜校新“夜”态

文摘   2024-12-24 20:36   北京  


作者:团萍乡市委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4年第23期

2024年以来,团萍乡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打造青年夜校项目,立足本土红色资源,不断擦亮“红”的底色,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萍乡特色的青年夜校发展新路子。截至目前,青年夜校已开设课程40余门,覆盖青年3000余人次,青年夜校已成为萍乡青年解锁夜生活的新特色、新风尚、新潮流。

聚焦政治引领

让红色基因植入青年心田


萍乡青年夜校,红是底色。团萍乡市委创新方式将青年夜校与红色资源双向融合,让青年晚上休闲学习的“小切口”发挥青年政治引领的“大能量”,有效擦亮夜校“红”的底色,激发青年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将创新课程设在青年夜校。突出“红”的底色和“潮”的特色,创新开设非遗传承、文化艺术、技能提升、生活解压等四大类课程40余门,开展红色作品展、红色情景剧、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130余场次。精心挑选革命人物形象、剧本、电影融合到青年喜欢的诗歌、音乐、书法等夜校课程当中,提升青年文化技能,筑牢青年思想根基。

将榜样典型纳入教师队伍。积极整合各方力量,从专家学者教授、知名社会机构、非遗传承人、青年讲师团等群体中遴选教师,推行“合伙人”聘任制度,设置准入门槛,选聘40余名教师充实夜校师资库,有效保障教学品质。依托“五四奖章评选”“乡村好青年选培”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充实师资库人才。

将夜校课堂带进红色旧址。带领青年学员走出教室,走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将课堂开在红色教育基地上,让学员深刻感受到这片红色热土上红色基因的磅礴力量。共开展红色主题活动20余场,覆盖了2600余人次。

聚焦青年发展

为青年需求赋予城市温度

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充分整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训机构、青年社团、城市社区等主体的人员、技术、场地等优势资源,打造“店小二”式夜校服务品牌。

以青年需求搭建服务体系。坚持青年主体地位,通过线上线下了解不同领域青年的思想动态和课程偏好,在学习时间安排上,充分考虑青年生活规律,课程设置在工作日晚间和周末,让青年便于参与、乐于参与。探索推出“点单式”“定制化”课程新模式,精准对接和满足青年多元需求。

以青年需求优化队伍建设。根据青年多样化需求确定13家合作机构,专业老师40余人,可提供特色课程20余门,不断延伸青年夜校社会面触角。同时,以学员获得感、教师满意度、课程参与数为量化指标对教师实行评级选聘,对学员进行评优鼓励,让青年夜校成为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的青年服务阵地。

以青年需求扩展场地建设。有效盘活阵地资源,以市青少年宫为核心,青年之家、各类实践教育基地、工作室和优质培训机构为补充,构建青年夜校阵地体系,探索“青年夜校”+“技能提升”“文化交流”“才艺拓展”等模式,目前共设立青年夜校教学点17个、实践体验点20个,竭力为青年提供便利环境。

聚焦公益属性

让青年夜校又“红”又“火”

统筹用好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探索“青年出一点、团委筹一点、机构让一点”的经费募集方式,切实为青年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学习平台。

突出公益属性。积极主动为夜校学员开设基础性、多样性公益系列课程,目前已举办22期公益活动,有效扩大了青年夜校的受众面,在社会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并收到了良好反响,切实激励广大青年加入自我提升的行列中来。

创新运营管理。争取社会机构支持,降低开课成本,有效设立收费课程项目,以成本性收费价格进行推动,既满足青年低成本学习需求,又为课程讲师提供有效保障,确保青年夜校课程质量,有效实现夜校开设的常态化。

建立长效机制。以青年夜校为抓手,引导学员组建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的团属青年社群30余个,吸引青年2000余人,不断扩大青年朋友圈。建立青年社群长效跟踪指导机制,持续延伸共青团组织在社会青年群体中的工作触手和组织覆盖。

 ✦

最受读者关注的文章

(2024年第51周)

习近平主席寄望澳门青年成长成才 ➠
封面故事|山东共青团:“青年优居计划” 为青春寻一处安身之所 ➠
以青年之语解青年之问 ➠
基层吹哨 青年报到 ➠
2024赣州马拉松:“小橙子”们的闪耀时刻 ➠
集聚“青春力量” 赋能基层治理 ➠
打造“青春 奔跑 吃苦 担当”四维工作体系 构建河南农大共青团思政育人新格局 ➠
为一堂“青马”金课,赴一次圣地延安 ➠
中建二局西南公司:凝聚青年力量,击鼓催征启新程 ➠

编   辑  |  黄佳文 厦门大学

校   对  |  郑迪方 张希哲

统   筹  |  胡同洲

审   定  |  杨振宇

中国共青团杂志
指导工作的载体,交流经验的平台,理论研究的阵地,干部成长的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