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华夏东极 共迎旅发大会|春节习俗展之小年

2025-01-23 14:29   黑龙江  


小年纳新

传统节日



小年习俗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这些习俗不仅展现了人们对过去一年的感恩与告别,也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年习俗:
祭灶: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祭灶,即祭祀灶王爷。相传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会上天向玉帝汇报这家人的善恶之事,因此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如糖瓜、糕点等,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同时,还会换掉旧的灶神画像,贴上新的灶王像。


《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少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扫尘:过小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清理房间,扫去一年的晦气。这一习俗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为新年的到来做好准备。


吃饺子:在北方地区,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寓意着给灶王爷送行,同时也有“送行饺子迎风面”的意味。饺子因其形状像元宝,也象征着“招财进宝”。


剪窗花:剪贴窗花是小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动之一。窗花内容多样,包括各种动植物图案等,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贴春联:小年以后,家家户户开始写春联并贴在门上。春联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还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在小年前后沐浴理发,意味着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和烦恼,迎接新的一年。



吃灶糖:小年这天还有吃灶糖的习俗,灶糖粘性很大,入口粘牙,故又称“胶牙糖”。吃灶糖的目的是让灶王爷的嘴巴被糖粘住,不能在玉帝面前说人间的坏话。


《庚子送灶即事》

民国·鲁迅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因此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例如,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则是腊月二十三。此外,不同地区的小年习俗也可能有所不同。



撰写:张凌瑞

编辑:宋佳兴

责编:徐熙若

审核:付春梅

监制:吴  江

佳木斯市博物馆
为了宣传介绍三江地区的特色文化,历史发展,人文景观、城市变迁等各个方面。丰富市民业余生活。弘扬文明新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咨询电话:0454-8066166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