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图荐书 · 第442期丨少儿部:最是书香能致远——《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教育   2025-02-02 18:16   山西  

  《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以人物为经,以事件当纬,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学、艺术、史学、医学诸多领域中之名家名人和奇闻奇事。

手有“历史的天空”,天空不需仰视,历史揭开面纱;心存“历史的天空”,世界了然于胸,真相历历在目。

最是书香能致远。今天少儿部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王博著作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01

馆藏信息 丨《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同图荐书·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   名:《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作   者:王博

索书号:K815/4

馆藏地:青少年藏阅区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书籍介绍

《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本书通过世界篇和中国篇详细地介绍了中外著名的史学家,从他们人物特点、背景、所创作的名著详述了历史学家的成长以及创作经历,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传奇故事来让我们更加了解史学家,增长历史知识。如“清华三巨头”之一的陈寅恪,江西九江市修水县客家人,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推荐理由

《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我们懂得历史了,特别要在大的方面懂得历史,真正懂得历史了,就可以拿历史的理解来武装我们的头脑,来武装我们的思想。研究史学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当前史学研究面临的任务,历史学家的重要作用就是消除人们目前对历史的效用和存在意义的种种疑问。

历史学家致力于通过研究各种书面文献,以及其他形式的资料,以解答与历史相关的问题。他们通过深入剖析历史事件,向我们传授历史知识。这使我们能够学习并更清晰地理解历史。他们的著作对我们而言,是宝贵且极具启发性的财富。



#02

故事节选 丨《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同图荐书·最是书香能致远  

《呕心沥血编通鉴——司马光》

「READING」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山西运城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专心编纂《资治通鉴》,用功、刻苦、勤奋。用他自己话说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他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还有诸多名著被众人所流传。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这里环境幽美,格调简朴,反映了园主的情趣和追求。其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刘攽和范祖禹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二程、邵雍、文彦博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   

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两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借他人之手。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如遇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图文:彭志花

部门:少儿部

排版:田晓玮

校对:高中丽

审核:吕   鑫

-END-


大同市图书馆
大同图书馆御东新馆将实现由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传播功能到社区大文化和政府社会功能的延伸,成为政府工作会议、时事政治报告、社会外事活动、文化系列展示、大型文化活动等政府和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图书馆在职能上的一大突破和功能上的一大亮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