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图荐书 · 第441期丨方志馆:传承史志文化 展现方志魅力 ——《大同历史文化丛书》(第二辑)之《平城时期的北魏王朝》

教育   2025-02-01 18:02   山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       者:

力高才

出  版  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I  S B  N:

7-203-05032-7

馆藏 地址:

方志馆


大同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第一批颁布的2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以秦汉名郡、北魏帝京、辽金西京、明清重镇著称于世,其中北魏帝京是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从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自盛乐迁都平城,到公元495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北魏王朝在大同共历六帝七世,凡97年,大同一直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可以说,没有北魏在大同建都,大同不可能享誉中外,驰名华夏;没有大同的山河形胜,拓跋鲜卑也不可能逐鹿先得,战胜群雄。

这本书叙述的便是平城时期北魏王朝的历史。

全书共三章,其中北魏帝京的建设写得很详尽。

从天兴元年(398)自盛乐迁都平城,到太和十九年(495)由平城迁都洛阳,北魏王朝以平城为国都97年,将近一个世纪。这么长的时间,北魏在平城搞了一系列的基本建设,尤其是城市建设。

平城宫的位置,就是秦汉平城的位置。天兴元年(398)七月道武帝自盛乐迁都平城,所迁之地就是秦汉平城;道武帝在世时,即开始营建东宫,修筑了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当时东宫规模不大,只供太子及其眷属居住,所以又称太子宫;冯太后称制和孝文帝迁洛之前,对平城宫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和营建。一是对永安殿进行了大规模的装饰,改称七宝永安殿。二是在东西两宫之间营建中宫,北为安昌殿,中为太和殿,南为皇信堂。安昌殿两厢有配殿,即东明观和思义殿。太和殿东西则配以乾象六合殿和坤德六合殿。皇信堂分为东西二室。自此太和殿成为北魏政治中心。


正如唐人张嵩《云中古城赋》所说:“魏祖发大号,鼓洪炉,北清沙漠,南振荆吴。由是一太阴以建极,则广漠而论都⋯因方山以列榭,按长城以为窟,既云和以星繁,亦丘连而岳突。”北魏大同空前繁荣起来,大同也成为它的重要发祥地。




推文:李   

部门:方志馆

排版:田晓玮

校对:高中丽

审核:吕   鑫


大同市图书馆
大同图书馆御东新馆将实现由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传播功能到社区大文化和政府社会功能的延伸,成为政府工作会议、时事政治报告、社会外事活动、文化系列展示、大型文化活动等政府和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图书馆在职能上的一大突破和功能上的一大亮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