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顽疾通治法 —— 十九 中医常用治法 七十二法举隅 || 袁尤素福

文摘   2025-01-11 12:00   陕西  



2024年 第49期 (总第207期)


十九  中医常用治法

     七十二法举隅









辨证论治中医魂,

理法方药切莫惛;

以理统法法统方,

七十二条工当纯。

袁氏顽疾通治法,

灵机一动百法蕴;

切中病机方证应,

用药技巧传诸君。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理、法、方、药是其具体内容。一提起中医学,大家都习用或喜用“博大精深”来表述。五代时期陶埴在其《还金述》中说道:“妙言至径,大道至简。”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精妙的言论是最直接的,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无独有偶,《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亦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其实这门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特色明显的学科,所孜孜不倦,汲汲以求的就是理、法、方、药四个字。恰恰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即今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完整地论述了这些内容。难怪中医先贤们说《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中医的看家本领。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伤寒论》专家陈慎吾深有体会地说:“《金匮》与《伤寒》为一部书,《伤寒》是在各个阶段中有多种疾病;《金匮》是在各种疾病中分各个阶段。一纵一横,合而熟读,自有左右逢源之妙。”著名经方家张长恩教授亦说:“《伤寒论》垂外感辨治之大法;《金匮要略》示内伤杂病辨治之妙谛。两者既分又合相辅相成地完成了对疾病的辨证论治。”究其奥义,莫不以法为核心者也。从前篇介绍的“八法心要”,可知“八法”各有其不同的治疗作用,但在临证使用上又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正如程国彭所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又由于治法在临床的应用上十分灵活,大多系根据“八法”原理,结合病情和药性而擬定的,况对病情的治法和用药,古今名医大家又各有千秋,倘不总结辑录,则难以全面掌握。兹录常用治法七十二条,并举隅陈述,倘能举一反三,烂熟于心,临证治法,思过半矣。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在不到10万字的《中医入门》一书亦有辑录,故不可等闲视之。

1、辛温发汗法: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汗,脉象浮紧。药如麻黄、桂枝、紫苏、葱白。

