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志武:湾陶村的乡愁

文摘   2024-11-12 18:07   河南  


湾陶村的乡愁


  张志武  


远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做生意的陶保民最近接二连三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这些乡亲都是老党员了、有几个已经上了年纪,电话的内容几乎一样,“保民,回来吧,你脑瓜子灵,给大伙出出主意,干点啥,光靠那二亩地只能饿不死,这日子还是紧巴,这可是你的根儿啊!你就不想家……”听到这些亲切的话语,陶保民心里既感动又五味杂陈,思绪万千。

十三年前,陶保民从家乡临颍县杜曲镇湾陶村千里迢迢来到青海省格尔木做生意,多年打拼,逐渐成为本市较大的服装批发商,事业逐步辉煌腾升,也许是乡愁未休,老家乡亲的电话让他的心如风中落叶,凌乱飘飞。乡亲们的模样,昔日的话语在他眼前不断闪现。电话里几乎恳求的语气更让他坐立不安。十多年的辛苦奋斗,总算在这站稳了脚跟,生意也是顺风顺水,一大家老小也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适应了水土,可这时候再折回去,以后的路更是一个未知数。这些信号不断地在他脑子里飞来飞去,让他举棋不定。

湾陶村紧贴古颍河,过去有颍河十三湾的称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绵延不息的颍河水千百年来孕育了十三个带湾字的村庄。这里的村民淳朴善良,吃苦耐劳,承传有制作擀杖、面板的手艺。陶保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期,湾陶村地地道道的农民。临颍地处中原,粮食作物主打小麦,大平原的百姓主食就是面,老辈人的手擀面是百吃不厌,顿顿不离,面板自然成了家家户户离不开的家常炊具。

手工做的面板用起来自然方便实用,日子久了,陶保民在日常炊具上精心打磨,做出几种常用的木制品。开始尝试着去周围乡镇卖,也好换些口粮,有了这个想法,他便开始行动。做擀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活儿,圆的树干先要锯成一个个方木块,用墨斗在木块上画线,再用锯拉,用刨子刨,用刀刮,反复打磨,一根完好的擀杖才算做好,全凭手工,耗费不少时间。那个年代,不允许个人私自加工,私下售卖,做成的成品要统一向供销社供应。好多村民为了贴补生活,晚上微弱的油灯下悄悄制作,背着村上跑到襄城县、宝丰、登封去卖。游乡一回,能挣个十块八块的。一次,保民突然身体不适,发烧不止,无法外出,做好的炊具堆了一堆,眼见做好的成品换不成钱,也是白搭,干着急,没办法,体弱的父亲也坐不下去了,用绳子捆装好背上东西就出了门。

保民家的擀杖光流圆滑,做工精细,木材也好,赢得了买家的喜欢和信任,出乡不远就能售罄,时间久了,引起了同行人的嫉妒,偷偷向大队写举报信,随后,保民爹被作为投机倒把对象进行批判,大队民兵竟然持枪耍威,押着保民爹在全村游行,强迫他走一步喊一声:“我是投机倒把户!”大队用这种杀鸡儆猴的办法暂时控制了个人自做自售的行为,这下村民的日子就又紧巴了。

粉碎“四人帮”后,国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开始以经济为中心大力支持发展生产。保民父亲想重操旧业,继续做擀杖,但一想到文革中父亲被游街的事,保民心里的创伤实在难以抚平,他果断放弃了做旧业的念头,决心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于是,背个包袱搭上火车,去了青海格尔木。

保民在市区天天游走,认真考察,研究市场形势,心思落在了服装批发上,几番周折后,物色到了一个店面,“中原衣服批发店”就此开张了。不愧被父老乡亲夸赞,陶保民从小就有如犹太人一样的经商理念,头脑灵活,思维精明,加上勤奋,他的“中原衣服店”生意格外火爆,很快又扩大经营,连锁店也相继成立。真是人挪活树挪死,陶保民终于事业有成,并在当成了家。一晃十多年,陶保民在当地发展成纳税大户,知名企业家。时不时地,他想起家乡的手擀面,妻子也学着老家口味给他做来吃,吃到老家的口味,不由想起了父亲的手艺,一种无法忘却的情怀油然而生。乡愁,始终牵绕着他这个外地的平原汉子,妻子善解人意,看着心事重重的他,俩人做了长时间沟通。

