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墨宝~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养孩子很累?
不是孩子难养,是你的付出 她并不想要。
把握不好说话的语气,任何沟通都起不到作用,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出发点虽然美好,但方式却可能无意间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了伤痕。
微博上有个热门问答:说话时,最令人反感的是什么?数百条回复中,排在第一的,正是反问语气。
对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而言,反问不单单是令人反感那么简单。每一次反问,都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撞击。
一、无形的“情绪利刃”
周末,朋友丽丽家的一场小风波让我印象深刻。小姑娘原本计划和妈妈一起去兴趣班,却临时变卦想和同学去图书馆。
丽丽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脱口而出:
“你怎么说话不算数?不怕耽误功课吗?”
面对妈妈的质问,小姑娘慌忙辩解,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最终急得大哭起来,情绪崩溃。
父母们往往出于好意,希望通过反问来强调规则、表达态度,或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然而,挑剔的语气和尖锐的言辞,却常常让这些“好意”变成了“隐形攻击”,让孩子在无助和委屈中默默承受。
反问语气之所以成为育儿路上的“情绪利刃”,主要有三个原因:
借反问表达态度:父母们常常用反问来强调自己的立场和期望,比如“学习是给我学的吗?”,本意是让孩子对自己负责;但挑剔的语气,却让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指责和不被信任。
情绪管理不当: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让父母在面对孩子的“不配合”时,容易情绪失控。
原本能好好说的话,一开口就变成了质疑、挖苦和讽刺。不仅伤害了孩子,也暴露了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问题。
展现权威与优越:在某些情况下,父母会通过反问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优越感,比如:
“这本书这么出名,你竟然没看过?”
无形中贬低了孩子,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无力。
二、孩子心灵的“隐形撞击”
美国心理学教授塞德兹博士曾说:“人如同塑造陶瓷一样,小时候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习惯性反问,不仅容易激怒孩子,更在孩子的性格和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很多孩子长大后,性格上的不自信、看人脸色、唯唯诺诺,都与家庭中的沟通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位博主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小时候,她对绘画充满兴趣,每当她满怀期待地向妈妈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妈妈却总是随便看一眼,反问着说:
“你这画的都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任是谁被这么一问,热情也会被瞬间浇灭,自信心碎了一地。
而紧随其后的,就是焦虑、恐慌、内耗。久而久之,孩子的能量被消耗,生命力也枯萎于无形之中。
从而渐渐失去了画画的兴趣。
长大后,每当面对新事物和新朋友时,她都会想起妈妈曾对自己的反问语气,变得惶惶不安。
有一项心理研究对1000名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家里经常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概率最大。
其中,25.7%的孩子表现出“自卑、抑郁”,22.1%的孩子变得“冷酷、残忍”,而56.5%的孩子则经常表现出“暴躁”的情绪。
这些被语言暴力伤害过的孩子,出现过激行为的概率非常高。尤其是“否定+贬低”的反问语气,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持续到成年。
首先体现在自信心的摧毁上。当孩子满怀期待地向父母展示成果时,如果得到的是反问和否定,那么他们的热情和自信就会像被瞬间浇灭的火焰,变得黯淡无光。
紧接着,孩子会陷入焦虑、恐慌和内耗之中。久而久之,他们的能量被消耗殆尽,生命力也枯萎于无形之中。
三、父母的语气:孩子未来的“预言书”
前几天下班路上,遇到了一对母女。小女孩儿低着头走路,没注意到红灯,一脚踏了出去。
正好赶上一辆车疾驰而过,差点把她撞倒。妈妈吓得一把拉住孩子,却劈头盖脸地斥责:
“不长眼睛吗?不知道看灯啊?”
孩子本就吓坏了,一听这话更是委屈得哇哇大哭。
我理解这位妈妈是关心则乱,但口不择言同样是对孩子的伤害。
著名漫画家几米曾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至少伤痕是看得见的,而责骂带来的伤口则是无形的。”
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学会柔和地说话。那么,如何做到呢?
陈述事实+表达期待:把“你没长眼啊”替换成“好好看路,注意安全,下次可别这样了”;把“这题都不会做”改成“这道题对你来说不难,再仔细点肯定没问题”。
抛开情绪化的反问,用平和的语气陈述事实并表达期待,孩子就不会被推到我们的对立面。
重视孩子的感受:没有人喜欢被挖苦和指责,寻求认可和赞同是人的天性。
当孩子犯错或表现不佳时,我们可以先表达理解和同情,再给出建议和指导。
比如:“我知道你很想做好这件事,但这次没做好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学会倾听和尊重: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当我们用反问来打断他们的表达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的话语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孩子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理解。
用爱滋养孩子的成长: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当我们用爱去滋养孩子的成长时,他们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他们都能勇敢地面对并克服。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用爱去陪伴孩子成长吧!
写在最后:
育儿是一场修行,也是一场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辞,用平和、理解和爱的语气与孩子沟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成为那把“隐形的刀”,让孩子在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对话》一书中写道:“大部分影响生活的事情,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都是沟通不善而导致的。”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做出改变,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跨不过的鸿沟。
家人的语气中,藏着彼此的未来。父母的语气有多好,孩子的运气就有多好。
所以,能肯定就别否定,能鼓励就别打压,能陈述就别反问。
父母最顶级的自律,就是和孩子好好说话。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
愿我们与孩子的这段时光,都能成为彼此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点亮“在看”,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家庭与人生越来越幸福!
感恩遇见您!感谢您的点赞+在看+关注!
I hope you happy everyday.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
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