2、辛凉解表法:用于风热初起。药如豆豉、防风、薄荷、桑叶、菊花。

3、轻宣肺气法:用于伤风音嗄,金实不鸣。药如麻黄、蝉衣、桔梗,若鼻塞流涕,用辛荑、苍耳子。

4、清疏暑风法:用于暑令感冒。药如香薷、藿香、青蒿、佩兰。

5、疏化表湿法:用于雾露雨湿外侵。药如苍术、白术、防风。

6、清气润燥法:用于感受秋燥,清窍不利。药如薄荷、焦山栀、连翘、桑叶、杏仁。

7、两解太阳法:用于风湿症,疏风以解太阳之经,利湿以渗太阳之府(即膀胱)。药如羌活、防风、泽泻、茯苓。

8、蠲除痹痛法: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药如桂枝、羌活、独活、川草乌、海风藤。

9、调和荣卫法:用于伤风症,以调和气血来解肌散邪,不同于直接疏表。药如桂枝、白芍、生姜、红枣。

10、固表祛邪法:用于体虚容易感冒,或感冒后纠缠不解。药如黄芪、白术、防风。

11、清凉透邪法:用于外感汗出不解,邪有化热内传之势。药如葛根、银花、连翘、薄荷、芦根。

12、辛寒清胃法:用于胃热症,脉象滑大而数。药如石膏、知母、滑石、竹茹。

13、苦寒泻火法:用于温邪化火,燔灼三焦。药如黄连、黄芩、大黄、焦山栀。

14、清化湿热法:用于温邪狭湿,或脾湿胃热交阻。药如黄芩、厚朴、滑石、半夏、通草。

15、去暑调元法:用于胃热伤气。药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竹叶。

16、清瘟败毒法:用于温毒症。药如大青叶、板兰根、元参。

17、清营透斑法:用于温热发斑发疹。药如生地、豆卷、石膏

赤芍、丹皮。

18、清泄心包法:用于温邪内陷心包,神昏谵语。药如紫雪丹、牛黄清心丸,挟湿者用神犀丹。

19、泻下实热法:用于肠胃热结、大黄、枳实、元明粉(玄明粉)。

20、清和荡积法:用于湿热食滞,腹痛下痢。药如木香、枳实、黄连、青皮、槟榔。

21、清降相火法:用于肝胆火旺。药如龙胆草、赤芍、黄芩、焦山栀、木通。

22、辛热逐寒法:用于寒邪直中三阴证。药如附子、干姜、肉桂。

23、甘温扶阳法:用于肾阳虚。药如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

24、温运脾阳法:用于脾胃虚寒。药如白术、炮姜、肉蔻(肉果、玉果)。

25、温胃散寒法:用于胃寒泛酸,呕吐清水。药如吴茱萸、生姜。呃逆者用丁香、刀豆子(刀豆、菜豆)。

26、辛温通阳法:用于胸痹症,阳为寒遏。药如薤白、桂枝、瓜蒌。

27、补肾培脾法:用于肾阳虚衰,脾虚久泻。药如补骨脂、益智仁、炮姜。

28、温肾敛阳法:用于浮阳上越,上热下寒。药如熟地、附子、肉桂、五味子。

29、平肝理气法:用于肝气横逆,胸腹胀痛。药如青皮、枳壳、金铃子、延胡索(元胡)。

30、舒肝和络法:用于胁痛症,久痛入络。药如丹参、桃仁、郁金、橘络。

31、疏气宽中法:用于胸闷嗳气,频转矢气。药如香附、陈皮、枳壳、佛手。

32、降气平逆法:用于气喘实症。药如沉香、檀香、乌药、枳实。

33、重镇降逆法:用于胃虚呃逆,冲气上逆。药如代赭石、磁石。

34、调理肝脾法:用于肝脾气滞。药如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

35、行气祛瘀法:用于妇女痛经病,量少有血块。药如川芎、红花、益母草、香附、两头尖。

36、温经和营法:用于血分有寒,月经后期。药如当归、艾绒、肉桂。

37、清热凉血法:用于血热吐衄,或月经先期。药如生地、丹皮、侧柏叶、藕节、黄芩。

38、温通肝经法:用于少腹冷痛,或疝气胀坠。药如乌药、小茴香、荔子核、延胡索。

39、活血镇痛法:用于瘀血停滞,跌打损伤。药如红花、三七、土鳖虫、落得打、乳香、没药。

40、化癥消积法:用于癥瘕积聚,肝脾肿大。药如三棱、蓬莪术、穿山甲。

41、宣肺化痰法:用于伤风咳嗽。药如牛蒡、桔梗、杏仁、象贝。

42、温化湿痰法:用于咳嗽痰多薄白。药如半夏、陈皮、茯苓。

43、清化热痰法:用于咳嗽痰粘,肺有伏热。药如天竺黄、川贝、海蜇、荸荠。

44、肃肺涤痰法:用于痰多咳喘。药如苏子、旋覆花、白果。

45、温化痰饮法:用于痰饮咳嗽症,药如桂枝、白术、半夏、五味子、干姜、茯苓。

46、开窍涤痰法:用于中风昏仆,痰涎壅塞。药如远志、菖蒲、竹沥、皂角炭。

47.消磨痰核法:用于瘰疬。药如昆布、海藻、山慈菇、僵蚕、夏枯草。

48、芳化湿浊法:用于湿阻中焦。药如苍术、厚朴、陈皮。

49、辛香健胃法:用于气阻湿滞,食欲不振。药如豆蔻、砂仁、佛手。

50、渗利水湿法:用于停湿小便不利。药如泽泻、车前子、茯苓。黄疸症小便短赤,用茵陈蒿。

51、通利淋浊法:用于淋浊症,小便不利刺痛。药如瞿麦、石苇、海金沙、篇蓄、木通。

52、攻逐水饮法:用于腹水或水停胸胁。药如葶苈、大戟、甘遂、商陆、牵牛子。

53、分消水肿法:用于全身浮肿,在上宜汗,在下宜利,所谓开鬼门(指毛孔),洁净府(指膀胱)。药如浮萍、防风、冬瓜皮、生姜皮、防己。

54、消导和中法:用于伤食症。药如神曲、山楂、莱菔子。

55、驱除虫积法:用于虫积腹膨形瘦。药如使君子、雷丸、槟榔、五谷虫。

56、养血滋肝法:用于血虚症。药如何首乌、当归身、白芍、潼沙苑(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黄芪子)、阿胶(驴皮胶、傅致胶)。

57、滋补肾阴法:用于阴虚症。药如生地、山茱萸(山黄肉)、女贞子。

58、柔肝熄风法:用于肝阳上扰。药如白芍、菊花、天麻、钩藤。

59、育阴潜阳法:用于阴虚引动内风。药如龟甲、牡蛎、鳖甲、玳瑁、龙骨。

60、养心宁神法:用于怔忡、失眠。药如阿胶、酸枣仁、夜交藤、柏子仁。

61、养阴退蒸法:用于阴虚潮热。药如鳖甲、地骨皮、银柴胡、丹皮。

62、清养肺阴法:用于肺热气阴不足。药如沙参、麦冬、玉竹(葳蕤)。

63、甘凉生津法:用于胃阴耗伤。药如石斛、天花粉、芦根。

64、补益中气法:用于脾胃气虚。药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中气下陷者,加用升麻、柴胡。

