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2.0 时代:行业能否搭乘新风口,再度腾飞?

文摘   2024-11-07 22:25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短剧行业自2013年起逐渐萌芽,经历了萌芽期、政策推动与发展期,现已进入成熟与精品化阶段,整个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内容创新、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到今天的微短剧行业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接下来的整个行业又会怎样发展?接下来我们透过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2024“微力四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来看一看微短剧行业的2.0时代究竟是何模样?
01·

2.0版本下的短剧:界限分明,全面发展

在微短剧行业2.0时代,短剧类型的划分从备案方式、商业模式和发行逻辑三个维度展现出其多样化的特征,推动了行业的精品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从备案方式来看,微短剧被明确区分为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其他微短剧。重点微短剧通常具有较高的总投资额,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招商主推或在网站首页首屏、专题版块中推荐播出的作品。这类短剧的制作精良,内容优质,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和关注。而普通微短剧和其他微短剧则在投资额度、推荐力度和备案流程上存在差异,其中其他微短剧的投资额较低,且非重点推荐,其备案和管理职责由播出或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
在商业模式上,微短剧主要分为付费剧免费剧混合模式剧。付费剧需要通过付费点播或会员订阅方式观看全部内容,高度依赖商业化投流吸引用户。免费剧则允许用户免费观看或通过看广告解锁方式观看全部内容,主要依靠广告或品牌定制进行盈利。随着市场的发展,混合模式剧逐渐兴起,它结合了付费和免费两种模式,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付费或看广告解锁剧集,这一模式能够更灵活地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化。

从发行逻辑来看,微短剧又可分为投流微短剧端原生微短剧会员微短剧投流微短剧以竖屏为主,单集平均时长较短,总集数较多,多在头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账号播出,以涨粉为目标。端原生微短剧则以横屏为主,单集平均时长较长,总集数较少,多在小程序或独立App上播出,多采用混合模式或付费模式。会员微短剧则主要在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等综合视频平台播出,以IAP或IAAP模式为主,主要依赖用户付费盈利。
微短剧行业2.0时代在备案方式、商业模式和发行逻辑三个维度上均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些特征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视听体验。
02·

短剧2.0时代已来:热度之下步入正轨的同时多面开花

热度:微短剧企业数量激增,行业热度攀升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微短剧相关企业数量已达8.33万家,这一数字彰显了微短剧行业的巨大热度和蓬勃发展态势。众多广电媒体、老牌影视公司、明星工作室以及餐饮、快销品大品牌纷纷入局,通过微短剧扩大品牌曝光,开拓新市场。知名快餐品牌太二酸菜鱼就通过与微短剧合作,成功将其产品融入剧情,实现了品牌与内容的双赢。

合规:政府护航高质量发展,“精品化”成共识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微短剧的监管从专项治理转为常态化,推出了一系列创作计划,如“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等,引导微短剧在跨界赋能中寻找好创意、新商机。同时,行业协会和从业机构也积极响应,共同营造健康有益的创作环境和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这种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的态势,推动了微短剧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优质:微短剧制作成本攀升,制作日趋精良
微短剧的制作成本经历了显著增长,从最初的1万-2万元起步,到2023年已升至20万-30万元,高配甚至高达150万元。2024年,S级微短剧的平均制作成本更是达到了300万元。以腾讯视频推出的《大王别慌张》为例,该剧基于对热门综艺IP的深度挖掘,制作精良,自开播以来取得了亮眼成绩。这种高投入、高质量的制作模式,已成为微短剧行业的新常态。
渗透:微短剧成为日常生活的“精神加餐”
据统计,有65.78%的用户曾经重复观看同一部微短剧,超三成用户每天都看,近四成用户每周看好几次。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如腾讯推荐的《师傅》,在播出期间在省级卫视晚间黄金时段全网排名第一,展现了微短剧强大的吸引力和用户粘性。

价值:微短剧商业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发展
随着投流微短剧利润下降和内容制作成本提升,微短剧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IAP模式逐渐转变为免费剧与付费剧双轮驱动的模式。同时,更多品牌方入局,通过植入、冠名、赞助、定制等方式与微短剧合作,实现了品牌与内容的深度融合。2024年Q1,有45%的广告主已使用微短剧进行投放,展现了微短剧在商业变现上的巨大潜力。
联动:微短剧助力长视频创新,实现IP孵化与翻新
微短剧成为长视频的创新“策源地”,通过预热、衍生、选拔、创投等新玩法,助力新IP孵化和老IP翻新衍生。爱奇艺自制微短剧《大王别慌张》就是基于对《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IP的深度挖掘而推出的,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跨平台的合作与创新,为微短剧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拓展:微短剧孵化新产业,成为地方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微短剧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分布特征,制作方集中在西安、郑州等地,推广方驻扎在杭州、广州等地,平台方则分布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杭州市临平区为例,该区抢抓网络视听产业风口机遇,聚焦微短剧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出品多部微短剧作品,成为地方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出海:微短剧海外拓展,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中国微短剧在海外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喜爱,预计未来海外短剧市场规模的长期空间在144亿-648亿美元区间。如点众科技推出的DramaBox在2024年1-8月累计下载量达到了48,965,647次,展现了微短剧在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微短剧有望成为继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漫画、韩国K-pop、英国迷你剧之后,由中国创造的一种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这种海外拓展不仅为中国微短剧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

微短剧行业2.0时代已然来临,行业从业者应当抓住其庞大用户规模、市场潜力及政策导向,持续创作优质内容,推动精品化、专业化发展,以内容为核心竞争力,满足观众需求。利用其基层传播力和情感共鸣,拓展多元题材,贴近大众生活,引发观众共情。把握商业模式创新,如免费剧崛起和品牌营销潜力,探索多元变现途径,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借助破圈赋能和产业孵化能力,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创造更多价值。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输出中国文化元素,成为文化传播新亮点,推动行业持续繁荣。

|

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欲获取完整版报告,欢迎添加短剧新势力小管家(duanjuxsl)或扫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取。

END

PS:如需加入短剧微信交流群,请添加小管家微信(duanjuxsl)或扫下方二维码。
往期好文推荐:

热点新闻:

行业报告:

深度访谈:

短剧拆解:

短剧新势力
短剧行业观察,搭建资源交流平台,推动“短剧+”文化产业,助力“短剧+”品效合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