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轻松告别“节后综合征”

文摘   2025-02-04 12:10   陕西  
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都被节后综合征困扰,感觉身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难以集中。你是否出现了“节后综合征”?别担心,中医有许多调理方法,能帮我们迅速恢复元气。今天,不妨一起来听听中医的建议,尽快调整生活习惯,正确应对“节后综合征”。


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呢?中医认为,“节后综合征”是由经络不通、虚实不调所引起,如果不及时调理,可能会逐渐影响到其他脏腑,甚至引发疾病。





调整生活作息
保障充足睡眠




春节期间,因为平时的作息时间被打乱,很多人容易在节后出现困倦、失眠、精神不振等情况,对此,中医建议,最好能提早一两天把生物钟调整好,按照原来正常的上班节奏来合理安排作息。



“中医认为,人的经络循行有气血旺盛的时间点,比如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三点是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经络气血运行恢复的时间节点。而早上五点到七点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循行旺盛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排便,有利于肠道功能正常运行。如果能够按照身体时间节律来安排休息,身体各系统就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节奏。”



为了促进睡眠,可以在睡前用热水泡脚,这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放松下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不仅仅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协调,也有利于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更好地集中精力。






清淡饮食健脾护胃
春季养肝正当时




春节期间饮食无节制,再加上通宵熬夜、烟酒的影响,很容易让脾胃受伤。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此时养好脾胃至关重要,要尽快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清淡的饭菜,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不偏食。


1. 清淡饮食,健脾消食:春节期间可能吃了不少大鱼大肉,节后肠胃负担重。此时饮食应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如菠菜、苹果、玉米等,帮助消化。还可食用山楂、麦芽、陈皮等健脾消食的食材,煮成山楂麦芽饮,取山楂10克、麦芽15克、陈皮5克,加水煎煮15 - 20分钟,代茶饮,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积食。


2. 多喝水,滋阴润燥:假期里作息不规律,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情况。要多喝温水,也可泡些菊花、枸杞、麦冬等滋阴润燥的茶饮。比如菊花枸杞茶,菊花5克、枸杞10克,用开水冲泡,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缓解身体燥热。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养生融入日常生活





除了调整饮食之外,我们还要适当地运动起来。节后适当恢复运动可以消除疲劳,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免疫力。


1. 适量运动,振奋阳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振奋阳气,增强身体抵抗力。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运动,像在公园散步,既能放松身心,又能锻炼身体。

2. 按摩穴位,疏通经络:按摩一些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内关、神门等,也有助于调理身体。用手指按压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每次按压3 - 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可健脾和胃,增强消化功能。








复工别忘“心”呵护
情志调节助肠胃





在复工复产期间,情志调节对我们的肠胃健康也至关重要。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若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胃痛等肠胃问题。因此,大家可以尝试以下调节情志的方法:

1. 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假期结束后回归工作,可能会有压力。可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情绪,保持身心愉悦。


2. 冥想静思,宁心安神:每天花15 - 20分钟进行冥想静思,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排除杂念,能让身心得到深度放松,改善精神状态。

中医调理方法温和有效,通过饮食、起居、运动和情志等多方面的调整,能帮助我们顺利度过节后调整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


院训:精诚、关爱、传承、创新



点击卡片  关注我们

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
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托养为一体的公立二级甲等中医院。是铜川市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民政局慢性病救助及人险指定医院、铜川市成人和儿童康复定点医院、陕西省医养结合创建单位、耀州区残疾人等级鉴定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