落叶归根,回家!妻子收拾完行李,拉着丈夫坐上回河南的火车。

“湾陶才是你的根,乡亲们需要你。”妻子大力支持。陶保民说:在格尔木奋斗十多年,一离开,这里的所有生意都得停。可是,老家的老少爷们还在为生活压力重重,能回去帮一把是我应该做的。大家都能过得去,有钱挣,有路走,我损失点也值得。在村民的拥护下,陶保民答应试试扛这个旗

十多年了,湾陶村面貌依旧,几间大队时的破旧房,群众走的还是泥泞路,群众收入比北徐庄村差4--5倍。贫困户生活还是靠政府救济。学校的校舍破旧不堪。面对这一切,陶保民在全村群众大会上动员说:“大擀杖、小擀杖、棒锤蒜锤,吊子棒。说明我们先辈加工木业已有200多年历史。我们要抓住国家富民政策好机遇,围绕传统木业深加工做文章,大力发展现代木业加工业。力争3-5年让湾陶村旧貌变新貌,群众手里都有钱,成为小康富裕村。”一番慷慨激昂的动员赢得了乡亲们雷鸣般的掌声。为带动群众致富,陶保民带头建起了集体木材加工场,从加工木材板开始,到引用现代技术加工擀杖、菜板;并带动了10家有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吸纳群众就业300多户。集体壮大后,村里大街小巷通上了水泥路,盖起了两层楼高的村委会,新建了学校,五保老人由村里统一养老。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富裕后的湾陶村每年都要唱大戏,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展望未来,陶保民有更大的设想:就是成立河南湾陶经济贸易公司,把全村的加工业统一整合起来,形成拳头,统一商标,争取省非遗的申报,把湾陶产品畅销全国,走出国门。
       

张志武,男,漯河市作家协会会员、县政协委员、临颍县融媒体中心总编辑。从小出生在集体年代,对童年有着美好的回忆,通过书写童年时代,反映了农村的真善美。

往期精彩回顾






  【小说】张志武:跟着姥爷卖烟叶

   小说】张志武:唢呐吹出好日子 

   【散文】张志武:姥爷的传奇故事 

  张志武:新沟河的守望者

 【 随笔】张志武:疙瘩村里疙瘩事

    【散文】张志武:清明忆奶奶

   【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张志武:红薯面的遐思

    【小说】张志武:阿林的故事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举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东泰机械有限公司’”文艺志愿采风活动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贾湖遗址创研基地”挂牌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联合市新华书店举行“图书推介中心”挂牌仪式暨“世界读书日,好书共分享”活动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将联合市新华书店举行“图书推介中心”挂牌仪式暨“世界读书日,好书共分享”活动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成功举办“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裴城故事’”采风活动

【文坛快讯】南豫见《扶贫记》获2022年度河南优秀出版奖





郑重声明凡在《漯河文学》(含微信平台)以及《“大槐树”文学副刊》刊发的文字,鼓励原创,文责自负版权均为《漯河文学》及其微信平台和《大槐树文学副刊》及其微信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发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法律顾问:河南汇恒律师事务所   王晓军律师。


漯河文学   |   漯河人读漯河文学


 《漯河文学》微信公众平台

由漯河市作家协会《漯河文学》编辑部主办

倾力打造有地区影响力的原创文学品牌

坚持为广大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名誉主编南豫见
主      编:孟焕军
副  主 编:赵子萱
编   委
南豫见  孟焕军  赵子萱
吕刚要  陈洪涛  薛文君
王艳丽  崔红学  周金生
 魏军涛
本期责编:薛文君
本期校对:崔红学



投稿须知:不按照要求的投稿一律无视

    1、稿件内容具体、充实健康、积极向上、感情真挚。

    2、作品必须是原创新作,体裁不限,不得一稿两投。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最后注明微信(文稿采用后便于联系),以正文加附件形式。

    4、本刊有权使用所投稿件在本刊所属纸质刊物、网络新媒体以及其他平台上进行刊发。

    5、投稿邮箱:

     lhwxxzj@163.com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漯河文学

微信:luohewenxue

漯河人的文学港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