65、固摄精关法:用于遗精滑泄。药如金樱子、莲须、莲肉、煅龙骨。

66、厚肠收脱法:用于久泻不止。药如扁豆、诃子、赤石脂、米壳(御米壳、罂粟壳)。

67、润肠通便法:用于大肠枯燥,大便困难。药如麻仁(火麻仁、麻子仁)、郁李仁、瓜蒌仁。

68、升清降浊法:用于清阳下陷(下焦泄泻),浊气中阻(中焦痞满)。药如葛根、山药、扁豆、陈皮。

69、交通(协调)心肾法:用于水火不济,失眠难寐。药如黄连、肉桂。

70、补肾益肺(金水相生)法:用于肺肾两虚,潮热颧红。药如生地、天冬、麦冬、百合。

71、补脾养肺(培土生金)法:用于肺虚脾弱,清补两难。药如山药、芡实、扁豆、谷芽。

72、补脾平肝(扶土抑木)法:用于肝旺脾弱,腹痛泄泻。药如甘草、白术、防风、白芍、陈皮。

上述治法,从一至十多用于外感证,十一至二十八多用于寒证和热证,二十九至四十多用于气分和血分病,四十一至五十五多用于痰、食、水湿证,五十六以下多用于虚弱证侯。就八法说来,已经化出不少方法,但是还不够全面,接触到具体证候更多更细致的治法。在这些方法里,可以看到八法是一种治疗原则,应用时必须根据病因、病证和发病部位等具体情况,反复研究后选用,同时也能看到有好几种药物的功效相近,而用法却有区别,也应加以适当选择。

此七十二种常用治法至简实用,为便记诵,编为歌括,以飨同道。

辛温发汗感风寒,

麻桂紫苏葱白占。

辛凉解表风热起,

豉防薄菊桑叶安。

轻宣肺气伤风治,

音嗄以及肺证实;

麻黄蝉衣与桔梗,

鼻塞流涕荑耳子。

清疏暑风治感暑,

藿蒿佩兰与香薷。

疏化表湿雾雨侵,

白芷防风配苍术。

清气润肺治秋燥,

清窍利咽肺热妙;

药用薄荷焦山栀,

桑叶杏仁加连翘。

两解太阳风湿宁,

疏风以解太阳经;

利湿以渗太阳府,

羌防泽泻与茯苓。

蠲除痹痛治痹证,

风寒湿痹关节疼;

桂枝羌活与独活,

川乌草乌海风藤。

调和荣卫治伤风,

调和气血解肌成;

异于直接疏表法,

桂枝白芍姜枣烹。

固表祛邪自汗妙,

体虚感冒缠绵扰;

黄芪防风与白术,

玉屏风散剂型好。

清凉透表温病法,

汗出不解邪热化;

银花连翘与薄荷,

葛根芦根配伍佳。

辛寒清胃治胃热,

脉象滑大而且数;

石膏知母与滑石,

再加竹茹效不错。

苦寒泻火法之妙,

温邪化火燔三焦;

黄连黄芩焦山栀,

再配大黄效良好。

清化湿热温挟湿,

脾湿胃热交阻适;

黄芩滑石与厚朴,

半夏通草必熟知。

去暑调元法缜密,

暑热伤气最相宜;

参麦五味与竹叶,

生脉散方有妙理。

清瘟败毒治瘟毒,

大青叶与板兰根;

再配马勃与玄参,

清热解毒医理深。

清营透斑法当审,

温热发斑又发疹;

生地豆卷并石膏,

赤芍丹皮即窍门。

清泄心包法莫耽,

温邪内陷神昏谵;

紫雪丹与牛黄丸,

挟湿者用神犀丹。

泻下实热治便秘,

大黄枳实元明绩。

清和荡积法最宜,

湿热积滞腹痛痢;

药如木香与黄连,

青皮槟榔并枳实。

清降相火龙胆芩,

赤芍木通焦山栀。

辛热逐寒三阴证,

肉桂干姜配附子。

扶阳肾阳虚,

鹿茸枸杞巴戟予。

运脾阳脾胃寒,

白术炮姜肉蔻啖。

胃散寒胃泛酸,

呕吐清水胃不安;

药如吴萸与生姜,

呃逆丁香刀豆专。

辛温通阳治胸痹,

瓜蒌薤百桂枝宜。

补肾培脾治久泻,

益智炮姜补骨脂。

肾敛阳浮阳越,

桂附熟地五味却。

平肝理气枳青皮,

金铃子散是真诀。

舒肝和络有殊功,

久痛入络治胁痛;

