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袁保锁: 浅谈“被教育”

文摘   2024-11-15 18:00   河南  



 浅谈“被教育”

袁保锁


近些年,“被教育”理念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被认可和运用。结合鄙人的粗浅认知,现谈点一得之见,算是附庸风雅吧。
一般认为,教育与被教育是教育者(教师、父母、导师等)和被教育者(学生、子女、学徒等)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和指导被教育者的学习和成长。被教育者则是接受教育者的指导和影响,通过学习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

与之不同,这里所说的“被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抛开主观思维,在教育活动中,与教育对象之间产生的相互认知、相互接纳、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一种教育现象。是一种开放的、平等公正、舒适温馨的交流方法。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为适应教育对象,悟出的一种自觉主动的角色互换、意识转变、自我成长的人生智慧。是教育者一改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探索的眼光在教育对象身上“学习”,接受“被教育”。换句话说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分析了解、读懂个性不同、时段不同教育对象的天性,把准脉象,寻找出了最适合、最能让孩子乐于接受而又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既教育了孩子,也成长了自己。就像是在考场上,做到审好题,看懂题意,顺承出题者的意图和思路去解题,就能轻松找到答案一样。
在家庭或学校,想要真正了解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把握孩子的心理,不妨放低教育者的身段,以平视的眼光面对孩子,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尊重的态度,换位思考孩子的所需、所想,寻找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最佳渠道和方式,以平等的姿态做好心灵层面的交流与引导。最终实现被教育者得到成长!
当今社会,因忽视青少年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如何真正接近孩子内心,探索能让孩子乐意接受、健康合理又得体的教育方式方法,需要家庭和学校认真应对。
鄙认为,孩子特别是新生的婴儿,是像天使一样圣洁的人,他身上的纯洁我们没有,我们身上的缺点他没有,他是天真的、单纯的,他来到世上的那一刻,给人们带来的是清新和希望。
可他却是带着啼哭来到这个世上的。有人玩笑说,刚出生的婴儿之所以啼哭,不是因为饥饿,而是恐惧被周围的人所“教育”。当他在母体里还是一个小嫩芽时,家族中包括父母在内的七大姑、八大姨等亲人,早已组成了一个团队,攒足了对他进行“天才”教育的劲,所以,来到世上的婴儿,不是“四面楚歌”,就是“十面埋伏”,这样的阵势,他岂能不惧!
先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之所以很多家庭会有“不善”的孩子,其实就是因为被周围的环境和人“教育”的结果。不良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会使孩子当初的纯洁和烂漫被世俗“同化”,天性泯灭,陋习频出。所以周围相处的人,包括他的老师、伙伴等,他们对孩子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孩子除了生活在家庭内,很多时候是和老师与伙伴在一起的,这一群体的行为和习惯,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善于接受“被教育”的父母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作为,给孩子营造好的成长环境。正如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就是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力的很好例证,起源也是由于孟母被小时候孟子的个性特征所启发,“被”其教育,去选择适合孟子成长的生活环境,所以做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三迁”动举。
不错,是父母用自己的身体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有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用纪伯伦的话说,他其实并不属于父母,归根结底,他最终还是属于他自己。打个比方,孩子来到人世,就像一位神仙踩着云朵下凡,父母就是那团“云朵”,至于他的使命是什么,由不得“云朵”,而是在于他的命运,或者说是他的“自然之心”!
一个孩子来世之前,父母要做的不是如何准备教育他,而是应准备“被他教育”。为啥有做了父母者常说,孩子的出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其实就是他们从孩子的天真和纯洁中感受到了教育,亲情升华,成了“被教育”者。有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失和。往往表现在“云朵”不知道“神仙”的使命,干涉了其目标路径,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说教,也不是去满足他的各种欲望,而是要真正懂得孩子的内心,建立心灵链接,发现、助推孩子的天赋,被孩子所“教育”。所谓被孩子教育,其实就是要接受和营造适应孩子个性成长所需的、量身定做的教育方式与环境,让孩子的天赋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学会接受孩子的成长方式,为孩子当好“配角”,助推剧情精彩演绎。不过多干预,适时纠错。
孩子和家庭的关系就好比瓜和秧的关系,孩子是瓜,秧就好比夫妻关系和系列家族关系,是一种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关系,搞好家庭关系是基础,说白了,就是要求父母做好示范!父母在诸多方面做最好的自己,也就是说父母要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孩子。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不经意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来说都是课堂教学,父母有多优秀,家庭教育的成果就有多丰富!

