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八问八答”为青苗法鸣这八年作注解

教育   2024-11-13 09:49   中国  

八周年读者福利:留言区说出“你与青苗法鸣的故事”,截止到11月15日17时,获赞超88个的朋友,将获赠1份专属法律人拥有的“顺心遂意版”杜邦纸袋或者适合这个冬天的4卷纪念版桌垫



8年、96个月、2900多天,成就了百万读者与我们的一段“小历史”。


(请横屏阅读)


一帧帧画面如电影般播放,只可惜寥寥数百字的“大事记”只能以记叙的形式勾勒出轮廓,写不出“多少个日夜的孜孜不倦、多少次成长中的喜悦收获、多少项齐心协力攻克的障碍难题、多少回感动与酸楚交替时的潸然泪下”。


与初创时相比,八岁的青苗法鸣已进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重境界,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自渡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总得来看,少了“立业时的锐气”,多了“守业时的静气”;少了“battle到底的怒气”,多了“寓进于退的底气”;少了“关注外在的名气”,多了“节奏自控的勇气”。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青苗法鸣,3000天中绽放不同色彩。不陶醉于过往,不偏爱“春和景明”,接受波折发展的规律;既纳鲜花掌声,更承责备压力。在宏大叙事与小确幸之间,我们想用实实在在的“八问八答”为这八年作一些注解,让留在纸面的故事更具象、更完整、更鲜活。



1个人起家,近年来团队成员稳定在25人左右。


独立自主是第一原则。青苗法鸣既无官方背景,也没有赞助机构,具有“自发性、纯野生”等特点。“青苗法鸣是谁创立的,是哪个学校的公众号”这样的问题在网上偶有出现,我们没有主办机构、挂靠单位,以“内部自主约定”代替“上级管理规定”实现了长期稳定运营。主动适合是首要标准所以,加入青苗法鸣并没有什么硬性条件,过往和现有的团队成员构成非常多元,学校、学历、地域、能力特点“五花八门”,以“非标准”选人实现了有效互补。我们只从“主动、适合”两个维度看匹配度。所谓主动,是真正对自媒体传播领域感兴趣、有想法的价值追求;所谓适合,看能力是否相容、相融于团队整体。



依靠商业推广,组织一些讲座、训练活动等收费项目。


既入江湖内,半点不由人我们虽不是商业机构起家,但要主动适应商业社会规则,不通过“白嫖”“慷他人之慨”的方式赚取“美誉”。八年来,累计发放几十万稿酬、咨询费、劳务费,向读者赠送书籍、周边产品近2000件,我们深知没有稿酬何谈高质量内容,没有优秀讲师何谈帮助读者,没有稳定团队何谈发展运营,为爱发电终究难以行稳致远。雷霆雨露、都得接着。“我关注三年了,没想到你们也接广告,不好意思,取关了。”曾经,个别读者在留言区对我们发出了上述“痛心疾首”的批评。受众群体多了,观点的多样性随之而来,可以理解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但是爱吃“咸”不应当成为批判“甜”的理由。更有个别享受着免费资源,还擅长在道德高点“咬文嚼字式”批评;放在以前,我们会“据理回怼”,但经过这么多年,逐渐成熟的想法是:这是必然经历的逐步互选、不断适配的过程。



免费且稳定供应的优质内容+廉价的讲座及训练项目+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


真实服务有底线。早在2020年纪念青苗法鸣成立四周年的推文里,就已明确“从未标榜志愿与公益,只求真实地服务青年学人”。平时不见身影,稍有不满便指指点点的,这些少数绝不属于被服务的读者群体。君子顾本,是一个真实。每天的推文、信息面向所有人开放,但无法做到所有内容和项目都如此,额外付出一定需要收回成本,方能循环持久。服务绝对不等于任由“搭便车”“白嫖”,更不能被“这是个公益性活动”所搪塞。从基本常识来看,盈利性组织单次“免费活动”仍然属于商业宣传。


