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世界时钟 © visitberlin.de
各族人民友谊泉
二战结束尤其是德国分裂后,民主德国开始按照苏联新古典主义模式重建柏林,建设重点集中在亚历山大广场以东的轴线卡尔-马克思大道和法兰克福大道(曾用名:斯大林大道)上,而广场以西的豪华街道则因其过于浓厚的普鲁士帝国韵味而未能在战后第一时间得到系统修复。为了向世人展示民主德国这个新生工农国家的巨大成就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团结,自60年代起亚历山大广场得到了重点建设,世界时钟(Weltzeituhr, 1969)、各族人民友谊泉(Brunnen der Völkerfreundschaft, 1970年)、城中百货公司(Centrum-Warenhaus, 1970年,即今日的加莱里亚连锁百货商场Galeria Kaufhof)、柏林城市酒店(Hotel Stadt Berlin, 1970年,即现在的丽柏酒店Park Inn)等建筑相继进入公众视野,它们与广场西侧365米高、充满未来感的电视塔以及红色市政厅前的海王喷泉等一起构成了一张东德首都对外宣传的名片。第38站,我们来见识一下“阿列克斯”周边民德时期的高层建筑。
丽柏酒店
除了丽柏酒店这栋高楼外,今天我们在亚历山大广场周边还能看到的民德时期的高层建筑共有四栋,它们分别是教师大厦(Haus des Lehrers, 1964年)、电子工业大厦(Haus der Elektroindustrie, 1969年)、统计大厦(Haus der Statistik, 1970年)以及旅行大厦(Haus des Reisens, 1971年)。除统计大厦处于闲置状态外,其它三栋楼都在正常使用中。
教师大厦 © visitberlin.de
教师大厦由两个单元组成,一栋12层的高楼和一栋天圆地方的两层矮楼,位于亚历山大广场东南的卡尔-马克思大道(Karl-Marx-Allee)西端,与格鲁尼街(Grunerstraße)相交,现属柏林文保建筑。1945年前,这里是柏林教师协会的活动中心,毁于战火。重建后的高楼既是东柏林举办师资培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场所,也是市立教育图书馆的所在地,而矮楼则用作东德首都的会议中心。教师大厦是民主德国第一栋钢结构玻璃幕墙建筑,在设计上它参照了纽约利华大厦(Lever House)和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的建筑风格,是东德开始与苏联大板房建造模式分道扬镳的标志。
教师大厦最大的亮点是外墙上的一条“腰带”(Bauchbinde)。这幅由东德著名艺术家、曾任柏林白湖艺术大学校长的沃马卡(Walter Womacka, 1925-2010)创作的壁画《我们的生活》(Unser Leben)宽7米,长125米,用80万块彩色马赛克拼合而成,表现的是民德时期不同职业群体的生活。他的第一稿设计以人与水火土气四大元素的关联为主题,该方案因未能突出马克思主义主题思想而遭否决。实际上,沃马卡教授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艺术家,即使在两德统一后他也从不掩饰自己对民主德国怀有好感,不否认他的作品带有政治色彩,认为“所有艺术都带有其政治性,哪怕是最普通的艺术”。东德时期柏林街头许多重要的艺术作品都出自他手,今天都依然保留着,除这抓人眼球的“腰带”外,其它著名作品还有亚历山大广场上的“各族人民友谊泉”和“世界时钟”等。
电子工业大厦
电子工业大厦位于广场东北侧丽柏酒店后的亚历山大街,是一栋十层楼高、221米长的连体建筑,柏林墙倒塌前是民主德国电气电子工业部,还有多家外贸企业在此办公,两德统一后这里成了专门清算前东德国有资产和企业的国资信托局的总部。进入21世纪后,经过现代化改建的大楼因其立面饰有德布林《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小说中的一句话而一度被称为“德布林大厦”(Döblin-Haus),并用作联邦环境部和家庭部的临时办公地。2011年,随着这两个部委的迁出,大楼改作普通的办公楼,更名为“阿列克斯一号”(Alex one - 1alex)沿用至今,墙体上德布林小说的引语也被拆除。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统计大厦(1970年)
统计大厦(2018年)
距电子工业大厦几百米开外的统计大厦位于奥托-博朗恩大街(Otto-Braun-Straße)与卡尔-马克思大道的十字路口,这里曾是民主德国国家统计署和国家安全部的办公楼,底层是餐馆、狩猎与垂钓用品商店以及一家专营苏联日用品的商铺。两德统一后,此楼未经任何修缮直接供联邦统计署柏林办事处、民德国安局档案处置专员柏林办公室作过渡用房,2008年这两个部门迁往新址后,统计大厦就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其间虽曾有将其改作难民营的动议,甚或彻底推倒重建,但都没有付诸实施。现在,柏林州政府、米特区政府、柏林住房建设有限公司(WBM)、柏林地产管理公司(BIM)以及一个名为“柏林合作未来”(ZUsammenKUNFT Berlin)的民间组织正在共同制定统计大厦的改建方案,改建后的新楼将兼备行政管理、健康居住、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旅行大厦(1)-(2)
旅行大厦位于电子工业大厦与统计大厦之间的亚历山大广场7号,是一栋17层高、外立面带有铝结构框架的建筑,二层楼处有裙楼围绕,东侧外墙上宽5米、长24米的大型铜雕“人类战胜时空”(Der Mensch überwindet Zeit und Raum)出自沃马卡之手。1971年大楼落成后,民主德国的旅行总社、国际航空公司(Interflug)、德国人民警察(Deutsche Volkspolizei)均在此办公,底层还设有民航与铁路售票处、国际旅行社和警察局专门受理外国人签证申请的服务窗口。按照两德统一后的城市更新规划,旅行大厦将被一栋150米高的摩天楼取代,这使得大楼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得到修缮。2015年,随着柏林州政府正式确认旅行大厦的文保价值,业主才开始对大楼进行现代化改造。当下旅行大厦的租客除了有房产公司、护理学校、健身房以及以环保低碳为理念的二手服装连锁店“呼玛那”(Humana)等以外,还有小有名气的House of Weekend屋顶酒吧俱乐部以及Traffic舞厅等。
作者简介
李国强,1971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德语,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获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上海仪表系统任科技翻译,1988年至2020年在同济大学从事德语教学和学校外事管理工作,参与了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中德职教学院、中德工程学院等项目的筹建工作,并先后三次受教育部、科技部派遣在我驻德国使馆教育处、科技处任一等秘书,从事中德两国科教领域的双边交流工作,2021年3月起负责上海杉达学院对德交流合作工作。
编辑:陈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