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墨宝~
在当今社会,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对学习的厌倦,甚至选择“躺平”——放弃努力,不再追求进步。
这种现象让许多家长头痛不已,不明白,为何原本应该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会变得如此消极。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当我们一味地用学习压力去“激励”孩子时,却在不经意间透支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抵触。
往往无意中与孩子一起走入了学习的误区,最终“打败”了孩子。
一、父母的焦虑与孩子的压力
上周,女儿因为写作业总是熬夜到很晚,我焦虑得难以言喻。
每次看到她拖拉磨蹭的样子,我就忍不住唠叨几句,指责她不够用心,甚至怀疑她偷偷玩手机。女儿也因此变得烦躁不安,觉得自己不被信任。
家长会后,老师的一番话更是让我心急如焚:“初一、初二基础没打好,初三压力更大,到时候面对满目疮痍的学科,补都补不过来。”
回家后,我决心要狠抓女儿的学习。
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
你作业写完没有?
天天就知道玩!
多用心一点,成绩也不至于这么差!
一点自控力都没有!你怎么还不开窍呀!
一个月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女儿反而变得更加焦躁不安,我们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升级。
我逐渐意识到,自己正在把焦虑强加给孩子,用未来的压力去“激励”她。
这样做,其实是在透支孩子的学习动力,消耗她的自信心。
我们很多家长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用压力去打败孩子。
总以为,给孩子施加足够的压力,就能激发他们的潜力,让他们更加努力学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过度的压力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和无力。他们觉得自己永远都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无论多么努力,都得不到认可。
这种强烈的挫败感,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抵触。
过度的压力还会透支孩子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永远都学不好。
这种消极的心态,让他们更加不愿意去学习,甚至产生了厌学、躺平的情绪。
二、放下“虚荣心”,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放下“虚荣心”,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别总拿孩子和别人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
与其关注他们“不如别人”的地方,多看看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比如:我的女儿,她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是特别好,但她的绘画天赋却很强。
以前,我总是因为她的数学成绩而责备她,当我开始欣赏她的画作,鼓励她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她的学习态度也慢慢变得积极起来。
她开始主动寻找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我发现,当我们不再过分关注她的学习成绩时,她反而能够更轻松地面对学习,也更愿意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三、建立良性的亲子沟通机制
除了放下“虚荣心”外,建立良性的亲子沟通机制也非常重要。
在女儿情绪低落的时候,我放下手中的工作,陪她聊天。
不谈学习,不提成绩,就聊她喜欢的动漫、班上发生的趣事。
慢慢地,她打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和压力。原来,她不是不想学,而是不知道怎么学,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和方向。
这次沟通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多么重要。
只有当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从而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从那以后,我更加注重与女儿的沟通,经常询问她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遇到的困难。
而女儿也变得更加愿意与我分享她的想法和感受。
四、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开拓视野、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观,让他们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为了激发女儿的学习兴趣,我开始尝试将学习与她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比如:在学习历史时,我会带她去参观博物馆、观看历史纪录片;在学习数学时,我会引导她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做法不仅让女儿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让她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还鼓励女儿多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这些活动,她不仅能够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正因为这些经历也让她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更加明白学习的价值所在。
五、反思与成长: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和成长。
我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
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再过分焦虑孩子的未来。而是更加关注她的现在和成长过程。
我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女儿的优点和进步,用鼓励的话语去激励她不断前行。
我也更加注重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和改变,我发现女儿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她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和乐观。
她不再害怕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而是勇敢地面对它们并努力克服它们。
我也更加珍惜与女儿相处的时光,享受着她成长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写在最后:
快乐和正能量是可以传染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和根基。
只有当我们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家庭环境时,他们才能够茁壮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没有谁天生就讨厌学习,只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
点亮“在看”,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家庭与人生越来越幸福!
今日互动:你的孩子有过厌学情绪吗?你是怎么帮助他(她)走出来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