合作共赢,是另一个真实。今年,某知名法学院青年教授要求必须在头版头条发布一个“优质公益性”活动,基于长期推送习惯和内容安排,我们准备作为次条信息发布,结果该教授强烈不满“我对青苗法鸣非常失望,你们工作机制如此机械,放着如此有益于青年学人的好内容不发布”。这些年来,很多老师赐稿、赠书、宣传扩散,我们始终铭记在心。相反,从未有过交道的少数人总能义正言辞地滑天下之大稽:未投入希望何来失望?真正如此好的东西还需强迫宣传?但是转念一想:我们敢拒绝,在校的同学们敢拒绝吗?毫无关系都能强加义务,稍有不满便破口开训,可想而知当前部分高校的师生关系生态是多么恶劣。有所求必有所顾虑畏惧,如果只能依赖一两个人获得成长而又遇人不淑,必然痛苦局促。让大家获得更多信息,在更大的平台上交流,可以做更多的选择,便是青苗法鸣存在的一点点意义与价值!


服务大多数,是真实的价值追求。用低价智力服务惠及更多群体:三毛钱的付费推文,十几块的讲座,一百多的写作带练,都属于“扰乱市场秩序”;曾有小红书博主借合作交流向我们表达了不满并质问:你们图啥?我们图的是只要能回收成本就少安排高价项目,毕竟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总归是一点经济负担。当然,必须承认我们的智力服务项目不够系统连续,跟踪服务难以实现,好比路边小摊一样,暂时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当然,温饱是最基础的需求,取缔了“路边小摊”,都去“大酒店”也不现实。



近两年,基础理论、冷门学科的很多内容阅读效果越来越差。


一方面是平台机制变了。公众号相比视频类平台,施行流量推荐机制算是比较晚的了,也就是最近两三年开始转变。因此,关注数量与阅读量不再成正比,昨天和今天也没有必然联系,推送内容不再按发布时间出现在订阅者的列表里,长期不看的号会“消失”。流量影响的不是多和少,而是存和亡,所以不得不在选题和标题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是大家口味变了。长期浸润在其他平台“吸人眼球”的推荐内容尤其是短视频中,大家对视觉冲击的要求越来越高,耐心越来越少。有的读者虽然批评“蹭热点吸引人眼球”,但仔细观察发现,批评者其实更容易被这些内容吸引,真正的阳春白雪无法被发现,因此连被批评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在不自觉间实现了“品味相投”。



批评交流可以进步,但暴力打压不可容忍。


文无第一,再好的内容从不同角度看都有商榷的空间,大佬们还经常被批判得体无完肤,更何况青苗法鸣各平台的主要内容来自于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够被商榷、被指点说明内容有基础价值;因此,我们对待批判性留言一般是包容的。


首先看批评质量对留言区不太精选的,曾一度引来作者不满,觉得留言区的批评太过猛烈。秉承“批评-交流-碰撞-进步”的理念,只要能够从事实、逻辑、论证出发的意见,即使言辞犀利也无伤大雅,文章挂出来就要做好被指教的准备。但如果仅仅是对人、对话题有情绪,以“骂街”充当批评的留言,必定被拉黑。用20字否定2000字,一定需要有理有据。其次看批评目的。不是所有的批评都是为了使你进步,有的是人云亦云凑热闹,有的是习惯性打压他人,有的更是生活不悦心态失衡所致......有的对待“权利、自由”是畸形双标的,高举“批评自由”的旗帜故意忽略他人的“表达自由”,甚至对我们内容审核把关的品味产生“怀疑”。众口难调必然带来“顺得哥情失嫂意”,因此,只要内容不违法悖俗,我们便旗帜鲜明保护作者,如果“吃饱饭了骂厨子,敲完经了打和尚”,为了迁就个别“指点江山”而偏离立场,那么相比品味,更需要讲点契约精神、道义情感。