有的孩子不懂礼貌,不尊重家长,那一定是他的家长在尊老爱幼方面存在问题;有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就是因为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迷恋手机,缺乏自律。如果家长从来不在孩子面前看手机,这个孩子还敢那么任性地在家长面前玩儿手机吗?所以家长为了给孩子做好示范,要敬老爱幼,自强自律,不断成长,用“被教育”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逆反行为很苦恼。其实,就是没有做好“被教育”。家长解放自己的最佳途径就是先“解放”你要教育的人!换一种说法就是尝试“被教育”。评估孩子行为倾向的合理性,学会接受和放下。围绕教育目的,要善于把家庭的平常生活场景设计成一个剧场,把做人的道理当作一场戏演给孩子看,因为家长的说教,不如他的直接观察和亲身感受,更能让他接受该得到的教育。在可控的情况下,允许孩子犯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试错”。让他体验犯错会造成的后果,然后引导孩子自己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也是家长运用“被教育”方式取得的教育效果。
孩子的一生很漫长,他的成长经历也会很复杂、很丰富,并且很多是发生在家长视线之外的,所以要做到对孩子成长行为的把控是很有限的,也是无谓的。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从小接受正确的“三观”教育,学会判断、分析问题。具备了这些能力,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进入社会接受“教育”! 
“被教育”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其实,我们在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在面临“被教育”的现实。我们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常说的“灵活应对”、“选择最佳方案”,其实就是通过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接受“被教育”,得到了成长的结果。
面对一个人,一件事,只要你想对他产生作用,就首先要做好“被他教育”的准备。总之,只有我们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方能汲万物之精华,取万众之灵气,积极接受,理性扬弃,成长自己,带动他人,相互促进,相互教育,共同提高,形成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动力。
“被教育”,既是教育之术,又乃做人之道,为人师、为人父者,不可不察也!




袁保锁,笔名德 林,大专文化,中学教师,中共党员,临颍县政协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工于行楷,喜为散文、诗歌,摄影、通讯。作品曾发表于中国新闻社、《中国法制报》、《教育时报》、《漯河日报》等。


往期精彩回顾






【散文】袁保锁:“文犬”毛毛

【散文】袁保锁:往事

【散文】袁保锁:童年五题

【散文】袁保锁:家乡的小河

【文坛快讯】顶端文学河南18地市活动负责人名单揭晓一一市作协副主席孙彦涛当选漯河市活动负责人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秋菊兼任漯河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学会会长

【文坛快讯】“赋能乡村振兴 书写山乡巨变”——2024年全省基层作家文学创作培训班在漯河举行

【文坛快讯】“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征稿启事

【文坛快讯】漯河市作家协会“文润沙澧助三城”新时代文学作品征集通知





郑重声明凡在《漯河文学》(含微信平台)以及《“大槐树”文学副刊》刊发的文字,鼓励原创,文责自负版权均为《漯河文学》及其微信平台和《大槐树文学副刊》及其微信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发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法律顾问:河南汇恒律师事务所   王晓军律师。


漯河文学   |   漯河人读漯河文学


 《漯河文学》微信公众平台

由漯河市作家协会《漯河文学》编辑部主办

倾力打造有地区影响力的原创文学品牌

坚持为广大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名誉主编南豫见
主      编:孟焕军
副  主 编:赵子萱
编   委
南豫见  孟焕军  赵子萱
吕刚要  陈洪涛  薛文君
王艳丽  崔红学  周金生
 魏军涛
本期责编:吕刚要
本期校对:崔红学



投稿须知:不按照要求的投稿一律无视

    1、稿件内容具体、充实健康、积极向上、感情真挚。

    2、作品必须是原创新作,体裁不限,不得一稿两投。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最后注明微信(文稿采用后便于联系),以正文加附件形式。

    4、本刊有权使用所投稿件在本刊所属纸质刊物、网络新媒体以及其他平台上进行刊发。

    5、投稿邮箱:

     lhwxxzj@163.com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漯河文学

微信:luohewenxue

漯河人的文学港湾



 最新文章