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堡礁迈克尔玛斯礁的大砗磲(Tridacna gigas)。摄影:Charles J. Sharp (CC-BY-4.0)
本文约2600字,阅读约5分钟
2024年10月28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发布的一篇官宣显示,一种巨型的海洋双壳类动物——大砗磲(学名:Tridacna gigas)正面临灭绝危机。它们的种群数量在过去一个世纪内锐减80%以上,现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这是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最高风险等级。该评估由科罗拉多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博士后研究员Ruiqi Li领导,并针对其他11个相关物种的保护状况进行了更新。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查阅红色名录官网,注意到:里面提到,大砗磲在中国的分布状况是“可能已经灭绝”(possibly extinct),但不知详细评估过程。
大砗磲 [拼音:da chē qú] 有着色彩斑斓的外露肉幕、波浪状的巨型贝壳和庞大体型,广泛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地区的浅海水域,尤其是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斐济沿海。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双壳类无脊椎动物,大砗磲能长至1.35米长、重达700磅。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大砗磲在部分区域的种群已经消失,例如在中国台湾附近海域。
大砗磲的分布范围的描述中,在中国是“可能已经灭绝”。图源:IUCN Redlist
大砗磲对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Ruiqi Li指出,砗磲不仅为珊瑚礁中的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还在营养贫乏的浅海水域中产生关键的营养物质。“如果大砗磲灭绝,可能对热带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他说。
除过度捕捞外,气候变化也是大砗磲面临的另一重大威胁。海水温度升高时,大砗磲体内的藻类会被驱逐,类似于珊瑚的白化现象。失去藻类供给后,砗磲难以维持营养平衡而逐渐走向死亡。大砗磲与体内藻类共生,依赖藻类提供的光合作用营养,故极易受气候影响。
这一IUCN最新更新时刻,正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BD-COP16) 在哥伦比亚召开期间。来自175个国家的代表正讨论如何应对“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一种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现象。科学家普遍认为,这种大规模灭绝事件的速率比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第五次大灭绝还要快。
IUCN的红色名录是全球最具权威的濒危物种数据库之一,其更新的数据有助于提高公众意识并推动保护研究。尽管IUCN红色名录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已提议将包括大砗磲在内的10种砗磲物种纳入《濒危物种法》进行保护,以限制其在美国的捕捞和贸易。
作为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Ruiqi Li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变革,向NOAA提交了支持大砗磲保护的评估报告。他指出,当前仍有许多生物学家未能将科研成果与政策衔接,而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更多科学家参与评估及保护工作,以实现长期的生态保护目标。
大砗磲不仅体型巨大,十分惹眼,而且它的外壳和“外露的肉”色彩斑斓,非常漂亮。大砗磲的颜色花纹变化多样,有些像蓝色河流中飘着黄色斑点,有些则是绿宝石般的底色上带着黑色花纹,五彩缤纷,让人忍不住赞叹。正因为这种美丽的外表,在很多地方,大砗磲成了捕捞目标,有人拿它当食物,还有人用它美丽的贝壳做装饰品。
2024年10月30日,北京首都机场海关在对入境旅客行李进行检查时,查获一名选择无申报通道通关的旅客行李中含有疑似砗磲制品两件。这些物品在过机图像中显示异常,引起海关工作人员的关注。经过开箱检查,现场确认这两件物品疑似为砗磲制品。根据旅客自述,这些砗磲制品是其在境外购买,准备带回国用于个人收藏。图源:北京海关
2024年10月底,经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鉴定,罗湖海关此前查获的一名进境旅客违规携带的动物制品项链(左)为双壳纲帘蛤目砗磲科动物制品,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列明的物种。图源:海关发布
2024年7月30日,北京大兴机场海关查获旅客违规携带砗磲围棋子177件入境。图源:海关发布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详细查了IUCN红色名录中的评估信息,里面显示:多项调查显示,大砗磲如今在很多海域已变得极其稀少。在一些地区,每个小型种群中只能找到不到10个个体,有时甚至只有一个。特别是在太平洋的一些小岛上,大砗磲的分布范围非常有限。这种稀少性使得它们的生存处境更加岌岌可危,随时可能消失。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地区的环境相对稳定,因此大砗磲的数量也较为可观,并且在自然环境中依然能繁衍生息。然而,即使是在大堡礁,任何破坏也可能严重威胁到大砗磲的生存。
此次IUCN红色名录更新还将一些新发现的物种纳入“数据缺乏”类别,未来这些物种有望获得更多关注。Ruiqi Li指出,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在全球动物生物多样性中占比超95%,但仍有许多未被发现或描述的物种,它们的生存状况在保护研究中普遍被忽视。
大砗磲的分布范围的描述中,在中国是“可能已经灭绝”。图源:IUCN Redlist
大砗磲的寿命非常长,可活到六七十年,但它们的繁殖速度却很慢。雌性和雄性大砗磲需要分别达到10年、4年的年龄才能性成熟。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在IUCN红色名录中显示,它们的整个世代交替周期大约长达33.5年。这意味着在一个世纪内,大砗磲只能完成三代繁殖。这种缓慢的生长和繁殖速度让它们对环境变化特别敏感,种群数量难以迅速恢复。
人类需更重视海洋无脊椎动物,积极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延缓濒危物种的灭绝进程。大砗磲作为热带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还通过其与共生藻类的相互关系,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它们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珊瑚礁的健康,而珊瑚礁则是众多海洋物种的栖息地。而且,大砗磲的生存状况可以反映出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因此,保护大砗磲不仅是保护这一物种本身,更是保护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上图: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鳞砗磲。 ©Linda Wong摄于国家动物博物馆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工作组
笔者注意到,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官宣中还提到,除了更新了大砗磲(T. gigas)的保护状态,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还对其他几种砗磲物种进行了升级,其中包括将魔鬼砗磲(Tridacna mbalavuana)由“易危”级别提升至“濒危”,以及将砗蚝(Hippopus hippopus)从“无危”级别提升至“易危”。情况不容乐观。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资讯源 | IUCN红色名录等
编译 | 王芊佳
编辑 | 绿茵
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4/10/241028132352.htm
https://www.colorado.edu/today/2024/10/28/giant-clam-declared-critically-endangered-after-cu-boulder-asse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