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节气,霜重雪凝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进入休藏状态。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如《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立冬节气,霜重雪凝
记忆中的冬是寂静,此时节草木枯黄凋零,蛰虫避寒休眠,万物收藏只留得,满目萧瑟,天地茫茫。冬也是温暖的,寒冷的夜,一家人围炉闲聊,煮茶温酒,或是雪夜访友月白灯深,执子对弈,困倦了便扯条被子窝进去,夜话霜雪,翌日雪霁初晴,再相伴赏雪。如此想来,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冷了。
虽然冬季已至,但此时地表还储存有一定热量,此时江南地区还不会太冷,在晴朗无风之时,便会出现风和日丽的十月“小阳春”天气。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
立冬节气,霜重雪凝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皇帝在这天会率领文武百官设坛祭祀,并举行相关的迎冬仪式,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一天百姓们都会好生歇息,不做其他农事,以此犒赏一家人整年来的辛苦劳作。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皇帝在这天会率领文武百官设坛祭祀,并举行相关的迎冬仪式,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一天百姓们都会好生歇息,不做其他农事,以此犒赏一家人整年来的辛苦劳作。
立冬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编辑:宋佳兴
责编:徐熙若
审核:付春梅
监制:吴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