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DIP付费下,临床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 组建DIP管理团队
临床科室首先要组建一支科室层面的医保管理队伍, 充分调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将医保 DIP 管理作为科室一把手工程,列入科室重点工作。
首先,科室负责人应担任 DIP 管理小组组长,负责 DIP 全面管理工作。
其次,设置 DIP 专管员,原则上由高年资医师担任, 担负 DIP 的日常管理、培训、监控及督导作用。专管员应能有效了解临床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迅速解决, 尤其是在 DIP 质量的监控审核工作中。
第三, 有条件的科室可组建含DIP专管员、质控专管员、医保专管员、诊疗组长在内的管理团队,负责制定科室内部统一的运行规则,评估任何运行问题和组织审核。如下图所示:
- 制定DIP管理制度
组织开展 DIP 政策全员培训; 研究决定科室的定位发展与病种收治方向; 研究决定病种收治流程优化与规范管理; 研究决定资源调度、利用,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问题; 制定主要病种的临床路径; 总结 DIP 业务与管理中存在的其他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达成共识以后由组长向医院 DIP 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反馈。
- 制定DIP相关标准
1.制定主要病种目录
根据分级诊疗、学科定位与病种特点, 对本科室收治的病种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将病种按照重点病种、次要病种等目录范围进行分类归档管理,以明确收治原则与管理重点,不断优化专科病种结构,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费用结构。
2.制定主要病种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病种费用的形成和构成基础,对病种分值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按照学科诊疗特色优势,依据循证医学发展,结合本科室诊疗流程,避免个人收治的随意性,由科室管理团队制定相应病种最优的诊疗临床路径, 包含各类病种的诊断标准、检验检查项目、药品耗材使用、手术治疗方案、护理要求等。临床路径一经确认,形成科内统一执行的诊疗标准、规范指南,原则上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异常或更新, 提出相应的行业新规交 DIP 管理小组重新审核变更。另外,要不断加强病种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 确保质量安全。
3.制定重点监控药品、耗材目录
02
DIP付费下,临床的具体执行措施有哪些?
- 遵照科室病种收治范围
按照科室可开展的诊疗范围梳理本科 室的病种库, 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 严格遵照分级诊疗、入院标准等 进行合理收治, 将慢性、普通性疾病引导至基层医院收治, 将疑难危急重症疾病、专科疾病、特色疾病等引导至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收治。
- 强化科室DIP培训学习
定期邀请职能部门进行政策培训及质量通报。组建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 对手术风险大, 医疗事故概率高的高难度病种及病例, 进行多学科之间的合作、联合诊疗, 提升疑难复杂患者临床诊疗决策质量, 以性价比最高、疗效最佳的诊疗方案开展诊疗。定期对本科室各亚专科、各诊疗组的医保运营与质控指标进 行回顾性分析点评、互评、多维度分析,改良诊治方式及临床路径。
-严格病案书写及质控
各医疗组认真填写病案首页, 确保信息填写完整, 主要诊断和其他诊断填写正确,手术和操作填写规范。尤其对并发症、合并症、既往疾病、家族史、医院感染、肿瘤转移、放化疗、疾病发展阶段、特殊操作、出院状态等进行完整记录, 以便于各级医师的评估、编码员编码、病种的准确入组以及评审专家的审核, 避免因漏填写(编码)、错填写(编码) 而错误入组, 甚至被审核为高套分值行为。
- 做好临床路径质量控制
包括临床路径入径率;病种费用水平、 费用结构;住院日;大型设备检查合理性;合理用药用耗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情况。
- 加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
03
临床科室如何做好DIP运行分析工作
(1)诊疗行为指标。设置低标准入院、分解住院、挂床住院等指标, 定期获取相应的统计数据, 由科室管理团队对违规情形及相关 人员进行分析、通报、培训。
(2)病案质量指标。设置编码准确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等指标,定期由科室管理团队进行审核、评估。
(3)收费行为指标。设置病种次均费用、药品次均费用、耗材次均费用、检验检查次均费用、操作与收费符合率等指标, 定期进行指标考核,并就考核结果组织科内分析、通报,不断规范收费行为。
图文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仅供参考 侵权即删
本期责编:李永再
医院管理论坛报|权威医管公众号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3-0075
文章投稿:liyz030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