除了大家熟知的“青苗法鸣”微信公众号,我们还有“青法在线”微信公众号,“青苗法鸣”微博、小红书、知乎、B站以及服务其他层次受众的百家号、网易号。不同平台账号发展状态不同,有的粉丝数十万,有的刚刚起步;有的长期稳健运营,有的处于断更状态;有的以学术内容为主,有的侧重于升学考试、职场生活等。


性质上互异。因为读者群体、发布机制、内容取向不同,所以各平台账号在运营思路、方法及目标上都有所区别。功能上互补。从覆盖不同读者多维度需求的目标来看,不同平台账号实现了一定的互补,不同的发布形式、发布时点和内容要素,力争构建更大的读者辐射圈。



既不同于学生组织,也不同于市场化机构,这里比较简单。


从工作环境看常年在线工作,内部架构非常扁平,坚持“不做无用功、实质大于形式”,极少开会,大部分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与目标。通过物质激励、管理约束两方面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通过团队旅游、生日福利、周边产品等尽最大可能给予关心关爱。从成长收获看钱不代表一切,但不能因此成为“白嫖大家”的理由,始终坚持体现并区分工作贡献,报酬获取与工作领域、数量和质量直接相关。另外,对自媒体平台规律的把握、图文制作能力的提升、交流平台的扩展、荣誉奖项的获取、工作友谊的凝结等都同等重要。


当然,没有桃花源和乌托邦,这里有压力、有疲劳、有委屈,有干得开心的,也有心情不爽的。原因在于:时间变了,大一萌新时充满好奇,能够快速成长;多年之后已经无法通过做自媒体赋能自己;视角变了,从执行者到管理者,观点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想法;心态变了,踏入新环境往往踌躇满志,经过一段时间尤其是对具体工作熟练之后更容易心生倦意。所有一切,都是规律使然,无需美化也不可丑化。



面对不断变化的平台机制,面对日趋严格的内容审查要求,我们将“走好眼前的路”作为最坚实的未来规划。


要更好地实现从内容信息服务向智力服务转变,以“深加工”“精加工”“个性化”为读者朋友们提供更多成长支持。要更多地关注团队建设与人员储备,拓展引才渠道,让合适的人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所以,最近开启了2024年第二波招新《


八年了,成长与收获是主要的,但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期待青苗法鸣十周年,未完待续!


青苗法鸣团队

2024年11月

本文责编 ✎ liusu

本期编辑 ✎ Ben

专业学习、考研升学、职业探索,请认准“青苗法鸣”旗下“青法在线”公众号

青苗法鸣文末征稿启事


“青苗法鸣”微信公众号聚焦社会热点讨论与法学学术交流,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分享-交流-争鸣平台,激励更多的青年学人思考和写作。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一、长期征稿

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2024年征稿启事!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

二、建议选题如下:

1.法学院校、学科发展历史及未来

2.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提升

3.论文写作与案例分析方法

4.学术研究兴趣探索与养成

5.考博经验及读博感悟

6.地方社会治理实例与法治发展

7.民商法学(含婚姻家庭法)基础性问题与前沿热点研究

8.侵犯人身权利类、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的基础性问题及前沿热点研究

9.其他法律部门(经济法、行政法、环境法)法典化研究

10.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法治问题

11.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研究方法

12.企业合规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13.司法改革举措、成效的实证类研究

14.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推荐阅读

青苗法鸣之问: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一路放弃,一路坚守:青苗法鸣这三年

迈向价值创造,青苗法鸣第四年

对未来有信心,对当下有耐心——青苗法鸣的第五年

心似明月何须藏——写在青苗法鸣的第六个年头

用历史告诉未来,以热爱起航未知的山海:庆祝青苗法鸣7周年

联系我们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zfm202416


咨询与笔记:请搜“法鸣科技”小程序

青苗法鸣
青苗法鸣,一切为了青年学人!我们立志做中国青年学人圈中有影响力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