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班”毕业生开始求职,让自己脱颖而出的秘诀竟是...

文摘   2024-12-05 15:40   北京  

导语

大学生就业讲究“金九银十”,然而今年却有不少学生遇到了“不接收‘疫情班’”的回绝理由。在大学经历了长时间线上课的学生,在找工作的第一年,开始面对偏见与回响。

近日,一企业负责人直接向媒体表示,不接收2022届至2024届的毕业生,并称在自己交流的圈子里,“普遍对疫情班的孩子们不太认可”。

而在歧视的另一头,是竞争愈发激烈的就业市场:

  • 根据教育部统计,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

  • 2024年3月,北森基于过去一年的数据,呈现了一份招聘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招聘供需指数整体走低,企业对人才愈发挑剔,优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备受追捧,普通人才或面临过剩。

在如今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应聘者的鉴别和培养对如今的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成本。停招“疫情班”应届生也与企业发展的困境相关,目前企业发展困难时,在简历阶段就淘汰应届生是压缩用人成本的举措之一。

只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一旦某一个标签或者身份被创造出来,它就会几乎无一例外地就会把人归因、做简化,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偏见出现。

就像有了“疫情班”这种说法,不论是在HR还是应届生心里,一些本来客观存在的问题“可能就被放大了”...

说回“网课一代”,近些年毕业生缺少校外实践是企业的主要顾虑点。一位资深HR就注意到“疫情班”应届生的校外实践经历有所减少。而在过去,他是所在企业都会筛选出有3段及以上校外实践的应聘者进入面试,而在“疫情班”中,至少50%的人校外实践少于3段,在疫情前,这个数字只有大约30%。

“其实非常多对于社会的基本认知、对于整个世界的概念是应该在大学的时候完成(形成)的。”他认为,疫情使当时的在校生少了一个了解社会的过程,“他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而这种认知缺乏与差异,会表现在工作的细节中。例如当下流行的“社恐”“i人”等标签,在资深HR看来都意味着“没有与社会相处的(能力)”,相信许多人在现实中都遇到过不少缺少沟通能力的应届生。

因此,对于一部分实践重要性大于理论的专业学生就需要格外注意了:一定要好好规划一下自己!选择一项对自身专业能力有所帮助或可以作为一份长期事业来发展的实习工作,真的非常重要。
而在“双减”之下的体育教培行业就是其中典型--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营的体育培训机构,大家在招体育生时现在都更倾向聘用“有经验”、“来了就能上手”的专业人才。
如果你也想成为一名专业教练员,熟悉体育教学流程、学会和家长沟通,高效准备教案,这些都是需要在理论基础上通过实习来实践巩固的。
要是还能在实习工作这一过程中获得不菲的收入,对体育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岂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作为专业的体育教育服务平台,为了推动体育人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广大体育生群体对实习的强烈需求,体教联盟现正式开始招募体育生陪练员!

入驻成为体教联盟陪练员,在真正成为一名专业教练员之前进入体育教培行业社会实践,从业权益也能得到平台的全方位保障:

— END 



体教联盟CSEA
体教联盟(CSEA)是承载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竞体司等司局为运动员、教练员、项目协会和体育教学机构服务的平台,结合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等平台优势,打造集“运动训练+文化教学+升学就业+科技保障”于一身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