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市科协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协围绕“科创品质更强”的工作要求,依托汽车部件、航空航天、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现代农业、文化旅游“5+2”产业布局,发挥自身职能优势,以“四服务”为关键抓手,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探索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绑定、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基层科协组织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一、聚焦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推动创新人才集聚成长
一是理顺工作体制。针对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后科协组织功能弱化问题,滨州经开区、滨州市科协积极协调市委编办,明确了科技科协双重职能由科技中心承担,2022年4月正式成立全市首家国家级开发区园区科协。二是完善政策供给。制定出台了《柔性引才暂行办法》和《优化提升人才集聚十条措施的通知》,各类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打造人才政策洼地,全面拓宽海外引才渠道,形成近悦远来人才工作氛围,实现了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园区科协牵头全面梳理工作流程,建立了与外专、出入境、商务局等多部门常态化互联互通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机制,与相关部门“全链条”对接,打通服务“堵点”,提供精准式服务,提高人才引进效率。四是筑牢人才托举机制。推荐区内19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市级“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4位科技工作者荣获“创新达人”称号,39位科技工作者入选市级“创新人才库”,为区内外人才项目培育和流动奠定基础。
二、聚焦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推动创新要素集聚融合
一是展示企业产品创新亮点。依托“冠军产品”称号,推荐区内企业参加市科技馆的产品展示,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二是挖掘企业管理创新优势。推荐多家企业挖掘科创资源,获得省市级以上表彰,指导正道机械企业科协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开展活动,被中国科协评选为“优秀组织单位”,成为滨州市唯一入选的单位。三是引进企业创新需求要素。通过引才引智基地,为区内疫苗生产研发企业引进哈萨克斯坦专家,与外籍专家的合作,使企业新辟发展方向,增加新的销路,把产品远销哈萨克斯坦。
三、聚焦为企业决策服务,推动创新企业集聚发展
一是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魏桥国科坚持科技创新并积极融入滨州经开区创新发展格局,打造以民企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魏桥创业、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信信托强强合作,打造实业家、科学家、金融家三方握指成拳的典范。二是鼓励企业引进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倡导企业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共建格局,帮助企业引进和联合实施海外科技项目,通过项目合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023年成功获批中日、中哈、中英3个“外专双百项目”,实现了海外人才项目建区22年来的历史性突破。三是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依托产业布局,引领魏桥国科发展先进材料、智能制造、无人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四个产业链,孵化科技型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聚焦为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推动创新理念集聚创造
一是精心培育基层科普组织。科普教育基地发展至12家,成立企业科协10家,不断壮大基层科普组织力量。二是注重科普品牌建设。本着“以人为本、贴近大众”的理念,将“科技点亮未来 科普点亮生活”主题科普宣传活动,走进公园、社区、村居和企业,将科普主题深入到广大群众生活之中,打响开发区科普宣传品牌。三是引入高层次创新元素。成功举办渤海科创大会,展示了中国科学院及滨州市和魏桥国科的最新科技创新成就并免费向市民开放。邀请清华大学老科协、山东省老科协等高层次科普组织走进开发区,丰富区内科普活动。
下一步,开发区园区科协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各级科协组织部署要求,发挥科协优势以核心竞争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高能级产业集群、高层次人才队伍、高效能成果转化体系、高品质创新生态”科创体系,为“科创经开”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