丹参桃仁与郁金,

再加橘络四药拢。

疏气宽中法为优,

胸闷嗳气莫发愁;

频转失气加香附,

陈皮枳壳配佛手。

降气平逆气喘实,

沉檀乌药并枳实。

重镇降逆胃虚呃,

冲气上逆赭磁石。

调理肝脾治气滞,

归芍柴术茯苓是。

行气祛瘀治痛经,

量少血块必问明;

川芎红花益母草,

两头尖与香附宁。

温经和营法调经,

血寒月信后期临;

当归肉桂并艾绒,

经无愆期准时应。

清热凉血当熟记,

血热吐衄经先期;

生地黄芩侧柏叶,

还有藕节与丹皮。

温通肝经法可贵,

少腹冷痛疝胀坠;

药用乌药小茴香,

荔核元胡效为最。

活血镇痛治瘀血,

跌打损伤传真诀;

红花三七落得打,

乳没土元不能缺。

化癥消积法当明,

癥瘕积聚用之灵;

肝脾肿大穿山甲,

三棱莪术药证应。

宣肺化痰伤风嗽,

蒡桔杏仁象贝优。

化湿痰薄白,

夏陈茯苓必选择。

清化热痰嗽痰粘,

肺有伏热病机显;

海蜇荸荠天竺黄,

再加川贝必灵验。

肃肺涤痰治咳喘,

苏子覆花白果安。

化痰饮治痰嗽,

桂术夏姜五味凑。

开窍涤痰急救啖,

中风昏仆跌倒擅;

痰涎壅塞加远志,

菖蒲竹沥皂角炭。

消磨痰核治瘰疬,

昆布海藻僵蚕宜;

山慈菇与夏枯草,

随证用之疗效奇。

芳香湿浊阻中焦,

苍术厚朴陈皮巧。

辛香健胃气湿滞,

豆蔻砂仁佛手妙。

渗利水湿治停湿,

小便不利或短赤;

泽泻茯苓车前子,

黄疸症者茵陈使。

通利淋浊明端详,

小便不利刺痛尝;

瞿麦石苇海金沙,

萹蓄木通功效良。

攻逐水饮治腹水,

水停胸胁亦当椎;

葶苈商陆牵牛子,

大戟甘遂药证对。

分消水肿治浮肿,

上汗下利必有功;

浮萍防风冬瓜皮,

防已姜皮随证用。

消导和中治伤食,

神曲山楂莱菔子。

驱除虫积五谷虫,

槟榔雷丸使君子。

养血滋肝治血虚,

制何首乌阿胶具;

归身白芍潼沙苑,

滋养肝血莫小觑。

柔肝息风治肝亢,

芍菊天麻钩藤彰。

育阴潜阳法当讲,

阴虚引动内风康;

龟板牡蛎与龙骨,

鳖甲玳瑁功效良。

养心宁神法当审,

怔忡失眠酸枣仁;

再加阿胶夜交藤,

阴血不足柏子仁。

养阴退蒸潮热宜,

银胡地骨鳖丹皮。

清养肺阴液不足,

沙参麦冬与玉竹。

甘凉生津胃阴伤,

石斛花粉芦根彰。

补益中气山药尝,

参芪白术升柴襄。

固摄精关遗泄觏,

煅龙金櫻莲须肉。

厚肠收脱久泻已,

扁豆米壳诃赤脂。

润肠通便寻法门,

郁李麻仁瓜蒌仁。

升清降浊痞满泻,

山药葛陈扁豆咥。

交通心肾水火济,

虚烦不眠服之祛;

梦遗腰痛亦可治,

交泰连多桂少许。

补肾益肺颧潮红,

生地百合天麦冬。

补脾养肺用山药,

芡实扁豆谷芽妙。

补脾平肝法必学,

肝旺脾弱腹痛泻;

白芍甘草与白术,

防风陈皮不可缺。

袁按:老子《道德经·六十三章》有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思想家的哲理,把“简单问题精细化”是实干家的习惯。只有简单,才能找出规律,只有精细,才能发现新的东西。记得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曾说过:“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说得何等之朴实,况乎我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之继承尚且不足。凡为医者,当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难怪孟河医派奠基人费伯雄在《医醇賸义》说:“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杏林诸君,莫以“常用治法七十二法”简单而忽之,倘若烂熟于心,必将终生受益!












作者简介


袁尤素福,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人,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医生。









-END-


来源:耀州民协



院训:精诚、关爱、传承、创新



点击卡片 关注我们


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
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托养为一体的公立二级甲等中医院。是铜川市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民政局慢性病救助及人险指定医院、铜川市成人和儿童康复定点医院、陕西省医养结合创建单位、耀州区残疾人等级鉴定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